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特幣現金支持者認爲,只有把加密貨幣主要用於交易功能,它才能成爲現存的主導貨幣。尤其是第一種理論(比特幣就像一種數字黃金)和第三種理論(比特幣會帶來納什的理想貨幣)是彼此並行的,主要區別在於後者認爲法幣能夠生存和調整,而前者認爲超級比特幣化會完全破壞法幣,每個人最終都會爲他們的商品、服務和勞動索要比特幣支付。

幣信研究院:比特幣的多面性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

小編:記得關注哦

投資區塊鏈,猛戳:火星財經App下載

文章來源:幣信研究院

幣信研究院:比特幣的多面性


對於無幣者(nocoiner)、黃金狂熱者(gold-bug)和凱恩斯主義者來說,最好把加密貨幣世界看成是一種寄生蟲,它會用含糊技術影響千禧一代,強迫他們兜售經濟胡話,並吸引他們相信加密無政府主義(crypto-anarchist)社會可以存在的白日夢。對於技術的信徒而言,加密貨幣代表着逃離傳統金融制度的監禁,在這種制度中,加密貨幣被迫出生;這個制度飽受通脹性貨幣政策、民族國家壟斷貨幣創造、不當投資和債務的困擾。對於信徒來說,加密貨幣是一個起點,在無國界、非政治和去中心化制度中重建誠實,和一種在社會中衡量價值的真正標準。

加密貨幣社區中最重要和最強大的比特幣社區,已經基於各種方向的願景,完全採用不同項目的協議和社羣,分裂成了多個派系。本文將解釋推動這些意識形態的一些當前動機,並試圖闡述這種分裂背後的原因。

雖然本文分爲四大部分,但支持這些理論的人之間肯定存在一些重疊的思想。我們最初概述的兩種思想流派通常被視爲主流:首先是比特幣作爲一種價值儲存,其次是比特幣現金作爲以數字現金;後兩種不太爲人所知,即比特幣是約翰·納什(John Nash)所說“理想貨幣”的催化劑,會導致各種由比特幣背書的法幣,以及最後一種,從信息論和計算的角度看待比特幣。

關於比特幣的四種理論

比特幣是有史以來第一種去中心化加密貨幣。它於2009年發佈,是近三十年來密碼朋克社區內各種關鍵概念討論的高潮。匿名創始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受到了尼克·薩博(Nick Szabo)的比特金(Bitgold)和戴維(Wei Dai)的B-Money——這是知名會員們創造可行的電子貨幣的兩次嘗試——的啓發。

比特幣社區中的大多數人都設想了一種終局,即比特幣的實現將是一種被大規模接受的加密貨幣,它既是價值存儲又是交換媒介。他們認爲比特幣終將成爲主要的全球貨幣。然而,意識形態在如何實現這一目標,以及應該優先考慮哪些事項上存在巨大分歧。

第一種理論:BTC作爲一種防篡改的價值儲存。

原則:健全貨幣。不變的貨幣政策。全節點的可承受性。抗主權級審查。最大化的去中心化和安全。

幣信研究院:比特幣的多面性

屬於“比特幣是健全貨幣”陣營的人,普遍認爲比特幣是唯一正統的加密資產,其他一切最好是一無是處,最壞是公然詐騙。他們通常被稱爲比特神教教徒(Bitcoin Maximalist),渴望奧地利經濟學派所定義的“健全貨幣”,這種貨幣不會被通脹稀釋,也沒有被沒收的風險——1933年,富蘭克林·羅斯福發佈第6102號行政命令,使得在美國持有黃金變得非法。

這些人認爲,在可預見的未來,比特幣的目標不是爲了方便買咖啡,而是成爲“高能”貨幣,一種黃金的更好形式。他們聲稱,由於真正有限的供應和更爲通縮的發行,它是一種優於實物黃金的數字資產。他們還聲稱,如果使用得當,它是不可扣押、不可攻擊、不可隨意印製的,並且是爲了設計一種優越的貨幣形式。比特幣通常被討論爲一種結算網絡,其中原始區塊空間並不是爲了促進小額個人交易。相反,它被認爲該用於結算較大價值的交易,在這種交易裏費用不成問題。這可能包括第二層支付解決方案的一次性結算交易,例如,在區塊鏈的一次最終交易裏解決數百萬次閃電網絡支付。

