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先愛自己,纔可以愛別人,婚姻裏,女人要給自己尊嚴,不能把自己的命運交由丈夫決定,這是你的脾氣,也是你的獨立人格。

01

婚姻裏,女人被要求最多的,便是“賢惠“:“嫁過去了,以後要賢惠一點。”“當媽的人了,賢惠一點。”“作爲一個妻子,你要賢惠。”……

臺灣短劇《荼蘼》中,女主角如微面臨這兩個選擇:選擇自己的事業,去上海,風風光光;選擇留在男朋友身邊,守住愛情和家庭。她選擇了後者。

男友的父親出了車禍,她辭掉高薪工作,呆在家親自照顧男友的父親;如微和男友未婚先孕,本來迎接她的該是一個盛大的婚禮,可男友不想出錢,於是她很懂事地只選擇領了個證;婚後,如微懷孕反應強烈,辭了職在家安胎,卻開始被婆婆嫌棄只知道花錢,不知道掙錢;她賢惠,她懂事,她一再退讓,換來的不是尊敬,而是對方的得寸進尺。

她承擔起幾乎全部的家務,她替男友照顧好父母和孩子,變成了徹頭徹尾的黃臉婆,換來的卻是愈加濃烈的嫌棄。

臨盆之際,小姑子自殺,如微自己一個人跑到醫院等待生產;孩子生出來,被丈夫家留下了,她自己卻不得不回孃家接受照顧……

如微已經夠賢惠了,換來的卻是這樣的結局。

02

42歲的馮女士結婚近20年了,丈夫比自己小兩歲。在這漫長的婚姻生活中,馮女士覺得自己不像個妻子,反而更像個“保姆”,她非常懂事,處處爲家庭事務操心,而換來的,卻是丈夫不對等的對待。

坐月子的時候,醫生讓馮女士喝中藥調理,結果醫生所說的中藥,丈夫只幫她熬過一次,之後藉口工作忙,讓妻子自己照顧自己。

可是坐月子期間,馮女士根本就吹不了風,更別提出去抓藥,婆婆要照顧孩子,也騰不出手照顧她。因此月子期間,再也沒有喫過中藥。到現在落下了病根,一碰冷水就渾身疼。

如果說男人心思沒那麼細可以原諒,那麼在經濟方面,丈夫的做法才真正讓馮女士寒了心因爲丈夫工作原因,夫妻倆聚少離多。孩子都是馮女士帶,開銷也全部是她一人承擔。

可是,最讓她崩潰的事出現了。丈夫這十來年攢了點錢,準備買一套房,付首付的時候差了一萬五,馮女士拿了五千給他,岳父也給了他一萬。然而買完之後,馮女士才發現,房產證上竟然只有丈夫一個人的名字!

面對質問,丈夫輕描淡寫地說:我們是兩口子,寫誰的名字不是一樣嗎?寫我的就行了,圖個方便嘛。

可是圖個方便你爲什麼不單寫老婆一個人的名字呢?你老婆爲了這個家付出這麼多,爲什麼不讓她有一點女主人的安全感?

然而更可氣的是,馮女士跟他理論的時候,他竟然理直氣壯地說:我娶個比我大的老婆就是希望對方可以懂事點,多照顧到家庭,你還因爲這個跟我鬧?

如果早知道“懂事”的結果是,被你壓榨得越來越沒有家庭存在感,越來越失去自己的底線,這樣的懂事,我寧願不要。

03

都是爹媽疼愛的孩子,你憑什麼讓着他?你不是在盡力做到最好,而是在放低身段作踐自己。

女人在婚姻裏的高低,都是自己給自己的。你忍氣吞聲,把自己放在低處,沒人會願意主動把你拉起來。女人在婚姻裏必須有點脾氣,要不然只有被人拿捏的份。

都說“男人不壞,女人不愛”,但其實,這句話反過來也說得通,因爲男人大都不知珍惜,你沒脾氣就表示你已然放棄了選擇權。可婚姻的真相是,從你們蓋章的那一刻,平等就會平等一輩子,卑微也會卑微一輩子。

結婚之後,就算爲了顧全大局,你的脾氣,依然得有。因爲不得不承認,有時女人發脾氣了,男人才會重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