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中国航空报》报道,FC-31的总设计师孙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FC-31的最终状态将在不久之后出现。这意味着,FC-31的项目进入了最后研发阶段。而且,从孙聪院士的表述来看,军队采购的可能性大幅度提高。

中国FC31即将变为歼-31服役?可能性或将显著提高

FC-31

与歼-20不同的是,在2012年首飞的FC-31虽然被作为中型五代隐身战斗机,但一般而言其定位显著比歼-20更低,而且设计也没有实现完全状态。在一开始,FC-31被视为主要外贸的产品,但是从2012年10月以后FC-31也没有出现订单。到了2016年年底,新款的FC-31出现,这一新型机的完成度有了显著提高,但也显然并非完全体,也没有真正的设计定型。这种边试飞边大幅度改进的模式在80年代后的中国军用飞机研制过程中是比较少见的。

中国FC31即将变为歼-31服役?可能性或将显著提高

FC-31有两个改型

FC-31的最终状态会是什么样的目前还没有明确信息,预计其主要改进仍将集中于气动优化、电子系统提高,以强化机动性能和战场感知能力。由于涡扇-19尚未成型,而且FC-31不太可能在原型机阶段同时使用新型发动机,因此FC-31仍然大概率继续使用RD-93涡扇发动机,这一款发动机性能仍然不足以支持五代战斗机的飞行性能,但并无替代方案。

中国FC31即将变为歼-31服役?可能性或将显著提高

鹘鹰2.0

但是,升级的FC-31还是存在风险,即可能的成本失控。中型战斗机与重型战斗机先天的差距始终存在,这意味着中型战斗机唯一的优势在于成本。而成本控制却会由于各个子系统的发展而更为不乐观,这些都是对于中型战斗机而言十分致命的问题,即“如果多花20%的钱获得重型战斗机战斗力提高50%,那为什么不多买重型战斗机呢?问题就是如此。因此,对于已有重型战斗机的空间而言,价格并不便宜但性能有明显差距的中型战斗机并没有吸引力。

中国FC31即将变为歼-31服役?可能性或将显著提高

鹘鹰2.0

最大的可能性则是在于舰载机,倒不是因为舰载机必须是中型战斗机,而是在于如果重型战斗机并不是舰载型的话,中型战斗机如果可以发展出舰载型可能可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相对于歼-20来说,FC-31改进为舰载型的可能性至少是相当的,除了满足舰载战斗机需求外,这对于维持多样化的供给也很有好处。如果FC-31正式变成歼-31,那么对于FC-31的出口也是个重大利好。

中国FC31即将变为歼-31服役?可能性或将显著提高

鹘鹰2.0

当然,歼-31能否出现还是得等最终形态的歼-31出现才能有大概的判断。研制一款隐身战斗机无论如何并不容易,随意放弃项目并不是可以轻易下定决心的行为。因此,或许歼-31进入解放军空军成为第二款主力战斗机已越来越可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