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河南各地土特产集中涌现。我们在此推荐十种,有的已在小程序“豫则利”中上线,其中,有石榴、大枣、猕猴桃等水果,也有核桃、花生、板栗等坚果,均获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既可自家品尝,美味可口,也可作为礼品,饱含乡情。

  编辑丨青筝

  

  

  荥阳河阴石榴

  

  不是每种石榴都可以叫河阴石榴,河阴石榴已被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在荥阳市的广武镇、高村乡、王村镇、汜水镇4个乡镇,乃河阴县故地。

  该地生产的河阴石榴,个大核软,酸甜可口,自唐代起就作为贡品。《河阴县志》记载:“河阴石榴名三十八子盖一房。”“渣殊软子稀而大且甘。”

  豫记团队上周前往探访,选定其中一家合作,商品已经在微信小程序“豫则利”上线。

  

  周口黄泛区黄金梨

  方城县博望坡黄金梨

  

  黄金梨一般在9月上旬成熟,但有时会因雨水充沛提前。其特点为颜色金黄,个大皮薄,肉嫩核销,清脆爽口。

  黄泛区黄金梨

  2013~2015年,黄泛区黄金梨连续三届荣获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甜度将近15。

  2018年,黄泛区黄金梨被列入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名单,保护范围为黄泛区农场场部、郭庄村、尹坡村等。

  博望坡黄金梨

  方城县博望坡黄金梨也不逊色。2007年底,博望坡黄金梨通过“奥运推荐果品”认证。2008年,获得有机转换产品认证,专供奥运会20吨。2010年,又走进了上海世博会。

  西峡猕猴桃

  

  猕猴桃是中国的水果之王,西峡县是“猕猴桃之乡”,野生猕猴桃在西峡有上千年生长历史,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膳食纤维,但脂肪量较低,有助消化,减肥健美。

  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中记载:“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

  截止2017年,西峡县县猕猴桃产业总产值达6亿元,直接参与猕猴桃产业发展建设的人员达8万人,一大批农民通过种植猕猴桃走上了致富路。

  灵宝大枣

  新郑红枣

  

  灵宝大枣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集中产于灵宝市境内沿黄河沙壤地带。

  其特点为果皮深红,肉厚核小,质韧汁少,味甘肉软,带有清香,适宜制干枣和酸枣。鲁迅先生曾称赞说:“红枣极佳,为南中所元法购得。”

  灵宝大枣

  灵宝当地,流传着“五谷加红枣,胜似灵芝草;每日食三枣,百岁不显老”的顺口溜。

  新郑红枣又称鸡心大枣,其特点同样是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干旱时庄稼收成很差,但枣树却能丰收,所以枣树又被称为“木本粮食、铁杆庄稼”,是“救命树”。

  新郑种枣的历史更可追溯到8000多年的裴李岗文化时期,汉代铜镜上就刻有“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礼泉饥食枣”的诗句,明代十大才子之一的高启还留下了“霜天有枣收几斛,剥食可当江南粳”的诗句,五十多年前的饥荒时期,同样有人靠着枣树活了下来。

  新郑红枣

  可惜的是,虽名为全国红枣之乡,但由于工程建设等原因,新郑古枣树已有不少被毁。

  新县大别山银杏及制品

  

  银杏为世界珍稀树种,素有“植物活化石”之称。银杏果实糯甜,味美清香,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有益成份和具有杀菌功能的白果醇、白果酸,为高级营养补品。

  银杏叶中有200多种有效成分,它们除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各种并发症之外,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和遗传基因也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新县位于豫南大别山腹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银杏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素有“银杏之乡”的美称,是全国四大银杏基地县之一。全县境内百年以上的大树就有4000多株,年产果实15万公斤左右,为全国之最。

  

  卢氏核桃

  栾川核桃

  

  卢氏核桃皮薄肉肥、色白味香、出油率高,其营养丰富,每公斤核仁含脂肪70%、蛋白质18-20%,还含有大量铁、锌、磷和多种氨基酸,可滋阴补阳、健脑益智。

  卢氏核桃

  卢氏县地处河南西部边陲,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核桃之乡",核桃栽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曾作为贡品。

  卢氏核桃

  今卢氏全县有核桃面积23万亩,年产干果500万公斤,占河南全省核桃总产量的1/3。

  栾川核桃

  栾川与卢氏毗邻,同为 山区环境,2017年,栾川核桃也成为地理标志登记产品。

  确山板栗

  

  确山县处于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湿润、雨热同期,适宜板栗生长,而且这些地方多为砾质土、沙壤土、黄棕壤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

  这种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促成了确山板栗色泽鲜亮、果肉肥厚、肉质细腻、香甜味美的品质。

  确山板栗种植历史悠久,据推考,《诗经鄘风》“树之溱栗,椅桐梓漆”中的“溱”字,指的就是确山境内的溱头河。

  确山现存千年古栗树180株,2016年,确山古栗林被评为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

  唐河红薯

  郸城红薯

  

  红薯是唐河传统杂粮作物之一,但一直有价无市。2017年,唐河红薯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认证,通过网店销售成为全国知名的农业品牌。

  唐河红薯

  目前,唐河县种植红薯达20万亩以上,亩产达2500公斤,年产值达3亿多元。

  郸城红薯

  郸城人对红薯的感情很复杂,饥荒时靠红薯活命,如今则靠红薯致富。一是依靠精神加工,二是研发新品,实现脱毒种植。

  至于口感,全国的红薯都大差不差吧,这两地红薯最大的特点,可能还在于量大。

  正阳花生

  通许花生

  正阳是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正阳花生以优质珍珠豆型特色著称,米粒外观整齐,具备香、脆、酥、口感爽适、回味悠长等优点。

  通许花生特点是个头大、籽粒饱满、形状整齐、色泽洁白、细腻香甜。

  通许花生种植明代开始,当时黄河在开封附近多次决口,形成了大面积适宜花生生长的松沙土地。最初是以粒小产量低的小花生为主,清代末年引进了大花生品种。

  小相菊花

  

  小相野菊花泡出来的茶清香扑鼻,入口甘甜,留有余香,全无一般野菊的苦涩。该菊花蒙花苷含量达到1.24%,高于一般菊花,在抗衰老、抗疲劳方面有独特效果。

  小相菊花,仅产于巩义市鲁庄镇小相村路西及附近的小范围区域内,有一条河沟横穿小相境内,沟内的野菊花清香可口,一沟之隔的沟北及其他地方长出的菊花口感则与沟南大不相同,多为苦菊,可种植面积只有三平方公里。

  小相菊花原是村里地头、林沿、沟边自生自灭的野菊花,但1996年,村民李金土发现其价值并在大田里试种成功。2012年,小相野菊花被评定为“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

  十种土特产摆在跟前,你最想吃哪一种呢?

  (资料来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网)

  ▼

  豫地风物·豫记荐物诚意之旅第一站便来到荥阳,为大家实地探访河阴石榴黄金种植基地,诚意推出河阴软籽石榴。

  昔有张骞引入

  今有豫记承出

  河阴石榴

  来自原乡的问候

  谁敢比荥阳的河阴石榴更好吃?| 豫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