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是艺术,少部分人总以“艺术是艺术,历史是历史”对一些历史剧作为辩驳。但是,当你打着“反思历史”“教科书式”“历史史实再现”这些耸人听闻地词汇作为吸引人的手段的时候,基本“公正书写”历史就是必然。

有些人之所以笃定2013年的某部连续剧是部“好剧”,只是因为它符合自己的思想,因此,采取不会管“所有的好”——现代人的语言和思考都放在一两个人身上,总给他们编排一些好的虚构的历史,这种做法有什么不对。

有一个问题就是:你打的旗号与你的表现严重不符。

前者,上文“为艺术就不要历史真实?谈李鸿章影视形象转变的背后”,我们谈了李鸿章杀死了曾经给自己“舔”背疮的亲信黄瑞兰这一桥段。、其实,那个人早在“中法战争”时期就被李鸿章参倒了。而且被李鸿章骂成“精神病”被赶回家里,由地方“监视居住”去了。可想而知,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还被重用呢?

同治朝奸商李光昭诈骗皇帝,怎么变成光绪朝翁同龢被骗案

颐和园

如果被重用,那只能说用他的人是任人唯亲了。

今天我们谈谈,把一切“脏水”都泼给另外一拨人的桥段

(1)近代给李鸿章背锅背得最多的就是翁同龢,圆明园重修事件的两次争论

在该剧中,甲午战争爆发前,奸商李光昭把翁心存、翁同书父子的书法作品自费出版了。因此,翁同龢便将给北洋水师的60万两白银给了李光忠,用于修建颐和园。

在这部影视剧中,翁同龢被描绘为贪官、庸官、口大无能之人。可以说,近代给李鸿章背锅背得最多的就是翁同龢了。文末会有相关事件描述,在此就不赘言了。

奸商李光昭确有其人,但颐和园应该是圆明园,而且发生的时间也不是1894年之前,而是1872年和1873年。总之,有如下问题:

其一:发生时间不对。“修圆明园被骗钱”一事,被称为李光昭事件。该事件发生于1874年,而这时北洋海军刚刚开始筹建,距离甲午战争还有20年,就在李鸿章发出“放弃西北”这一卖国主张之前。

其二:责任人不对。李光昭事件中被骗的人是同治,而不是翁同龢。

其三:翁同龢的职务不对,翁同龢在1870年代属于教育文化官员,管不着财务。

本剧比较符合历史的一点就是李鸿章的作用。李鸿章确实负责调查此事,并建议判处李光昭死刑。

同治朝奸商李光昭诈骗皇帝,怎么变成光绪朝翁同龢被骗案

“李光昭事件”是为修建圆明园而出现的诈骗案件。

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火烧后成为废墟。但其实,尚有一些建筑物还算可用,在十来年管理中,因为被人偷窃、监守自盗等原因迅速败坏。但它毕竟是“皇家脸面”,一堆废墟摆在那里可怎么办呀!

因此,早在1868年,就有御史德泰奏请重修圆明园,恭亲王看罢非常生气,立刻于八月初一(1868年9月16日)以“丧心病狂”(奢侈)的名义将德泰革职、贵祥被发配黑龙江给披甲人为奴。

这件事儿德泰只是引子儿,背后则是安德海指使。第二年,安德海就被丁宝桢在军机处地授意下迅速斩杀。可见,这里面有慈禧与恭亲王之间的权力斗争。

慈禧这个人虽然“权力欲颇重”。但同治皇帝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而且那时的她的权力并不稳固。所以,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1873年2月23日),同治亲政大典举行后,两宫太后特别是慈禧也确实真的要“退休”了。为此,同治皇帝很想“孝顺孝顺”两位太后。

(2)同治皇帝为“孝”执意重修圆明园导致“奸商渔利”

同治亲政后曾经两次下旨重修圆明园,这些都受到军机处、各部官员地反对,其理由就是资金问题。为此,十月初二(11月21日),在回复御史沈淮“暂缓修理圆明园折”中这样回复朝中大臣(因本文史料都出自《同治实录》相关年月日都已经给出,为读者阅读方便皆用本作者语言转述,感兴趣的读者可按年月日查询。以下同):

同治朝奸商李光昭诈骗皇帝,怎么变成光绪朝翁同龢被骗案

恭亲王府

其一:天下百姓困苦,现在水旱频仍、军事国防用钱也多,我作为皇帝肯定要做天下表率,绝对不会大兴土木、浪费资金。沈淮所说虽然是听说,但也是很好的提醒。

其二:两宫太后垂帘十余年,现如今朕已经亲政,但两位老人家却没有休息、颐养天年的地方,我真是心中难忍呀。现在只修安佑宫以用于两宫太后休息、朕办公居住的地方。而且只是“略加修葺不得过于华靡”。

同治的回复说得也算得体,众朝臣也只好不再多言。所以,同治十三年正月十九日(1874年3月7日),圆明园修复工程正式开始。

因为,同治皇帝告知朝廷乃是“从俭修葺”。因此,如何少花钱多办事儿(但不能妨碍相关人员贪腐、享乐花费)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事情。

