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发布 | 党政动态 | 丽江手机台

滇西永胜,秋风送爽,时逢中秋节佳节,一年一度的永胜程海金兰村彝族“刀杆节”在永胜程海金兰村天子寺举行,全村男女老少、彝族同胞及永胜周边的人聚集在金兰村,观看精彩的“上刀山,下火海”表演。

据了解,“刀杆节”前一天,金兰村村民就开始为“上刀山,下火海”做准备,刷新刀杆、打磨锋利刀口,选取36把钢刀绑扎刀杆,他们把两根十四米长的木杆并立地上,将36把磨得锋利的钢刀作横档的梯蹬,紧紧地绑扎在两根木杆上,木杆上再扎些彩旗为饰,把刀梯竖立在天子庙前空地中央。绑扎刀杆时,金兰村村民还做祈福仪式,祈求神灵保佑顺利“上刀山,下火海”。

摄影/杨波

摄影/杨波

摄影/杨波

节日当天,“上刀山,下火海”的人,先是祈求神灵借以神力,保佑平平安安,随后开始“上刀山,下火海”,登梯者光脚踩在锋利的刀刃上向上攀爬至顶,再踩着刀刃往下走。“上刀山”结束后,又赤脚踩踏烧得火红火红的犁铧上,即为“下火海”。表演结束后,扣头致谢神灵的保佑。有的表演者,在“上刀山,下火海”表演前,还表演了“刀戳腹部”。

戳视频,看现场精彩表演

戳视频,看现场精彩表演

摄影/杨波

据此次活动组织者李龙介绍,““刀杆节”是金兰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举办。金兰村是一个包容的彝族支系,整个村的人文就是在“刀杆节”上,以佛教、道教、武教为一体。目前,金兰村彝族刀杆节正在申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大的有87岁,小的有15岁。

除“上刀山,下火海”表演外,在“刀杆节”上还有跳舞、唱歌、乐器演奏、打跳等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

摄影/杨波

摄影/杨波

记者翻阅资料了解到,据杨彬先生《金兰村志》记载,金兰村彝族刀杆节的来历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为纪念大理国王段思平在金兰村住过而举办。在唐代南诏国和宋代大理国之间,大理还出现过3个短暂的地方政权。当时的白蛮贵族、通海节度使段思平,遭到大义宁国杨干贞追杀,善巨郡守高方将他接来永胜密谋联络37部的大计。随后,高氏帮助段思平攻灭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政权。段思平当年来永胜时,居住在程海金兰村。人们后来不仅修建了天子庙供奉段思平,还在每年正月初三举行“太平盛会刀杆节”以示纪念,真可谓“义结金兰”之举。另一种说法是,为纪念本村理想化的“状元”而举办。相传明末清初,本村有个杨姓读书人,虽然家境贫寒,但他勤奋读书,得到村民赞助,赴京参加科举考试,终于考中状元。不料,杨姓“状元郎”在中秋节返家途中,却被奸臣谋害而死。为了纪念状元,祭祀本土祖先,村民每年八月十五要在天子庙举行“科升科中刀杆节”。时至今日,天子庙里不仅供奉着天子,还供奉着本土状元和36位土主菩萨。

摄影/杨波

今年的刀杆节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程海保尔公司也加入进来协助,因而今年的刀杆盛会比往年更加热闹,不仅县城的人们赶来参观,远在昆明的游客也跑来观看。

丽江热线编辑部报道

图/视频:闵文新 杨波

丽江市广播电视台 出品

总监制/段成坤 终审/闵文新 杨国钧 和红军

监制/余金山 和晓莉 赵宏川

主编/雷凤娇 副主编/林彤 杨泽燊

运营/王晨 和丽飞 李群英 付学琴

热线电话/08885112277 微信/lijiangtv

法律顾问/滇西北律师事务所 和桥毅(15108880662)

主编邀请你在右下方留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