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學生的天職,也是最主要的任務,可是在學生眼中,學習就像是上刑一樣痛苦,彷彿學習對自己一點好處都沒有,讀書只是爲了別人。我想大多數學生都有過這樣的想法吧。

其實這是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目的存在誤區:對於老師佈置的作業,都是抄別人的答案草草了事,從來都不會認真的去思考,心裏只想着完成老師留的任務,認爲作業、學習是給老師、家長學的,而不是爲了自己。

有位從教20餘年的高中班主任可以說是“見多識廣”了,什麼樣的學生都教過,所以,對於學生會有更多的勸誡和擔憂,老師希望更多的學生少走彎路,找到正確的方向。

下面是他關於告誡學生的演講:

據老師描述,開學已經快一個月了,但班級上的學生依然很懶散,沒有時間觀念,早上更是掐點上學。對於課堂,不注重課堂紀律,老師在上面講課,學生在下面說話、睡覺、看課外書等。

今天我只想說,你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關於學習的這些道理,你們也都懂,只是你們還沒有很好的去做。

我只想告訴你們,有些不喜歡學習的同學,你們現在的努力,一點用也沒有,還不如用這些時間打打遊戲,何必浪費時間在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上。

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多少學生是緊緊的跟隨老師的步伐,清晰的知道自己接下來的學習目的和規劃,又有多少同學準備好了努力學習?又有多少同學還處在迷茫的邊緣?

這些同學,睡的比別人晚,起的比別人早,看似比誰都努力,卻只是在假裝學習,“僞學習”只能欺人欺己。

其實很多學生都是帶有表演成分的。他們看起來非常努力的學習,老師和家長也看在了眼裏,然後在成績不理想時有藉口說自己真的努力了,爲自己的“假努力”開脫。

愛因斯坦曾說過一句話:如果給我1個小時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花55分鐘弄清楚這道題到底在問什麼。一旦清楚它到底在問什麼,剩下的5分鐘足夠回答這個問題。

班主任也說:看似幾個小時的努力,不如別人10幾分鐘高質量的學習,有時你與優秀只差一個思考的距離。

無論什麼時間做什麼事,達到什麼效果,都要有一個明確的標準體系,日積月累的效果就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責編:李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