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省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潘敖大在首批避暑清涼福地發佈會上說,本次“清新福建氣候福地”品牌推薦認定活動,正是發揮氣象趨利獨特作用的有益實踐,旨在通過該活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進一步發掘我省優質、特色的氣候旅遊生態資源,倡導綠色、舒適、健康的生活理念,打好氣候經濟牌,提升“全福遊有全福”品牌影響力,吸引更多遊客來福建,助推福建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獲得“清新福建氣候福地”首批避暑清涼福地稱號的是:南平延平區茫蕩鎮寶珠村、南平邵武市桂林鄉、福州鼓嶺旅遊度假區、寧德柘榮縣鴛鴦草場景區、寧德柘榮縣東獅山風景區、莆田仙遊縣九鯉湖景區、泉州安溪縣雲嶺茶莊園、泉州德化縣美湖鎮、漳州華安縣高安鎮坪水村、漳州平和縣九龍江高峯谷、龍巖上杭縣古田鎮、龍巖上杭縣步雲鄉、三明大田縣濟陽鄉。

哪兒涼快上哪兒待着 避暑清涼福地邀您——來福地享清涼一夏

依山勢而建的人工渠,爲寶珠村平添了幾分靈氣。

哪兒涼快上哪兒待着 避暑清涼福地邀您——來福地享清涼一夏

陽光穿過竹林,薄霧中涼風習習,果然是清涼福地。

哪兒涼快上哪兒待着 避暑清涼福地邀您——來福地享清涼一夏

中國氣象局氣象服務首席、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節目主持人宋英傑近日在南平主持“清新福建氣候福地”氣象文旅論壇。

東南網7月12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郭斌 文/圖)

編者按:7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1個節氣——小暑。我國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說法,意思是進入小暑節氣後,高溫大搖大擺地來了,“蒸煮模式”也在我省大部分地區正式開啓。

在這酷暑難耐的季節,“哪兒涼快上哪兒待着去”興許是一句最“貼心”的問候語。因此,每年夏季,找一個“清涼地”消夏避暑都是不少人的期盼之一。來自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旅遊大數據聯合實驗室發佈的《2019年中國避暑旅遊預測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已經形成全球最大的避暑旅遊市場,2019年暑期以“清涼避暑”爲目的的遊客人數預計將佔出遊總人數的17%;避暑旅遊綜合規模達萬億元級,避暑旅遊產品供給不斷豐富;“避暑遊”主力大軍中,家庭親子出遊呈現爆發式增長。

我省發佈首批避暑清涼福地

“打敗你的是天真,還是天真……熱?”雖然近段時間我省雨水頻繁,但居高不下的空氣溼度,讓人愈加感覺悶熱。在接下來的兩個月,高溫持續“待機”是我省氣候的正常態。

趕在小暑節氣前一週,在省氣象局、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下,省氣象學會和省旅遊協會在南平聯合舉行了以“好天氣、接地氣、享福氣”爲主題的“清新福建氣候福地”首批避暑清涼福地發佈會。會上,來自我省8個設區市的13個鄉、村(景區)被授予福建省首批避暑清涼福地稱號。

據瞭解,“清新福建氣候福地”是由獨特氣候條件決定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優質氣候品牌的統稱,是衡量一個地區氣候生態資源綜合稟賦的權威認定。避暑清涼福地應爲氣候舒適、氣象景觀奇特、生態環境質量優良、旅遊體驗美好、服務配套完善,適宜旅遊度假、休閒養生的鄉(鎮)、村或獨立運行的旅遊區。本次避暑清涼福地品牌推薦認定活動,依據氣候特點、四季之景、氣象景觀等,將“清新福建氣候福地”分爲“避暑清涼”“氣象景觀”“氣候養生”“濱海度假”等系列。

“氣候條件與人類命運息息相關,氣候資源是人類寶貴的財富,趨利和避害是氣象工作的兩大主題。”省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潘敖大在首批避暑清涼福地發佈會上說,本次“清新福建氣候福地”品牌推薦認定活動,正是發揮氣象趨利獨特作用的有益實踐,旨在通過該活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進一步發掘我省優質、特色的氣候旅遊生態資源,倡導綠色、舒適、健康的生活理念,打好氣候經濟牌,提升“全福遊有全福”品牌影響力,吸引更多遊客來福建,助推福建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

