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最容易讀錯的12個歷史與小說人名

1、令狐沖(líng hú chōng,令líng,是二聲,而非四聲)。令狐沖與虞子期一樣,屬於虛擬歷史小說人物。令狐沖是金庸武俠《笑傲江湖》中放蕩不羈的率性男主。原來對小師妹嶽靈珊情有獨鍾,機緣巧合學習了吸星**,擔任恆山派掌門人。在青梅竹馬嶽靈珊之死,與愛慕自己的任盈盈成婚隱世。

2、嫪毐(lào ǎi,這個真的是讀什麼都有可能)。戰國時期秦國人,受秦始皇嬴政母親趙姬召幸入宮,被封爲長信侯,並且與太后有了兩個私生子。有了權力後嫪毐更加膨脹,行事高調,甚至在外稱自己是秦始皇的假父。後來嬴政聽到後,非常憤怒,命人進行調查,得知消息的嫪毐企圖造反,最終兵敗被車裂。

3、秦檜(qín huì,身邊就有讀成“勤快”的親)。秦檜是臭名昭著的一大奸臣。宋朝欽宗、徽宗被補後,秦檜投降金人,後來在宋高宗時期擔任丞相,是朝廷中求和派的代表,因誣構陷害抗金英雄岳飛等人而遺臭萬年。

4、妲己(dá jǐ,經常聽到身邊的人讀dàn)。商紂王的妃子,也是商紂王在討伐其他部落後的戰利品。妲己具有舉世無雙的美貌和蛇蠍的心腸,被人們稱爲狐狸精,妖怪的化身。在妲己入宮後,紂王沉迷於她的美色,對她言聽計從,害死姜王后,並且實施酷刑,民間怨聲載道,最終也加劇了商朝的滅亡。當然商朝滅亡原因不止一個,但是後世卻常常會把目光聚焦在那時候的女人身上。

5、岑參(cén shēn,cén而不是qín)。唐代著名詩人,岑參滿懷報國之志,兩次出塞任職,在塞外寫下了多首流傳於世的佳作,其中以《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最爲出名。

6、紀曉嵐(jǐ xiǎo lán,“紀”做姓氏的時候讀第三聲,而不是二聲或者四聲)。鐵齒銅牙紀曉嵐名紀昀,是清朝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尤其在文學上有很高的成就,代表作爲《閱微草堂筆記》,同時他還擔任《四庫全書》的總纂修官,併爲其付出了畢生的精力。嘉慶帝用“敏而好學可爲文,授之以政無不達”給予他極高的評價。

7、閼氏(yān zhī)。這個實際上是一種稱呼,閼氏即是匈奴王的妻子,是匈奴人的叫法。著名的閼氏就是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王昭君在和親到匈奴後,被封爲“寧胡閼氏”。

8.冒頓(mòdú)(前234年-前174),冒頓是人名,姓攣鞮(luāndī ㄌㄨㄢ ㄉㄧ),單于(chányú)是匈奴部落聯盟的首領稱號。於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殺父頭曼單于而自立。他是匈奴族中第一個雄才大略的軍事家、統帥。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174年在位。

9、呼韓邪(hū hán yé)。匈奴的一代傑出單于,父親死後,呼韓邪被哥哥打敗,爲了保全壯大自己,他三次到漢朝請求和親,最後娶王昭君爲妻。此次和親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事,實現了漢匈幾十年的友好。

10.樊於期(?―前227年),戰國末期將領。原爲秦國將軍,後因伐趙兵敗於李牧,畏罪逃往燕國,被燕國太子丹收留。太子丹派荊軻謀刺秦王政時,荊軻請求以樊於期首級與庶地督亢(在河北高碑店一帶)地圖作爲進獻秦王的禮物,以利行刺。樊於期獲悉,自刎而死。

楊寬的《戰國史》認爲樊於期就是桓齮,但所持理由僅兩人名稱發音相似,記載時間接近,時代差距無法考證文字讀音,記載時間接近者衆,因此此說僅爲假說,尚未證實,理由亦不充分。

注:

①”於(wū)“歷史書多簡化爲“於“;

②“期”歷史書上讀“jī”。

11、酈食其(lì yì jī)。戰國時期著名遊說家,因不滿秦王暴政,追隨劉邦,憑藉自己的謀略三寸

之舌在劉邦統一中屢立軍功,算是漢朝的開國謀士之一。然而在遊說齊國時被韓信嫉妒,最終被齊國烹殺,非常悽慘。

12.金日磾(jin mì dī)(前134年―前86年),字翁叔,是駐牧武威的匈奴休屠王太子[1],漢武帝因獲休屠王祭天金人故賜其姓爲金[2]。西漢時期匈奴族政治家。

後元二年(前87年),漢武帝病重,託霍光與金日磾輔佐太子劉弗陵,並遺詔封秺(dú)侯(今山東成武)[3]。昭帝即位後,他擔起了輔佐少主的重任,鞠躬盡瘁,死後被封爲敬侯,陪葬茂陵。金日磾在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安定方面建立了不朽的功績,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有遠見卓識的少數民族政治家。他的子孫後代因忠孝顯名,七世不衰,歷130多年,爲鞏固西漢政權,維護民族團結,做出了重要貢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