儘管比特幣首次彙集了很多精彩概念,但許多比特神教教徒認爲,其中最精妙的可能是挖礦難度調整,因爲它使得與外部物理世界相聯繫的真正數字稀缺性成爲可能。塞菲迪安·安莫什(Saifedean Ammous)是最具聲望和最著名的比特神教教徒之一,在他的新書《比特幣本位》中 ,他宣傳由於比特幣的高存量-產量比(stock-to-flow ratio)加上其不可篡改的貨幣政策,最終將使其成爲最具吸引力和最健壯的價值儲存。

截至目前,大多數比特幣持有者堅持不花幣,一個共同的聲明是,“當價格還可以漲100倍或更多的時候,花幣是愚蠢的。”相反,許多人正在囤積這種資產,這被俗稱爲“囤幣(hodling)” 。對於他們來說,囤幣是比特幣在達到引爆點之前的主要用途。囤幣的正反饋循環和價格上漲激勵了不斷增長的囤幣大軍。由於市場上的供應變得越來越稀缺,這支大軍反過來共同增加了資產的價值和囤它的意願。

皮埃爾·羅卡德(Pierre Rochard)在下圖中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邏輯,下圖表明囤幣可能會產生正反饋循環來提高比特幣價格,從而提高挖礦利潤、算力,用戶接受等。

幣信研究院:比特幣的多面性

比特幣市場組件

比特神教教徒認爲,比特幣的關鍵要素是它所代表的貨幣,而不是它背後的技術。他們引用比特幣的“完美貨幣政策”(如下圖所示),並結合先發優勢所帶來的林迪效應(Lindy Effect),解釋了爲什麼比特幣將成爲並保持主導貨幣。需要注意的是:比特幣必須保持其作爲一個點對點、去中心化系統的狀態,該系統大約每十分鐘隨機產生一個新的區塊。這些比特神教教徒認爲,只需如此,最終便將發生超級比特幣化(hyperbitcoinization),導致比特幣成爲存在的主導貨幣。

幣信研究院:比特幣的多面性

在貨幣政策方面,比特神教教徒傾向於認爲,比特幣超級去通脹的總貨幣供應賦予了它一切現有資產的最佳貨幣政策,而部分準備金銀行則爛到了骨子裏。他們優先考慮儲蓄和資本積累,而不是膚淺的消費。與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一致,他們認爲政府幹預,尤其是干預貨幣供應,導致不當投資,人爲壓低利率,並以犧牲衆多利益爲代價來讓少數人富裕。

比特神教教徒認爲,通過最大化系統內集體和個人的安全,比特幣實現了健全貨幣。目前,只看算力的話,比特幣區塊鏈是迄今爲止已有的所有加密貨幣裏最難以篡改的。比特幣交易通過網絡的確認來保證,截至2018年4月,該網絡的計算能力據估計高達29EH/s(注:現在已到65EH/s)。這個值是根據挖礦難度估算的,挖礦難度在過去六個月中增長了大約兩倍——自比特幣2009年問世以來,每年都在增長。

幣信研究院:比特幣的多面性

比特幣算力(截至2018年4月)

比特神教教徒認爲,網絡僱用礦工做一項特定工作:挖被全節點確定有效的區塊。因此,他們認爲控制比特幣驗證的是用戶,而不是礦工。爲了促進這一點,比特神教教徒強調,用戶應該通過控制自己的私鑰來嘗試自我主權,以及通過運行全節點來驗證自己的交易。通過最小化區塊大小和鏈上存儲的數據,即使在低帶寬連接上,用戶仍可以設法運行全節點。在總數超過10萬個的全節點中,目前有9000個以上是可達的,它們都存儲了比特幣區塊鏈的副本。

Bitcoin Core是使用比特幣協議的最主要開源項目。負責Bitcoin Core的開發者們目前主要專注於支持閃電網絡和其他支付渠道。他們也支持用CoinJoin來保護隱私,並且正在開發更多對側鏈的支持(爲了未來的第二層甚至是第三層支付方案),MAST和Schnorr簽名和簽名聚合(爲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比特幣區塊鏈中塊空間的使用效率)。他們也在考慮實施私密交易,可能使用Blockstream的Elements項目。還有一項作爲軟分叉,使用隔離見證來實現保密交易的提案 。