这时,内务府大臣诚明、堂郎中贵宝、笔贴士成麟等人遇到了一位商人李光昭,此人听闻“皇家重修圆明园工程”的消息后,立刻愿意捐助:自己愿将几十年贩运生涯留存下的好木头(价值数十万两)捐给朝廷,而且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运费都不用朝廷出,直接运到通州。

李光昭乃是广东嘉应贩运木材和茶叶的商人,同治元年1861年曾捐过官儿。同治十二年六月,李光昭来北京贩卖木材,结识了上述人等。他们熟识后,李光昭得到了相关官员地信任和好处,从他们嘴中,李光昭提前得知了筹修圆明园一事。

在内务府地帮助下,李光昭开始以“奉旨采办”的名义在四川、湖北、广东和香港等地招摇撞骗。不但如此,他还私刻“奉旨采运圆明园木职李衔”的关防。

同治朝奸商李光昭诈骗皇帝,怎么变成光绪朝翁同龢被骗案

在其诈骗期间,一些地方官员也觉得蹊跷,并曾预备抓捕询问。例如四川总督吴棠就上奏其是骗子儿,吓得李光昭跑到湖北、广东等地。

结果,李光昭跑到了广东,先是骗华商,结果一名菲律宾华商被骗了,都签了合同、交了10元定金,可那位华商病死了。之后,李光昭又骗了一名法国木材商人,从他那里买了五万四千余元的洋木,但是他向清廷汇报的时候却浮报白银三十多万两。意图从中“空手套白狼”。

李光昭骗了法国商人,还想骗美国旗昌轮船公司,不给人家运费,又说法国木材商的木料不符合合同规定,不给人家法商材料费。由此,美法两国商人向各自国家的驻天津领事馆告状,引发了外交纠纷。

驻扎在天津的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也就介入此案。同时,清廷也接到了相关举报材料。由此,同治皇帝此案交由李鸿章详细调查。

同治十三年七月初六,同治皇帝命令李鸿章查办。经过一个多月地调查,李鸿章建议判处李光昭斩监候、秋后处决。同治皇帝也准许了。问题还在于,鉴于内务府官员乃是皇帝的家臣、家奴,李鸿章除了成麟以外,其他内务府相关官员都报以“查无实据”给予搪塞。

同治朝奸商李光昭诈骗皇帝,怎么变成光绪朝翁同龢被骗案

垂帘听政

为何成麟跑不了?一来成麟地位低,只是笔贴士而已;二来成麟曾到全国各地陪着李光昭招摇撞骗,证人太多了!所以,谁也不会去保他。最终,成麟被革职。

(3)翁同龢的地位并不高,他根本没有能力去帮助李光昭

可以说,通过对这件案例地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李光昭事件基本是内务府与其交通,和翁同龢毫无关系。

翁同龢在同治十二三年时,并非朝中重臣。同治十年(1871年)才被提升为内阁学士,然而,内阁只是作为军机处的执行机构。军机处负责重要事务,内阁只是负责清廷一般性政策、文件的发放。内阁的“票拟批答”权力也没了,军机处直接给各地方督抚“廷寄”,各地方督抚也是将问题直接寄给军机处,然后转交皇帝审批。

因此,内阁学士并不重要。而且,内阁又分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学士。因此,同治朝的翁同龢地位并不重要,仅仅是“帝师”身份,然而,拥有帝师身份的人何止他一人。翁同龢作为作为重要大臣,是从光绪八年(1882年),成为军机大臣开始的。在此之前,翁同龢主要负责教育、考试、高级讲师。

同治朝奸商李光昭诈骗皇帝,怎么变成光绪朝翁同龢被骗案

更重要的是,李光昭作为木材商人主要是和内务府官员交结,他个人与翁同龢没有任何交集。而且,翁同龢本身也是反对重修圆明园的官员之一。

很遗憾的是,翁同龢再次成为李鸿章战败的“背锅者”。翁同龢从没有专门针对北洋去做事儿,也没有什么私仇。但这些,其实说了也没用。李鸿章战败的责任,既然有人想给他推脱掉责任,总要拿一个无辜的人去垫背了。

曾经找过左宗棠,他们说“因为西征耽误了海防”,但问题是西征结束时,清廷已经花了几千万两打造了一个亚洲最先进的战舰。找不上。

之后找了山东巡抚李秉正,人家本来把一半的军队都去保卫威海卫了,但有些人就是睁眼说“见死不救”。

还找了丁汝昌、邓世昌等人。

同治朝奸商李光昭诈骗皇帝,怎么变成光绪朝翁同龢被骗案

找来找去,还是翁同龢最合适。由此,翁同龢成了李鸿章最大的“背锅者”。

你拿什么样的证据,他们都不会承认的。

为艺术就不要历史真实?谈李鸿章影视形象转变的背后

翁同龢与李鸿章没有私仇,代笔参劾翁同书的人另有其人

此文共10篇长文构成“翁同龢与李鸿章”系列,主要针对两个谣言:1为二人有私仇;2翁同龢针对北洋水师扣钱

《光绪实录》里的1895:刘永福、林朝栋何以“孤军奋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