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學習錄·初心與使命 | 農民增收有門路

習近平書記高度重視“三農”工作,他做出的一系列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是我們黨“三農”工作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中國鄉村之聲系列特別節目《鄉村學習錄——初心與使命》,與大家一起學習習近平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刻領會其中的思想內涵。

第九篇

農民增收有門路

特邀專家:李明

中國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研究領域爲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三農”問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會理事

01

習近平書記曾經提到,增加農民收入是“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那麼,在促進農民增收方面,總書記有哪些具體論述?

李明:

習近平書記說,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

增加農民收入是“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檢驗農村工作實效的一個重要尺度,就是看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沒有。總書記說,要加快構建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的長效政策機制,讓廣大農民都儘快富裕起來。總書記還強調,要通過發展現代農業、提升農村經濟、增強農民工務工技能、強化農業支持政策、拓展基本公共服務、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多途徑增加農民收入。

對於增加農民收入,讓廣大農民都儘快富裕起來,我總結了一下,總書記大概說了這麼幾點:

第一個,積極發展農民的股份合作;

第二個,現代高效農業是農民致富的好路子;

第三個,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

第四個,發展農業合作社、適度規模經營是我國農業發展趨勢之一,也是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第五個,實施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

第六個,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第七個,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第八個,推動鄉村人才振興。農民有專業技能,成爲新型農民,或者成爲種糧大戶,收入就有可能提高。

鄉村學習錄·初心與使命 | 農民增收有門路鄉村學習錄·初心與使命 | 農民增收有門路

02

這兩年,返鄉就業創業成爲更多在外務工的農民朋友們的新選擇,“就近就業增多,進城打工減少”。不過,很多農民朋友有想法、有幹勁,但沒有經驗和理論基礎。總書記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論述能夠讓我們從中受到啓發?

李明:

習近平書記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教育方面的論述有很多,他說,就地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我覺得這是抓住了根本,抓住了重點,也抓住了長遠。

鄉村學習錄·初心與使命 | 農民增收有門路

對於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隨着培訓力度的不斷加大,隨着新型職業農民不斷增加和成長,這個問題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決,對此我們應該抱有非常樂觀的態度。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我們國家現在還有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培訓五年行動計劃、我們一些涉農高校的人才培養計劃,我覺得這些都是提高農民素質的途徑。

03

農民要想提高收入,光靠政策幫扶是不夠的。我們自己也要不斷提高。除了加油幹之外,想提高收入,對農民自身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李明:

在就業創業方面,除了政策支持以外,農民作爲主體,他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要充分發揮出來,要增加農民就業創業的志向,要讓他們感覺到農業是一個有前途的職業,農村是安居的樂園,農民會有很多發展空間和前途。

鄉村學習錄·初心與使命 | 農民增收有門路

另外還要有一些具體的生財門路,就是農民要有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領。國家每年都會投入大量資金,從各個省,到市,再到縣,都有相應的培訓計劃,加大對農民工,包括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和培養,在這方面做得還是很到位的。

鄉村學習錄·初心與使命 | 農民增收有門路鄉村學習錄·初心與使命 | 農民增收有門路

用思想武裝頭腦,以學習匯聚力量。

中國鄉村之聲系列特別節目《鄉村學習錄——初心與使命》,深刻學習習近平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鄉村學習錄·初心與使命 | 農民增收有門路

編輯記者:劉璐、韓曉、雷雪、季盈盈

新媒體編輯:劉璐

責任編輯:王慧

鄉村學習錄·初心與使命 | 農民增收有門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