第二種理論:BCH作爲點對點數字現金

原則:點對點、抗審查、無國界的廉價價值轉移,沒有中間人。高鏈上吞吐量和鏈上使用。不變的貨幣政策。

幣信研究院:比特幣的多面性

比特幣現金社區的成員認爲,比特幣的區塊大小不應該受到限制,這樣才能不受限制地促進點對點支付,並且,中本聰的初衷是創建點對點電子貨幣,而不是像數字黃金的某種東西。他們通常引用比特幣白皮書的標題和摘要,以及中本聰關於分階段增加區塊大小的陳述以及其他著作來證明其正確性。這些支持者普遍認爲,比特幣系統不應該僅僅是一個結算層,服務於那些有能力支付不斷上漲的費用的人,例如銀行和其他的富裕實體。出於技術原因和意識形態上的原因,他們完全反對這種使用案例,他們希望看到大多數活動在鏈上。

這些人喜歡的那種比特幣實現被稱爲比特幣現金(Bitcoin Cash)。它旨在通過保持足夠大的區塊來進行幾乎無限的交易,以此來在成爲一種價值儲存之前先被接受爲交換媒介。它的目的是允許所有用戶進行鏈上交易,包括那些可能沒有銀行賬戶的人,其中一些人的收入僅相當於每天2美元。

這種比特幣分叉的替代實現是對比特幣社區應該朝向的技術和社會方向的不同意見的結果。一個例子是一些著名開發者之間關於2016年2月實施的協議變更(被稱爲”費用替代“)的實現上的分歧。比特幣支持者和比特幣現金支持者在這個爭論點上發生了衝突:有些人支持麥克·赫恩(Mike Hearn)的費用替代反駁,一些人贊成0確認交易來允許即時支付以最大化比特幣的效用,並允許它基本上與現金一樣使用。支持比特幣作爲現金的一方經常引用中本聰的”自動售貨機“例子來作爲在系統內總是需要如此的理由。儘管如此,其他人仍然相信完全研究替代方法而不是依賴有爭議的0確認交易。

比特幣現金支持者認爲,只有把加密貨幣主要用於交易功能,它才能成爲現存的主導貨幣。因此,他們堅持認爲,每個月應該使用一定比例的個人比特幣現金,而不是在社區內鼓勵囤幣,有些人鼓勵不斷補充用過的比特幣現金。通過這樣做,他們希望鼓勵採用比特幣現金作爲支付系統,激勵儘可能多的商家接受貨幣。這似乎源於這樣一個願望,即粉碎民族國家對貨幣的壟斷,並創造出一個閉環:人們賺取比特幣現金,支出比特幣現金,商人向供應商和員工支付比特幣現金。

比特幣現金選擇不在其實現中添加隔離見證,並認爲接收和驗證交易但不挖礦的全節點與系統的基本安全性無關。相反,他們認爲,算力是決定比特幣方向的唯一因素。他們認爲礦工是唯一真正的全節點:充當競爭實體,形成共識狀態併產生新的區塊。他們認爲大型礦場在這樣的系統中出現是正常的,並且作爲支持證據,他們經常引用中本聰關於服務器羣的帖子(http://satoshi.nakamotoinstitute.org/emails/cryptography/2/) 。

在“工作量證明和公司理論的關係(https://nchain.com/en/blog/proof-work-relates-theory-firm/)”中,比特幣現金支持者將該系統描述爲一個多領導者-跟隨者的斯塔克爾伯格(Stackelberg)博弈,其中礦工是控制算力的理性行爲者。在這種類型的斯塔克爾伯格博弈,礦工將通過處理其算力的數量來優化其生成新塊的效率,從而在彼此之間進行持續的、非合作的競爭以最大化利潤。

