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是一個怎樣的城市?對很多人來說,澳門就是去香港旅行時順道花一天時間到各種娛樂場所和酒店賭一把試試手氣,然後到大三巴拍張到此一遊照,至多也就是買點手信的地方。

遊記:澳門 一個懷舊的隱喻

買定離手!大家爲了碰碰財運而來,匆匆而過。這對澳門來說,簡直是個天大的誤解。但又正因爲這誤解,澳門反倒是保存了小城該有的隱祕與優雅。除了填海造起的高樓和一個又一個超豪華的酒店,浮光背後,依然留存着浪漫的街角和氣定神閒的后街生活。

遊記:澳門 一個懷舊的隱喻

▲ 被列爲文物的菜市場——紅街市

澳門的作家鍾偉民在《雪狼湖》裏寫道:“一座城塗了脂,抹了粉,鮭魚紅、檸檬黃、蘋果綠和乳白的油漆修去歲月的痕跡,美得越發像佈景,像水上的舞臺。”就是這樣,澳門每一條不起眼的小街小巷中,填滿了各種色彩,美妙繽紛之處需要你花時間去慢慢觸碰和感知。無論外面的世界如何喧囂,走進坊間舊區的斜巷小弄,你便可以隨處與黃色的教堂、綠色的窗框和開滿三角梅的小徑不期而遇。

澳門,就是這樣一個懷舊的隱喻,甚至,她就是懷舊本身。她最好的時光,永遠在大部分遊客或迷失於娛樂世界者的想象之外。

遊記:澳門 一個懷舊的隱喻

▲ 龍華茶樓

龍華茶樓是永遠屬於老澳門的安逸之所,在舊街巷的一角,對面便是澳門目前唯一被列爲文物的街市建築紅街市。

遊記:澳門 一個懷舊的隱喻

茶樓的裝飾很古樸,茶水和點心也是最傳統的,窗子都臨街敞開着,可以看見街景和陽臺種的花草,客人們喝着茶,喫着燒賣點心,看着報紙,自如地像是在自己家。對了,這座茶樓還是《澳門風雲》裏發哥最愛去的茶樓。

遊記:澳門 一個懷舊的隱喻

▲ 新老澳門的對比(澳門造新樓只填海不動老城區)

澳門老城的精華基本集中在澳門半島,作爲世界文化遺產的澳門歷史城區包括22個歷史建築及一個前地、一個廣場。把這些地方在地圖上標出,發現距離並不是太遠,更何況澳門本身就不大,不如慢慢走,花一天時間去欣賞她。

遊記:澳門 一個懷舊的隱喻
遊記:澳門 一個懷舊的隱喻

從西南端的媽祖閣出發,再沿邊上的西望洋斜巷而上,主教山小堂便立於山徑迂迴之處;港務局大樓就在媽祖閣左側的媽閣斜巷,再往前經就是鄭家大屋所在的亞婆井前地;經高樓街至順風堂街,聖老楞佐教堂聳立在街的盡頭,背後連着三巴仔橫街,在這裏有聖若瑟修院聖堂。

▲ 鄭家大屋

往右折上夜姆斜巷是崗頂前地,這裏有聖奧斯定教堂、崗頂劇院和何東圖書館。再經東方斜巷向下走到新馬路,旁邊就是民政總署大樓,對面就是議事亭前地,左有仁慈堂大樓,澳門主教座堂就在眼前;進入大堂巷,盧家大屋靜立巷中;出了大堂巷就是板樟堂前地,左邊是玫瑰堂,往前走經賣草地街再轉大三巴街,盡頭就是大三巴牌坊,往左拐出花王堂街,是聖安多尼教堂,不遠處就是白鴿巢前地,東方基金會會址和基督教墳場在前地的右側,而東望洋炮臺、燈塔和聖母雪地殿聖堂屹立在澳門半島的最高峯東望洋山的山巔上。

▲ 東望洋山巔上的聖母雪地殿和松山燈塔

繞大三巴走一圈

▲ 大三巴西側的戀愛巷

如果沒有太多的時間走遍所有的歷史建築,那麼就繞大三巴走一圈吧。永遠圍滿人的大三巴和手信一條街,只需要稍往背後探一步,會發現人越來越少了。

▲ 大三巴背後的小小哪吒廟和結義堂

在中國,很少有哪座城市的教堂和廟宇的密度能超過澳門。耶穌、聖母、關公、孔子、佛祖、媽祖,甚至魯班……神靈們在澳門平和地相處着,一大圈走下來,你已經與世界各地的大大小小神靈會晤一遍。

▲ 氹仔的街道

到氹仔一定要嘗試大利豬扒包和官也街的街頭小喫。官也街是氹仔保留最原始風貌的小喫街,許多百年老字號都在這條街上,每日下午三點豬扒包便出爐,但到三點半時就基本賣空,最新鮮的烤麪包加入祕製的豬扒,幾乎是澳門人的最愛。

從官也街到高利雅施利華街,抵達嘉模教堂,這裏有5幢建於20世紀初的小樓,便是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可能是澳門最有趣的博物館。

▲ 陽光穿過依山的街道

比起半島,路環更給人一種慵懶的感覺,大概也是因爲靠着海的緣故。

自安德魯蛋撻店出發,走過十月初五馬路,依次經過聖方濟各堂、譚公廟,再穿過一大片相思樹林,就來到了黑沙灘。海水並不藍,但沒什麼人,風呼嘯而過,着實蕩氣迴腸。

▲ 街角的冰店

走累了回到天主教堂的廣場上,坐在巨大的榕樹下喝一杯咖啡,一個下午的時光就這麼美好地虛度了。

澳門,再見

慾望總是最具有強大的塑造力,甚至不亞於最虔誠的信仰。

當年範禮安、羅明堅和利瑪竇風塵僕僕踏上澳門的土地時,都曾以爲自己是盜火的普羅米修斯,將上帝的光芒引渡到這片島嶼,並將用他在整個中華帝國形成燎原之勢。他們不曾料想,這座曾經滿目瘡痍的荒島,竟會擁有如此富麗堂皇卻又荒誕的未來。這座城市彷彿賭盤上迅速轉動的骰子,她不抗拒任何一種可能,卻也不曾被歲月偷走舊日時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