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是收穫的季節,玉米、核桃、石榴飄散着成熟糧果的芳香,拜勒庫木村的村民們臉上洋溢着豐收的喜悅,與全國人民一道歡度着中國第一個農民豐收節和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之一的中秋節。而對於拜勒庫木村的村民們來說,這一天又具有異常特殊的意義,村裏新建的文化廣場迎來首場文化活動,正式投入使用啦,給這喜慶的日子裏又增添了格外的意義。

隨着“訪惠聚”駐村工作的不斷深入,拜勒庫木村農民羣衆的精神面貌得到極大轉變,羣衆參與文化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十分高漲。然而,由於受村集體經濟條件的制約,拜勒庫木村的文化活動場地、設施設備還無法完全滿足羣衆的精神文化需求。2018年年初,自治區民委(宗教局)新一輪“訪惠聚”駐村工作隊駐點以後,走家串戶摸實情、自加壓力籌資金,把如何滿足羣衆文化需求、不斷豐富羣衆精神文化生活列入了“訪惠聚”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

村史館、文化室、設備間

“羣衆工作做得好不好,關鍵要看我們能不能把工作做到羣衆心坎上。今年,我們要把關注點放在面向羣衆的思想教育問題上,組織更多的文化活動,通過深入細緻的宣傳教育,讓現代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改變羣衆的生活陋習,夯實實現總目標的思想基礎。”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馬彥林在工作隊例會上爲全體隊員們確定了工作方向。

健身器材齊全

一個實際行動勝過一打綱領。工作隊與村“兩委”、村民代表一起拿建設方案、跑項目資金、實地確定建設地塊。皮山縣委、縣政府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立項支持新建拜勒庫木村農民文化廣場,“訪惠聚”派出單位自治區民委(宗教局)充分發揮堅強後盾作用,擠出資金支持文化廣場建設並解決相關配套設施設備。經過各方共同努力,歷時三個月建設,佔地3000餘平方米,可同時容納5000人蔘加活動,健身區、運動區、休閒區、學習區等功能完備,籃球場、健身路徑,“民族團結一家親”大舞臺、村史館、文化室、圖書室、電子宣傳屏等設施齊全的拜勒庫木村農民文化廣場於中秋佳節這天投入使用,各族村民隨時都可以在這裏學習、健身、休閒、娛樂。

佔地3000餘平方米的拜勒庫木村農民文化廣場

首場活動上,來自全鄉31個村的近4000名村民代表一同參加了以“迎佳節、慶豐收、促和諧”爲主題的升國旗活動,共同聆聽了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古麗夏迪·阿西木做的《以先進文化爲引領,讓宗教極端思想斬草除根》爲主題的宣講,隨後縣委宣傳部和科克鐵熱克鄉的幹部還陸續進行了發聲亮劍。

主持此次活動的科克鐵熱克鄉鄉長講道:“中華文化是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我們要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健全農村文化服務設施設備,不斷滿足農民羣衆精神文化需求,用現代文化引領村民向上向善向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