在中期路線圖中,比特幣現金開發者計劃重新啓用比特幣交易中包含的某些被稱爲操作碼(op-codes)的腳本,這將允許智能合約的更多使用。他們希望通過競爭500萬英鎊的獎金,在明年推出作爲彩色幣升級版的鏈上代幣化。目標是通過解鎖比特幣中的腳本的全部功能,來增加加密貨幣的商業使用和消費替代智能合約平臺用例。他們還計劃通過茫然傳輸(Oblivious Transfer)來推出鏈上隱私。

一篇調查比特幣現金作爲互聯網商務基礎設施的論文(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3065857)討論了把礦工劃分爲特定任務組而不修改基礎比特幣協議。例如,處理節點可以引用區塊鏈的有限子集,其他可以存儲完整的區塊鏈,其他可以用於監測,還有一些用於傳播信息。本文還介紹了分佈式自治公司作爲依靠附加層的系統,以便更有效地傳播信息。這些公司也可以由第三方自主驗證完整性。本文接着描述了假象的快速支付網絡,該網絡將通過商家的鏈上保證合約來支付“優先傳播的交易”, 並由分佈式自治公司運營。該論文還提出,可以用分佈式自治公司來監控雙花(double-spend),以允許商家在自動售貨機停止發佈物品時,在幾秒鐘內(或及時)拒絕消費者支付。

比特幣現金支持者認爲,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支付系統;例如,有些人根據比特幣腳本語言中的alt-stack和main-stack,認爲比特幣是健壯的雙棧下推自動機(2PDA)。正如這個比特幣現金支持者會議的視頻(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6j-11H2O7c)中討論的,假設比特幣可以作爲通用圖靈機運行,這意味着比特幣將允許任何可計算的功能作爲鏈上執行的腳本運行。一些計算,例如細胞自動機,將需要多個交易。

在另一篇比特幣現金的論文(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ject/Implementing-A-Church-Turing-Deutsch-Principle-Machine-on-a-Blockchain)中,比特幣現金支持者指出,無界的單帶圖靈類似於無界的區塊鏈,並且可以存儲遺傳算法,該遺傳算法能夠對任何給定的數學問題提供圖靈完備的結果。因此,該論文認爲,比特幣現金的最終結果將是創建丘奇-圖靈(注:丘奇-圖靈論題認爲“任何在算法上可計算的問題同樣可由圖靈機計算”。)-多伊奇原理機,正如大衛·多伊奇(David Deutsch)在其1985年的論文“量子理論、丘奇-圖靈原理和通用量子計算機”所描述的那樣,這篇論文指出“每個物理過程都可以通過通用計算設備進行模擬”。

第三種理論:比特幣是約翰·納什理想貨幣的催化劑

原則:非政治的價值儲存。挖礦難度作爲約翰·納什理論裏的工業消費價格指數的解決方案。發行本國貨幣的中央銀行之間的理想結算層。

幣信研究院:比特幣的多面性

一小部分人,其中最著名的人以Juice和SoakerPatoshi爲名發帖,他們大致同意比特幣神教的觀點,即比特幣有可能成爲新的現代金本位,而且它有可能成爲大宗的、數萬億美元的資產。但是,他們對結局有着不同的看法。這羣人認爲,即使比特幣發展到超過黃金的市值,民族國家背書的法幣仍將保持存在。比特幣將成爲催化劑,迫使央行以更負責任的方式管理其法幣,而不是造成法幣的崩潰和破壞。

一個央行貨幣得到最佳管理的世界,可以媲美與一個比特幣實際上充當全球法幣的世界,而且這個世界中所有央行都將重視與比特幣相比的穩定。 每個場景都是理想貨幣的表達——@SoakerPatoshi

這種可能性最初是由哈爾·芬尼(Hal Finney)想到的 ,他以早期比特幣開發者、第一個與中本聰交易的人和一個名爲Pretty Good Privacy的安全通信方法的開發者而聞名。他在2010年在比特幣論壇上發表了他對設想的比特幣銀行的看法。

幣信研究院:比特幣的多面性

哈爾·芬尼論比特幣銀行

諾獎得主、經濟學家約翰·納什爲博弈論作出了重大貢獻,比如納什均衡和討價還價問題等,他認爲,雖然凱恩斯主義的經濟政策在理論上是爲了純粹的崇高目標和人民的普遍福利,但在實踐中這些政策只是讓政府能夠印鈔票,通過貨幣供應的通脹收鑄幣稅。納什經常把凱恩斯主義者比作布爾什維克共產黨人,因爲他看到這兩個羣體都相信中央管理制度的概念,以及決策都缺乏透明度,特別是在民族國家的貨幣發行方面。

