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顯而易見,1998年那版[花木蘭],木蘭的成長,也有內心掙扎,但更多地是與封建的外部環境在抗爭,與三姑六婆的“催婚”、父親所要求的“安分守己”、降旨官的輕視衝突,用對比甚至對立來表現木蘭如何尋找回自我。這是預告裏,木蘭說的第一句話。

不管網友們怎麼吐槽土樓和妝容,我也依然是[花木蘭]預告的舔狗。

甚至經過網友吐槽,我覺得這支預告更萌了。

我愛上花木蘭,僅用了1分鐘

有的人明面上傳授女德,背地裏教姑娘習武

([花木蘭]裏鄭佩佩的角色滿口女德,[臥虎藏龍]裏她飾演的玉面狐狸卻偷偷教玉嬌龍武功)

我愛上花木蘭,僅用了1分鐘

有的建築表面上是個不符合時代背景的土樓,其實裏面《爸爸去哪兒》第三季正在開拍

([花木蘭]裏土樓似乎界定了花木蘭是個徵兵範圍波及不到的福建人,不如看胡軍在土樓裏帶娃啊)

我愛上花木蘭,僅用了1分鐘

有的妝容看似是還原動畫版,其實在致敬《武林外傳》

我其實從來不指望[花木蘭]能承擔起弘揚中華文化的功能——這功能它多少能實現一點,但咱們自己土生土長的中國人都不一定能摘清楚的古裝服化道,指望迪寶寶能精準地和史實對應?

迪寶寶畢竟流着西方的血液,就算[花木蘭]是從中國故事改編而來,它宣揚的一定是西方所理解認同的價值。只要與此價值不衝突,其餘細節的處理,不細緻也不奇怪。當然被批評也實屬正常。

我喜歡的恰恰是它在這個短短一分半鐘的預告裏,就把它要宣揚的價值,表現得非常有力量。成片如何,看過之前還不好說,但這個預告確實保持了迪寶一貫的水準。

重溫《木蘭辭》的故事,不難發現,就算是1998年,21年前的那部動畫版,也已經偏離原詩作很遠了。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爲車馬鞍,從此替爺徵。”在《木蘭辭》裏,故事的核心,始終是一個“孝”字。木蘭從軍,是心疼父親,家中又無其他壯丁可上戰場的無奈之舉。

也因此,“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木蘭立功,唯一的心願,也是還鄉與家人相聚。

動畫版中,也強調了木蘭對親情的重視,但故事的重心早就變成了女性成長。

一個明顯的處理是,父親執意親自上戰場,甚至痛罵木蘭,“我的事我自有分寸,你也是時候明事理,知道自己的分寸(有個‘女孩樣’,嫁個好人)了。”

我愛上花木蘭,僅用了1分鐘

雖然當木蘭被媒婆羞辱,父親也會安慰,但當木蘭插話被降旨官痛罵,父親仍嫌她“丟人”

動畫裏無時無刻不在渲染木蘭所身處的愚昧環境,而它塑造的木蘭形象,本質上是一個現代女性,落在一個要求背女德、做女紅的環境裏,是格格不入的,本身就充滿戲劇性。好似穿越,將一個現代女性的靈魂,安在了一個古代女性的身體裏。

所以動畫裏,反反覆覆出現的,是木蘭與環境的衝突。媒婆嫌她笨手笨腳、丟人現眼;降旨官斥她“男人說話,哪有女人插嘴的份”;父親也怪她“該管管自己了”;在軍中被發現是女兒身,還是那個降旨官厲聲叫起來:“一個娘兒們!”

我愛上花木蘭,僅用了1分鐘

她從軍有“替父”的成分,但更多的,是“替自己”——她做不來一個所謂端莊賢淑的好妻子,那便換一個環境,去沙場尋找自我,實現自我。

21年過去了,就這第一支預告來看,真人版[花木蘭]也許做得更極致。

我會爲家族帶來榮耀的

I will bring honor to us all

這是預告裏,木蘭說的第一句話。

它也是動畫版反反覆覆出現的一句臺詞,甚至有一整支經典歌曲《Honor to Us All》。

在這首歌的陪伴下,木蘭像個禮物等待被包裝,三姑六婆們圍繞着木蘭一頓操作,給她穿上束着腰的裙衫,抹上比牆還白的粉底,脖子和下巴顯出一條涇渭分明的線。

我愛上花木蘭,僅用了1分鐘

塗粉底不塗脖子慘案

迪寶不一定知道那個說法,“妻憑夫貴”。但一遍遍一聲聲“你將爲我們帶來榮耀”,分明就是這個意思,鬼畜之頻率如同精神污染,木蘭在其中無所適從。

在之後木蘭與媒婆、與降旨官、與父親的衝突中,這樣的對比被反反覆覆使用。對比,是種有效的手法,但用得多了也顯得簡單粗暴,畢竟故事有其特定環境,現實不是非黑即白,純粹對立顯得生硬。

