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中國人民解放軍“首長照片”是這樣排位的

按照資歷和戰功,他們都可當仁不讓地成爲元帥、或大將的候選人。

可惜的是那麼多優秀的將帥之材,卻與將帥軍銜失之交臂。

手頭上有一本《中國人民解放戰戰爭三年戰績》(1946年7月——1949年6月),封皮已損,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出版於1949年7月。

揭29人開國元帥大將候選人名單:哪些人落選


目錄有如下內容: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徽(圖)

揭29人開國元帥大將候選人名單:哪些人落選


70年前的軍旗

揭29人開國元帥大將候選人名單:哪些人落選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圖)

首長照片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容(照片)

中國人民解放區人民積極支援前線(照片)

中國解放區現勢圖

中國人解放戰爭三年概述

中國人解放戰爭兩週年總結和第三年的任務

……

1949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佔領了中國半壁江山,共產黨勝券在握,國民黨敗局已定。三年解放戰爭已經接近尾聲,以毛澤東爲首的中國共產黨開始準備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事宜。

《中國人民解放戰戰爭三年戰績》一書,正是在這一全國解放前夕的勝利時刻出版下發的。它向讀者提供了最及時的解放戰爭三年作戰態勢,戰爭概況、戰爭總結,既有解放軍各部隊的戰績公報,又有消滅敵軍兵力的統計,既有俘敵高級軍官統計和繳獲統計,又有解放區各方面的發展統計,還有國共兩軍兵力消長的對比,圖文並茂,內容豐富,如今已經成爲我們回望解放戰爭那一段歷史的珍貴文本。

刊登在本書前面的解放軍的“首長照片”,在全書中格外引人矚目。尤其是“首長照片”的排列順序,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取得決定性勝利的形勢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將成立前夕,具有論功行賞、按功排位的意味。同時也可以說,這是解放軍四大野戰軍及東北、西北等軍區的軍頭們的首次排位亮相,爲建國後評將帥銜提供了基礎性的定位和指向框架。

1949年7月,人民解放軍“首長照片”是這樣排位的:

那時,五大常委是這樣排位的:

五大常委

毛主席、朱總司令

揭29人開國元帥大將候選人名單:哪些人落選


揭29人開國元帥大將候選人名單:哪些人落選


劉少奇(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周恩來(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任弼時(中國共產黨中央書記處書記)

揭29人開國元帥大將候選人名單:哪些人落選


那時,各野戰軍、各軍區首長是這樣排位的:

第一野戰軍(含總部)

彭德懷(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兼中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葉劍英(中國人民解放軍兼參謀長)、張宗遜(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一副司令員)、趙壽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二副司令員)

揭29人開國元帥大將候選人名單:哪些人落選


第二野戰軍

劉伯承(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司令員)、鄧小平(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政治委員)、張際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副政治委員)

揭29人開國元帥大將候選人名單:哪些人落選


第三野戰軍

陳毅(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兼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司令員)、饒漱石(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政治委員)、粟裕(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兼第二政治委員)、張雲逸(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副司令員)、譚震林(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一副政治委員兼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副政治委員)

揭29人開國元帥大將候選人名單:哪些人落選


第四野戰軍

林彪(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司令員兼中國人民解放軍華中軍區司令員、羅榮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一政治委員兼中國人民解放軍華中軍區第一政治委員)、鄧子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二政治委員兼中國人民解放軍華中軍區第二政治委員)、譚政(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副政治委員)

揭29人開國元帥大將候選人名單:哪些人落選


西北野戰軍

賀龍(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軍區司令員)

習仲勳(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軍區政委)、王維舟(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軍區副司令員)

揭29人開國元帥大將候選人名單:哪些人落選


華北野戰軍

聶榮臻(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司令員)、徐向前(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副司令員)

簿一波(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政委)

揭29人開國元帥大將候選人名單:哪些人落選


東北野戰軍

高崗(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李富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副政治委員)

揭29人開國元帥大將候選人名單:哪些人落選


70年前解放軍“首長照片”“排位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基本上按當時各大野戰軍數額分配名單,也就是說以解放全中國的戰績和勢力範圍及兵力實力爲排名次的重要條件,取代了以紅軍時期各個山頭按資歷排名的傳統做法。

但遺憾的是,由於在55年評銜時規定地方幹部不參加,故在這份29人的名單中,其中近半數在建國後任職地方工作,如常委中的毛澤東、周恩來,各野戰軍的鄧小平、饒漱石、譚震林、鄧子恢、習仲勳、薄一波、高崗、李富春等都無緣參加評銜。按照資歷和戰功,他們都可當仁不讓地成爲元帥、或大將的候選人。可惜的是那麼多優秀的將帥之材,卻與將帥軍銜失之交臂。

揭29人開國元帥大將候選人名單:哪些人落選


值得注意的是在1955年被評爲大將的10人,在這份名單中只有3人入圍,他們是時任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兼第二政治委員的粟裕、華東軍區副司令員的張雲逸、第四野戰軍副政治委員的譚政,而黃克誠、陳賡、肖勁光、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等卻榜上無名。主要原因估計是他們在當時的職務還不夠入選的資格,當然也不排除因當時軍務緊迫,時間匆忙而發生的遺漏問題。

吳東峯寫於2017年11月3日,修定於2019年4月10日

揭29人開國元帥大將候選人名單:哪些人落選

來源:吳東峯的軍事書屋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爲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內容或協商版權問題!特別說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屬於商業類別宣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