納什寫道,通過討論通脹目標,央行官員基本上是在說可以通過控制貨幣供應來控制通脹。在計算中,中央銀行使用了生活費用指數,該指數由國家特定地區的國內商品價格構成。納什引入了一種名爲工業消費價格指數(ICPI)的概念,該指數通過一個包含了不同地點的不同商品價格的公式,爲商品價值的比較提供一種國際標準。

納什認爲,迴歸金本位是次優的,因爲他認爲技術變革會導致未來黃金生產成本的不可預測性增加。他還認爲,金礦的位置不具有“政治吸引力”或不夠理想,並且,迴歸金本位會武斷地增強這些特定地區的經濟重要性。

簡而言之,納什的理想貨幣提案是這樣一個想法:雖然我們無法設計一個完全穩定的貨幣,但接近“穩定”的貨幣也將接近一種極限,它將與最佳選擇的商品價格籃子相當。雖然ICPI將是邁向納什的理想貨幣願景的一步,但是,將貨幣與ICPI掛鉤並非一種解決之道,因爲它可能隨着指數所選商品的供需變化而波動,因此需要一個調節過程,而這個過程容易產生政治壓力。

目前,全球儲備貨幣面臨着特里芬困境(Triffin Dilemma,注:當一國貨幣同時作爲國際儲備貨幣時,有可能造成國內短期經濟目標和國際長期經濟目標的利益衝突,最早由羅伯特·特里芬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導致短期國內和長期國際目標之間的利益衝突, 例如希望增加通貨膨脹以刺激經濟增長,而不是保持強勁的國內貨幣和穩定的購買力。納什認爲,如果將貨幣投入競爭階段,必須競爭生存並改善自身,那麼貨幣就會更強大。然而,如今,貨幣並沒有真正以一種典型的方式進行競爭,這種方式會隨着時間的推移產生更好的產品,相反,有時它們會競相貶值。對納什來說,最重要的是全球經濟要達到同樣的不腐敗的價值標準,而不是關注貨幣在日常交易中的效用。

一些人認爲,比特幣是全球貨幣體系演變的催化劑,這種演變朝向某種類似穩定貨幣,而非最佳選擇的商品價格籃子。有些人認爲,納什在20世紀60年代的著作甚至可能預測了會出現某種像比特幣的東西。納什寫道:“我在這裏想到一種技術效用的政治中立形式。爲了格雷欣所建議的那種可接受,貨幣只需要與可能被囤積的其他有形商品一樣好。“

巧合的是,在過去的幾年裏,關於比特幣性質的全球共識已經慢慢地聚集在像“數字黃金”這樣的短語上。比特幣具有獲得全球性貨幣溢價的所有特徵,與黃金大致相同。稀缺性與新供應之間的關係實際上比供應的稀缺性更重要。在接下來的幾年裏,比特幣的存量-產量比,即稀缺性與新供應的關係,將優於黃金。比特幣的年通脹率將繼續下降。許多人認爲,在此期間,比特幣作爲全球許多人的通脹對沖將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比特幣繼續展現出基礎設施的改善和市場中的增長,那麼在未來央行和法幣本身將被迫與比特幣競爭重要性。民族國家的公民可能會向其中央銀行施加壓力,要求印更少的優質貨幣,從而導致通脹率下降。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比特幣可能會產生類似的影響,得到一種價值穩定的貨幣而不是最佳選擇的一籃子商品價格,而不用實施實際的ICPI。這將迫使法幣更接近納什的理想貨幣願景。一些人認爲這接近了納什的目標,因爲比特幣在幾個世紀以來首次代表了對民族國家控制貨幣的競爭。

