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開建

編輯/辛味

我所知道的數學科普大家——談祥柏先生

我國著名科普作家談祥柏

今年六月,我收到了作者贈送的由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談祥柏趣味數學詳談》。這十冊一套的數學科普作品,由中科院張景中院士作序,收編了談祥柏先生幾十年來在數家刊物上發表過的、多未結集的文章約500篇,這些富含學術價值、教育價值的科普文章探討了很多有趣的數學問題,令人回味無窮。

談祥柏先生1930年出生於上海,是我國著名的數學科普大家,與張景中院士、李毓佩教授並稱爲“中國數學科普三駕馬車”,他還被大家敬稱爲“中國的馬丁.加德納”。他從高中時代就開始進行數學科普,這七十多年中他發表科普文章超過三千篇,出版科普圖書和譯著約五十部,爲我國的科技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我所知道的數學科普大家——談祥柏先生我所知道的數學科普大家——談祥柏先生

談祥柏與張景中(左)和李毓佩(右)並稱“中國數學科普三駕馬車”

談祥柏先生的數學科普作品文理交融,構思縝密,奇趣橫生,雅俗共賞,標新立異,自出機杼,堪稱數學文化寶庫中獨放異彩的明珠。他能用數學概念作爲審美標尺,入木三分地論述美術書法和文學作品,引導人們更透徹地理解作品的美學內涵。例如,他與豐子愷先生私交甚好,並曾用數學語言對豐先生的一幅著名漫畫作了解析,使人耳目一新。翻開談先生衆多作品,《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鏡花緣》、《儒林外史》甚至《清明上河圖》中看似普通的欣賞元素,都被他用現代數學語言闡釋解構,使讀者感到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別有洞天。

記得2004年初,談先生把他剛翻譯出版的《穩操勝券》贈送給我並介紹說,他花了近十年時間纔將這兩冊書翻譯完畢,這部近72萬字的作品看似博弈類的趣味數學,其實學術水平很高,有大學數學基礎的人不一定能全部讀懂,而書中引用的參考文章不少是博士論文。他說本書第25章對生物進化進行了微妙的揭示,如《生命遊戲的不可預知性》、《生命向何處去》等文章精妙深奧,看來不少人類進化史和生物演變史中尚未解開的謎團,最終要由數學模型來揭曉。

我所知道的數學科普大家——談祥柏先生

讓談先生說中了,由於我的數學水平所限,我至今也未讀懂這兩冊書。

談先生的科普作品既能登大雅之堂,充滿着人文氣息,又通百姓之家,瀰漫着人間煙火。在他的衆多科普文章裏,我們可看到線性代數、微積分、對策論、拓撲學、分形幾何等數學或應用數學分支的身影,可見他涉足的數學領域極其廣闊,大大延展了數學科普的空間。

談先生通曉英語和日語,能閱讀法語、德語、俄語的數理化文獻。語言優勢帶來的一個直接好處是便於結交外國友人,英國大數學家約翰.康威,日本著名數學家松岡元久、中村義作、野崎昭宏先生都是他的老朋友。在很長的時間裏,美國趣味數學大師馬丁.加德納先生幾乎每週都要與談先生通電話,二人無所不談。

2000年,加德納先生邀請他參加在美國召開的世界趣味數學大會並在大會作重點發言,可惜談先生因故未能成行,失去了與加德納先生晤面暢談的機會,成爲終生憾事。在廣泛與國外科學家互相切磋、學習交流中,談先生走到了數學科普的世界前沿,攀上了科普創作的高峯

我所知道的數學科普大家——談祥柏先生

美國數學家和著名的數學科普作家馬丁·加德納(Martin Gardner)

我是二十年前在從事科普工作時與談先生認識的。那時,退休後的談先生仍擔任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博士生導師,他還兼任中國科普作協常務理事、中國運籌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外文學會理事、中國數學學會理事,繁重的教學科研工作和大量的社會活動耗費了他不少時間,但他對參與和指導基層的科普工作從不怠慢,不僅有求必應而且常常設身處地地關照基層。

記得2003年底的一天,我們邀請談先生爲全區科技工作者講課,並告訴他出租車票我們可以報銷。當他提前到達會場時卻告訴我們,他是乘公交車來的,這樣可爲政府省點經費,大家感動之餘,認真聆聽了他精彩的講座《如何欣賞科普作品》。

二十多年來,我每年都要多次去談先生家拜訪請教,在年復一年的交往過程中,我們已成了無話不談的忘年交。我們每一次交談,他都是以敏銳的思維、淵博的知識和幽默詼諧的語言談天說地、道古論今、吟詩評畫、文理兼敘。四書五經和文學名著中的名言警句、唐詩宋詞裏的精品佳作,還有鮮爲人知的典故傳奇,他可以信手拈來,如在囊中。我感覺與其說他是個數學家,不如說他是一位博學多才的雜家。他舉止儒雅溫以待人,是個實實在在的謙謙君子。與他相處會使你如沐春風,心境輕鬆、思緒清晰。

他也是個性情中人,常似孩童般率真,沾沾自喜地介紹他如何每天堅持長距離步行健身,當然,他偶爾也同我們一起豪飲幾杯。有一次,談先生告訴我他與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是世交,趙元任回常州省親曾請他赴宴並安排其坐主桌。當談先生同趙元任講到自己將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用數學方式表達時,舉座皆驚,趙元任敬佩地說自己從沒想到也無法做出這種表達方式。看着談先生清瘦的面龐和睿智的目光,我想到了自己小時候最愛讀的1962年出版的《十萬個爲什麼》,而面前的談先生當時就是該書數學分冊的撰稿人之一,他編寫了《怎樣解九連環》、《縱橫圖有什麼用》等詞條,我對談先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增。

我今年五月去看望過談先生,他身體不太好,但仍每天堅持步行鍛鍊和讀書。我衷懇地希望談先生早日恢復健康重返科普文壇,以“拼卻老紅一萬點,換將新綠百千重”的精神,爲實現黨的十九大提出的科教興國戰略再立新功。

編者注:本文原標題爲“收古今絕藝置科普——我所知道的談祥柏先生”,題目源自《談祥柏科普文集》作者自序中談先生引用的龍華寺一句名聯“收古今絕藝置我山窗”。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歡迎個人轉發,媒體轉載授權請聯繫cfinewmedia@163.com

我所知道的數學科普大家——談祥柏先生

稿

中國科學探索中心微信公衆號歡迎賜稿!

稿件內容以反僞破迷爲核心思想,科普知識、科學文化、科技哲學、科學與公衆、世俗人文主義、科技倫理等領域均可涉及,旨在將科學探索結果無偏見地告知公衆,避免公衆上當受騙。

稿件一經採用,我們將奉上稿酬。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中國科學探索中心

崇尚科學 反僞破迷

您的關注和轉發,是對科學事業最大的支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