實地探訪一處福地名不虛傳

獲得“清新福建氣候福地”首批避暑清涼福地稱號的是:南平延平區茫蕩鎮寶珠村、南平邵武市桂林鄉、福州鼓嶺旅遊度假區、寧德柘榮縣鴛鴦草場景區、寧德柘榮縣東獅山風景區、莆田仙遊縣九鯉湖景區、泉州安溪縣雲嶺茶莊園、泉州德化縣美湖鎮、漳州華安縣高安鎮坪水村、漳州平和縣九龍江高峯谷、龍巖上杭縣古田鎮、龍巖上杭縣步雲鄉、三明大田縣濟陽鄉。

發佈會後,記者決定就近探訪一處獲評的“福地”,親身感受清涼。

2日,記者從“山圍八面綠,水繞兩江清”的南平市延平區出發,驅車約1小時,來到首批避暑清涼福地之一——南平延平區茫蕩鎮寶珠村。車到村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古廊橋,當地人稱“風水橋”。站立橋旁,便覺涼風習習,天高雲闊,暑意頓消。這裏平均海拔約900米,氣候舒適,生態環境好,森林覆蓋率高,空氣清新。

當地村民告訴記者,寶珠村即使在一年中最熱的6—9月,各月平均氣溫均低於25℃。由於地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省級風景名勝區茫蕩山西側,寶珠村近三年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超過99.8%,水質達國家Ⅰ類標準。

寶珠村大多數老宅還保留着明清時期閩北地區的建築風格,尤其是門頭牆都保護得很好。沿着新修建的鄉村遊步道一路走來,山幽林深,清泉潺緩,雲霧繚繞,古樹修竹茂密,奇樹異花甚多,其中尤以生長在凌雲橋橋頭的“晴雨樹”最爲奇特。這是一株古老的紅豆杉,樹高17米,每逢夏秋季節烈日當空之時,樹頂上每有絲絲細雨飄然而下,而且日照越強,雨絲越密,遊人無不驚歎稱之爲“奇樹”。

“避暑清涼福地除了必須具備氣候涼爽舒適、自然景觀優美這一先天條件外,我們在評選中還要求其必須具備較齊全的旅遊娛樂設施、較完善的交通住宿接待能力、較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安全應急管理措施還要跟得上。”參與首批避暑清涼福地評選認定的有關專家對記者說,“延平區寶珠村和這次獲評的另外12處‘清涼福地’,都具備相應的軟硬件條件,確保遊客進得來、住得下、玩得開、喫得好,安全舒適。”

發展避暑遊必先補齊“短板”

除了這首批獲評的13處“避暑清涼福地”,我省還有不少地方,或因海拔較高,或因濱海近水,也是遊客夏季避暑旅遊的目的地。放眼全國,則有“涼都”貴州六盤水、“春城”昆明等,都是天然空調城。“不差錢”又有閒的遊客,則可以走得更遠些——南半球目前正是冬天,自然涼快得很,適合來一場反季節的清涼遊;北半球高緯度的北歐各國及俄羅斯,夏天最高溫也不超過28℃,不必用空調,也夠涼快!

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的提示,不論高山避暑、鄉村避暑、森林避暑、濱水避暑……避暑旅遊目的地的選擇,總體上都應該遵循兩個前提:第一是氣候因素,避暑目的地的夏季體感溫度最好在18°C到28°C之間;第二是旅遊因素,避暑目的地的旅遊產品應當豐富,配套設施完善,風險災害小。契合前項條件的好找,符合後一條件的卻仍然存在不少“短板”。省內不少避暑旅遊目的地還停留在消費鏈條較短,旅遊產品單一,知名度、美譽度有限的階段,只能單純滿足遊客“圖一時涼快”的最低需求,與追求“高品質的旅遊體驗”有一定差距。

發展好避暑旅遊,真正把避暑遊做成一個地區的優勢產業,必須補齊“短板”,讓高品質的旅遊體驗成爲避暑旅遊的“硬核”。避暑旅遊多是親子游、家庭遊,以及城市退休老人的“抱團遊”,對文化追求更高。具備涼爽氣候資源先天稟賦的地區,需要在政策鼓勵引導下,挖掘好當地文化內涵,通過參與性、體驗性、協作性,把分散的景點、景區串成線、連成片,提升旅遊產品的文化底蘊,增強特色旅遊產品的供給,努力打造避暑旅遊目的地品牌。

同時,夏季是避暑清涼遊、暑假親子游疊加的旅遊旺季,激增的遊客數量可能導致景區服務和旅遊質量跟不上,旅遊市場價格也容易出現不合理上漲。有關部門必須加強對市場和服務的監管力度,暢通旅遊糾紛救濟渠道,提高服務管理水平,讓遊客來得放心、遊得開心、走得舒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