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访客

陕西出土的文物,记载了一场上古大战,专家:镇国之宝,禁止出境

陕西临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让不少帝王对它非常有兴趣,而帝王另眼相看的地方,不出意料的就会有不少与那个朝代有关的古物留存下来。而千百年后,又总能挑动考古学家敏感的神经和探索的心。

1974年3月,临潼县一位农民意外看到的“陶土制成的人形物”,这些文物后来被称为秦始皇兵马俑。走过千年时光的他们轰动世界。

临潼这个地方已然变得不凡,然而两年后,在距兵马俑不足15公里的地方,又是一位农民,又偶然发现了一处西周遗址,各路考古学家的目光又因为其中的一件青铜器皿的出现再次变得灼热。

它名叫西周利簋,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圆形,下部为方座,高28厘米、内直径22厘米、重约八公斤,上下两部分都分别饰有饕餮纹。

上部圆形器内铸有铭文4行共33字,意思翻译过来大概是:武王征讨商,商朝倾覆,于是武王在甲子日早晨占领了商国都,又于辛未日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铜、锡等许多金属,古时冶炼技术有限,金属算是非常了不得赏赐了,右史就用这些御赐的金属制造了这个祭祀祖先檀公的祭器,以表纪念。

总的来说,这只簋记录了一个历史性的大事件——武王伐商的那场“牧野大战”,因此也称它为“武王征商簋”。这短短的33字对于我们来说可能看过就忘,但对热爱古物的人来说,它们足够引发一场热烈的讨论。对考古学家们来说,最关键问题的指针指向了利簋的制作时间。

历史的我们都知道,在西周时期,历代“王”的称号,比如成、德、桓等都是谥号,是在他们盖棺之后根据其一生是非功过定论的,因此我们就能知道,这篇铭文是在周武王去世后、成王在位时是由右史利追述的。

随后,专家根据其出土地的碳样本,通过科学的测算方法,在现代精密仪器的帮助下,得出商周之间的这场大战的大概时间段是在公元前1050-前1020年,而大家又在现代知识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古籍中记载的“甲子”和“辛未”进行天象分析,最终计算出这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么复杂的工作之后就得到了一个日期吗?这能有什么用呢?其实,虽然现在我们对各个朝代的名称非常熟悉,但是对于两个前后存在的朝代具体的分界线还是没有太多证据来支撑的,也就是说,我们只是明确的知道有这么些朝代存在,到前一个朝代到底是什么时候被后一个朝代消灭和取代的?

还相当模糊。因此,这只西周利簋的出土对于商周两朝的分界提供了非常强力的证据支持。鉴于这只文物对国家的重要性,2002年,允许出境展览的文物中已经没有它的名字了,在 2003年,它的名字出现在了我国一份重要的遗产名录里,被列为禁止出境的文物。九年后被评为我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

古人离我们实在是太远了,现在的我们,无论如何努力,也只能是像在天边一样窥探古人的生活,我们与我们的遥远的祖先之间,依旧隔着数不清的迷雾。

因此,虽然利簋出土已有40多个年头,但一些关于它的细节性问题仍然存在着不少的争议,不同的人对于古时候的故事总有自己不同的幻想,对不确定的事当然也有不会雷同的猜想,我们只能在不停的猜测中一步步前行,希望自己足够好运,期待着能发现更多古人留给我们的线索,让我们找到越来越多的正确答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