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见青山多妩媚

弘光政权:落日下的大明帝国

(崇祯帝)

1644年4月25日,北京城破,崇祯帝殉国。

虽然名义上大明已经成了历史,但1644年的中国大部分地区依旧处在大明的统治之下。

(一)大明的备用行政体系

闯王进京,清兵入关,整个北方兵荒马乱,战火洗劫之下,一副末日景象。

但此时的南方尤其是江南一带依旧处在明廷的统治之下,北方的战火尚未能波及到这里,但平静很快被打破。

虽然因战火导致消息不畅,但最迟五月,南京还是得知了京师陷落的消息。

这时明成祖朱棣当年的设计开始显现作用,他早已为自己的子孙想好了退路。

明成祖在迁都北京后,在南京保留着和北京相同的一套行政体系,南京一直承担着备用首都的角色。

弘光政权:落日下的大明帝国

既然确认了京师陷落,南京的行政体系便立即运转起来,唯一的问题是,差个皇帝。

首先是确认崇祯帝的死讯,要不然刚立完皇帝,他老人家从北边风尘仆仆的赶来,你还活不活了。

其次就是考虑继承人了。

“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

崇祯帝有三位皇子,但是都失陷在北方,音讯全无。

现在南方手里有的都是些南逃的藩王。

排来排去,只有福王朱由崧最合适,神宗嫡孙。

但东林党人不想立福王,想去立璐王,冠冕堂皇的理由是璐王更加贤明。

这种理由说出来鬼都不信,祖制立嫡不立贤,就是因为贤明这种事根本没法量化比较,徒增事端。

再说一个“指甲长六七寸,以竹管护之”的王爷,能贤明到哪去?

弘光政权:落日下的大明帝国

(二)东林党和福王的恩怨

东林党人为什么不想立福王?

这事要从四十多年前说起,那时候还是万历皇帝在位,万历不喜欢宫女所生的长子朱常洛,迟迟不愿立为太子。

万历想要立的是更宠爱的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但大臣们不答应。

朱常洛并无过错,怎么可以废长立幼,违背祖制。

于是就是一场浩浩荡荡持续15年之久的“国本”之争。

虽然最后以万历皇帝的妥协,立朱常洛为太子而结束。

但东林党人为首的文官集团和郑贵妃以及朱常洵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此后的“梃击”案,“妖书”案,“移宫”案更是将梁子越结越深。

而朱常洵最后被封为福王,正是眼前这位小福王的父亲。

东林党人就是怕小福王继位之后算东林党的旧账,但立璐王又违背祖制。

东林党人一犹豫,就有人钻了空子,拥立新君,这可是天大的从龙之功啊。

弘光政权:落日下的大明帝国

(三)窝里横的大明王师

马士英联合江北四镇的武将拥立福王监国,也就是弘光朝廷,抢下了这从龙之功。

武将集团赌对了这一次,地位和权力大幅上升,以文制武成了空谈。

这江北四镇就是指刘良佐、刘泽清、高杰、黄得功这四支驻扎江北的军事势力,也是南明朝廷能调动的最大一支兵马。

但这四位本就是老兵油子,高杰和刘泽清更是北边退回来的败兵,现在又有了“定策”之功,更是飞扬跋扈。

史可法虽是督师,但以文制武都成了空谈,史可法又如何指挥得动这帮有着辖地财政权的兵油子,难不成要用孔孟之道感化他们。

弘光政权:落日下的大明帝国

指望他们去剿寇平虏是不可能了,争权夺利,打起自己人来倒甚是骁勇。

最可怕的是整个弘光朝廷对满清依旧抱有幻想,觉得满清是吴三桂请来替崇祯皇帝报仇的。

还跑去和谈,要“联虏平寇”,完全忘了当年关外和满清打生打死这么多年,真是天真的可以。

半幅国土都没了,结果文官想着争权,武将想着夺利,敌人还没南下,自己人先打得头破血流,大明的这套官僚体系真真是已经烂透了。

指望这帮人中兴大明,还不如多去孝陵磕磕头,指望洪武爷显灵呢。

弘光政权:落日下的大明帝国

【作者简介】我见青山多妩媚,男,喜欢历史,喜欢读书,想和这个世界讲讲我的想法。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推荐:

如果人性本善,名垂千古的宋之问又何时开始为恶?恶从何来?

被泰国和越南史学家称为南明兴朗政权有几位皇帝?后裔去了哪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