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賽買提·阿木提說,住到這個院子就是緣分,租戶們每天上下班的時候,會相互問好,休息的時候,也會坐在一起聊天。水磨溝區新民路片區管委會鴻升社區主任劉亞紅說,賽買提·阿木提是社區民族團結的典型,社區也會通過用身邊人講身邊事的方式,引導居民向他學習,做民族團結的踐行者。

「民族團結一家親」賽買提家掛上民族團結大院牌匾

大院部分租戶和房東賽買提·阿木提夫婦合影(記者王磊攝)

7月10日,社區工作人員把烏魯木齊第三批民族團結大院(小區)的牌匾掛在賽買提·阿木提家的院牆上。

66歲的賽買提·阿木提家住水磨溝區新民路西三巷70號,是一個自建院落,這裏住着8戶人家,有漢族、維吾爾族、回族。

20世紀80年代,賽買提·阿木提在300平方米的地方,蓋了20多間房,除了家人居住以外,其餘空房租給他人。

根據房屋面積大小,房租在300元至600元不等。院子裏最長的租戶住了6年,最短的也有2年。

賽買提·阿木提說,住到這個院子就是緣分,租戶們每天上下班的時候,會相互問好,休息的時候,也會坐在一起聊天。每逢過年的時候,還會相互拜年。

65歲的租戶於平兩年前住進小院裏,退休後的他看到院子的租住戶因爲工作忙照顧不了孩子,就主動當起了小院裏的男保姆。

院子裏小孩多,哪個小孩哭了,於平會拿出糖或瓜子,哄一下。在外面看到瓜攤的瓜不錯,他也會多買幾個,送給院子裏的鄰居。

於平說:“誰家有困難,我們都會想辦法解決,誰家有好喫的,也會給鄰居端去。”

租戶圖爾蓀江·奧布力在一家饢店打饢,妻子幹保潔工作,白天兩個孩子就留在院子裏。

圖爾蓀江·奧布力說:“院子裏的人都很好,娃娃放在院子裏放心,有叔叔阿姨管着呢,也不會餓着。”

“誰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租戶租金交不上的時候,我們也不催,他們有了會主動過來交,沒有不交房租的人。”賽買提·阿木提說。

水磨溝區新民路片區管委會鴻升社區主任劉亞紅說,賽買提·阿木提是社區民族團結的典型,社區也會通過用身邊人講身邊事的方式,引導居民向他學習,做民族團結的踐行者。

來源:新疆網 記者:王磊

責編:李潔 監製:李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