第四種理論:比特幣是一個信息和能源黑洞,將導致傳統貨幣的演變

原則 :完美的信息和計算市場。比特幣是分形的,是其分叉的總和。點對點、抗審查、無國界的廉價價值轉移,沒有中間人。高鏈上吞吐量和鏈上使用。

比特幣分叉是由比特幣意識到該如何充分利用其網絡效應對抗山寨幣造成的。——@urbanarson

“比特幣不是貨幣。它超越了貨幣,這很可怕,因爲它實際上是一種新的範式。我們之前從未獲得過完美的市場信息,因此貨幣的概念必須發展以適應現實,而不是因爲傳統認爲這樣就一成不變。”——匿名

幣信研究院:比特幣的多面性

比特幣分叉

幣信研究院:比特幣的多面性

比特幣分叉

還有少部分人,其中最突出的是喬治·吉爾德(George Gilder),他是許多關於貨幣體系和資本主義的著作的作者,安德魯·德桑蒂斯(Andrew DeSantis),比特幣創業公司 21.co的前工程師,現在在earn.com,還有Nyriad戰略總監馬克·威爾科克斯(Mark Wilcox),他主要根據克勞德·香農(Claude Shannon)所闡述的信息論來討論比特幣。簡單來說,信息被定義爲信息論下的驚喜。

幣信研究院:比特幣的多面性

克勞德·香農(Claude Shannon),信息論的創始人

這個羣體認爲比特幣是一種信息論上的突破,因爲它允許任何人在沒有任何第三方的情況下進行可驗證、帶時間戳、防篡改和透明的交易。信息論認爲創造力需要一種穩定的媒介來體驗分形增長,而這些人認爲比特幣正是一種非常穩定的媒介。在《知識與權力》中,吉爾德認爲“需要一個低熵載體(沒有驚喜)來承載高熵信息(充滿驚喜)。”這個陣營也同意比特幣的通縮政策,因爲他們認爲資本主義和技術進步是一個根本上通縮的體系。

信息論:需要一個低熵載體來承載高熵創造力/信息。區塊鏈是低熵載體,使創造力成爲可能 ——喬治·吉爾德

@ScandalOfMoney 10/ 旨在刺激人爲增長和保護資產的政府貨幣操縱,阻礙了經濟增長。——@desantis

幣信研究院:比特幣的多面性

幣信研究院:比特幣的多面性


與比特幣現金支持者類似 ,這些人贊成將比特幣推向極限,以最大化開放數據層的效用,並且,他們不喜歡比特幣的這一未來:吞吐量有限,以便所有用戶都可以用完整節點驗證交易。這組人認爲比特幣的一種用例是預言機,證明在給定的時間點存在特定的數據片段,而比特幣腳本語言在長期來看要優於以太坊,因爲相比目前在以太坊平臺上合約所執行的串行,比特幣的本質是並行。他們還認爲,比特幣將在未來作爲一個超級人工智能“醒來”並允許人類的智能增強 。

更準確的描述是,以太坊是單個ARM核,而比特幣是世界上最大的GPU。——馬克·威爾科克斯

一旦人們開始理解,他們就會很快意識到這意味着什麼。我不知道這怎麼沒有傳播得更快。比特幣是一般人工智能。——@yungdeleuze

該小組將比特幣視爲一個重建計算機軟件和網絡的平臺。例如,他們對泰德·尼爾森(Ted Nelson)的項目 Xanadu(第一個超文本項目)和比特幣兩者之間的相似之處感興趣。預計Xanadu項目將通過超文本,“非順序寫作——分支並允許讀者選擇,最好在交互式屏幕上閱讀的文本”創造一種高度互聯的、並行的文檔,用於閱讀、寫作、學習和賺取收入。Xanadu將通過全球分佈式服務器運營,並促進整個網絡的微交易。

我不喜歡閃電網絡,因爲我相信擴容比特幣必須修復現代計算,否則現代計算將揭示自己是比特幣最偉大的零日(注:零日漏洞通常是指還沒有補丁的安全漏洞,而零日攻擊則是指利用這種漏洞進行的攻擊。)。——@desantis

到2020年,Xanadu消耗的能量將超過今天全世界所消耗的——馬克·威爾科克斯

正如《區塊鏈控制流程》(https://markwilcox.com/articles/blockchain-control-flow/)中所討論的那樣 ,以太坊做出了設計決策,允許網絡控制合約執行,從而控制用戶的資金。威爾科克斯寫道:“爲了使點對點網絡在政治上去中心化,它需要去中心化的控制,所以我們應該始終試圖在私有部分保持完全控制。”他還寫道,Vitalik Buterin在以太坊白皮書所說的比特幣的“限制”其實是保護而非限制。

