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弗賽維夫透露,未來10年愛沙尼亞的戰略政策之一,是進一步加強與北約成員國的防務合作。今年5月,愛沙尼亞政府與美國簽訂一份爲期5年的防務合作協議,兩國將在提升戰鬥力、國防援助、網絡防禦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

“突破防務”網站7月8日稱,波羅的海三國之一的愛沙尼亞,正緊鑼密鼓制定《十年防務戰略》(2020年至2030年),以明確未來10年的戰略政策和採購重點。

愛沙尼亞是北約組織內部8個防務開支達到或超過2%目標的成員國之一。數據顯示,2019年該國防務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13%,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達2.5%。愛沙尼亞駐美國大使約納坦·弗賽維夫介紹說:“在我們的年度防務預算中,有40%用於裝備採購。”

弗賽維夫表示,愛沙尼亞希望大規模引進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制式武器,以替換老舊的蘇聯時期裝備,其中陸軍是重點換裝目標。他說:“愛沙尼亞人口少、經濟弱,不可能不計代價研發成本高昂、技術複雜的第四代和第五代戰機或新型軍艦,我們的着眼點是建設一支可負擔的武裝力量,因此陸軍建設是重中之重,未來也是如此。”

在該原則指導下,愛沙尼亞去年在全球範圍瘋狂“買買買”:與韓國簽訂155毫米口徑榴彈炮採購合同、並從芬蘭引進與之配套的155毫米炮彈,從法國採購近距導彈防空系統,從美國購買“標槍”反坦克導彈系統。今年,愛沙尼亞還將延續“掃貨”模式——繼從荷蘭購買44輛二手的瑞典制CV-90步兵戰車之後,又同美國劉易斯機器與工具公司簽訂合同,花費2400萬美元採購1.6萬支新型步槍。弗賽維夫說,這種全球採購行爲令買賣雙方均可獲益,“我們藉此提升戰鬥力,進而增強北約在歐洲東部的防禦能力,對方則可得到更多工作機會”。

弗賽維夫透露,未來10年愛沙尼亞的戰略政策之一,是進一步加強與北約成員國的防務合作。他說,愛沙尼亞無法投入全方位的軍力建設,需要北約成員國提供支持,“從目前局勢看,我們必須不斷提升集體防衛能力”。

爲此,愛沙尼亞積極參與“共享彈藥”計劃,該計劃有16個北約成員國參加,他們通過合作購買各種武器彈藥,並共同享有使用權。今年5月,愛沙尼亞政府與美國簽訂一份爲期5年的防務合作協議,兩國將在提升戰鬥力、國防援助、網絡防禦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此前,愛沙尼亞軍隊士兵曾前往美空中國民警衛隊下轄基地接受近距離空中支援培訓。

愛沙尼亞確立未來防務重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