但在預告中,木蘭自己說出這句話,意蘊微妙得多,也有一種柔韌的力量。

我愛上花木蘭,僅用了1分鐘

她嘴角含笑,也很堅定,我會給所有人帶來榮耀

一家子心裏所想的意思,已經和木蘭所表達的,說的不是一回事兒了。

那種感覺就是,一家子正笑盈盈地看着你,說是給你說了一門好親事,你嫁得好,全家人臉上都有光。而你說,對,我會讓家人臉上有光,包裏卻揣着明天去北上廣的綠皮火車票,準備大展拳腳。

這樣的抗爭,比起簡單對比,是更不動聲色,但也更堅定有力的。甚至更加現代——這種陽奉陰違對現代子女來說,是更常見的應對父母手段。

不知道正片會處理到什麼地步,但預告能釋放出這樣的意蘊,真令人高興。

“帶來榮耀”這個翻譯在動畫版裏看有些奇怪,更適合中文語言習慣的,可能是“我會光耀門楣”“我會光宗耀祖”,雖顯得陳腐但符合封建社會語境。而在這樣默默抗爭的情境下,“帶來榮耀”纔好一語雙關,雖不完美但似乎更合適。

我愛上花木蘭,僅用了1分鐘

雖然被吐槽是華爲代言人

更妙的是,在木蘭說完這句話後,BGM正播到《Reflection》副歌首句的變調慢版。

而《Reflection》的意義大家都懂。[無敵破壞王]裏吐槽每個迪士尼公主都有一首對着倒影吟唱的歌,一張口就能尋找到自我。而《Reflection》就是木蘭的這首歌,像[冰雪奇緣]裏艾爾莎的《Let It Go》,像[小美人魚]裏愛麗兒的《Part Of Your World》。

這句臺詞在預告裏的意義也就更明顯了。

靜,穩,雅,律

Quiet,Composed,Graceful,Disciplined

而另一處對動畫致敬的臺詞,就更顯得格局開闊。

木蘭要背女德。

我愛上花木蘭,僅用了1分鐘

在動畫裏,那些詞彙的數量更叫人頭禿

而真人版裏,選了四個詞,Quiet,Composed,Graceful,Disciplined,中文版預告翻譯爲“嫺靜,沉着,淑雅,守禮”。

但這幾個詞的好處在於,在性別色彩上它們都非常中性,亦可翻譯爲安靜,沉穩,優雅,紀律。

對比動畫版即可知,Quiet,Demure,Graceful,Polite。意思相近,只換了“淑雅”和“守禮”的英文,而“Disciplined紀律”,顯然要比“Polite禮貌”有力得多,“Demure”更是特指女性羞澀謙遜的樣子。

配合鄭佩佩此時的臺詞,就更加意味深長:

這是一個賢妻所具有的品質,也是木蘭所具有的品質。

這句臺詞在預告中,依然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雖然不難想象,電影中這句臺詞一定是三姑六婆“推銷”木蘭的話術,但預告裏的聲畫對位,卻讓這句詞有了另外的意思。

我愛上花木蘭,僅用了1分鐘

說是“嫺靜,沉着,淑雅,守禮”,但畫面中卻是木蘭征戰殺敵

是的,賢妻“嫺靜,沉着,淑雅,守禮”,木蘭“靜,穩,雅,律”,而一個英雄,同樣“安定,沉穩,優雅,自律”。

外國觀衆錄製的觀看預告反應的視頻裏,有觀衆甚至大叫起來:“這也是一個戰士所具有的品質!”

顯而易見,1998年那版[花木蘭],木蘭的成長,也有內心掙扎,但更多地是與封建的外部環境在抗爭,與三姑六婆的“催婚”、父親所要求的“安分守己”、降旨官的輕視衝突,用對比甚至對立來表現木蘭如何尋找回自我。這沒有什麼不對,是迪士尼的現代女性,落入封建環境的必然結果。

但我更喜歡真人版預告以雙關、聲畫對位所釋放出的信息:那非善意的環境你可能無法擺脫,但即使不動聲色,也能堅定尋找內心的自己——

即使所有人都要你“妻憑夫貴”,你也知道應該通過什麼方式爭取榮耀;即使所有都要你成爲一個“賢妻”,你也知道人類的優秀品質大體相通,做一個高貴的人,無關於性別。

木蘭身上,這種在時代洪流前都不管不顧的強大,叫我渾身發抖。

我愛上花木蘭,僅用了1分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