要把比特幣視爲一種API來直接編程世界上的所有能源資源——馬克·威爾科克斯

這一陣營裏的人通常對閃電網絡和其他二級解決方案持否定意見。德桑蒂斯指出,“閃電網絡使基鏈變得絕對或可預測”,從而通過限制實驗空間和減少意外發現的機會來降低比特幣的信息論價值。威爾科克斯把閃電網絡視爲“一個騙局,旨在充當你和礦工之間的抽象層。”

閃電網絡把交易處理與存儲(私鑰)聯繫起來,使其無法進行分佈式交易處理,從而可以被列爲騙局。它無法擴容。他們在騙你——馬克·威爾科克斯

當威爾科克斯討論交易處理時,他指的是驗證一筆交易並將其哈希到merkle樹上。交易處理幾乎可以指任何事情,而他提出了一個論點,即允許比特幣算力在過去九年中指數級增長的相同經濟激勵,可用於指數級增長的交易處理,這目前在CPU上串行完成的。

摩爾定律並沒有死... GPU就是CPU——@desantis

在幾年內,一個asic礦場將被包裹進gpu中進行交易處理——馬克·威爾科克斯

威爾科克斯聯合創辦的公司Nyriad爲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平方公里陣列“項目創造了Nsulate。Nsulate創新地將GPU用作存儲控制器,並使處理和存儲數據相同。它通過加密哈希算法——這將允許礦工並行處理交易——構建了對區塊鏈的支持。

因此,威爾科克斯的許多觀點都是基於將比特幣視爲一個平臺,以實現競爭性的通用計算市場,在這裏用戶和公司通過挖礦腳本提交交易難題,以競爭解決使用GPU和寫入區塊鏈來尋求獎勵。交易難題幾乎可以指任何東西,從深度學習到CRISPR搜索。

有了比特幣的鏈上計算市場,希望向礦工提交計算的用戶將非常關注效率(以獲得他們包含在難題裏的每單位獎勵的最大計算量)和算力(以確保他們提交的系統儘可能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類似的項目也可以建立在第二層和第三層解決方案上。例如,由前Blockstream工程師艾瑞克·馬丁代爾(Eric Martindale)領導的一個名爲Fabric Protocol的”第3層”項目,旨在成爲一個分佈式超級計算機和分佈式操作系統,使用比特幣作爲信任錨、Fabric側鏈和支付渠道。

一次鏈上的去中心化交換實際上是不同形式計算能量效率比的預測市場。——馬克·威爾科克斯

威爾科克斯和德桑蒂斯通常反對區塊鏈經濟市場的傳統供需展望,如上文所述,他們暗示在將來算力會是價格。威爾科克斯在他的博客中討論了工作量證明對交易處理和可擴展性的影響,包括《根本的誤解》(https://markwilcox.com/articles/fundamental-misconceptions/)。如果計算市場能夠實現比業內的龐然大物更便宜和更有效的計算,那麼在比特幣之上的計算市場很可能會擴大。

幣信研究院:比特幣的多面性

來源:https://twitter.com/mwilcox/status/915781401487671296

結論

本文提出的四種思想流派並不一定相互矛盾,事實上,它們往往是重疊的。尤其是第一種理論(比特幣就像一種數字黃金)和第三種理論(比特幣會帶來納什的理想貨幣)是彼此並行的,主要區別在於後者認爲法幣能夠生存和調整,而前者認爲超級比特幣化會完全破壞法幣,每個人最終都會爲他們的商品、服務和勞動索要比特幣支付。

同樣,第二種理論(比特幣現金是一種主導的點對點數字現金)和第四理論(比特幣是進一步發展信息論的關鍵因素)有許多相同的支持點和論點,關鍵區別在於後者對分叉沒有偏好,並且認爲任何可能發生的分叉都會發生,並且它們將相互競爭。

聲明:本文爲入駐“火星號”作者作品,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和本文鏈接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爲投資理財建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