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陶景文表示,華爲已在採購、製造、物流及全球技術服務等領域建立了從供應商到華爲、從華爲到客戶的端到端業務連續性管理(BCM)體系。華爲發展可持續,服務全球ICT基礎設施可持續。

在7月12日的《2018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發佈會上,華爲董事長梁華在演講中說,華爲的發展可以持續,一定能夠活下來,而且還會活得越來越好。不認爲美國放松管制就可以了,而是應該取消實體清單。

“今天,面對外部環境的風雲變幻,華爲的發展遇到了一些挑戰,有人在問:華爲能否活下來?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是否安全可信?我們可以肯定地說:華爲的發展可以持續,我們一定能夠活下來,而且還會活得越來越好。”在7月12日的《2018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發佈會上,華爲董事長梁華在演講中如是說。

梁華表示,經過32年的發展,華爲已經在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爲30多億人提供網絡服務。從這個意義上說,華爲的發展可持續,也保證了全球ICT基礎設施的可持續發展。

不久前,美國商務部表示,將給部分美國企業發放許可,在保證美國國家安全的前提下,允許這些企業繼續與華爲做生意。據悉,美國商務部此舉是爲了落實兩週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日本大阪G20峯會上對中方做出的承諾。

對於供應商目前的供貨情況,梁華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記者表示,華爲將“遵循法律的確定性來應對國際問題的不確定性”,他表示,十多年前,華爲啓動了業務連續性,是爲了應對供應地點的環境、戰爭變化。但當美國對華爲打壓的時候,華爲將此納入了管理。

“我們對美國總統的表態是理解的,但是目前來看沒有什麼改變。”梁華對記者表示,我們對美國把華爲放入實體清單是反對的,這將影響不少企業和華爲服務的地區。

“華爲不認爲放松管制就(可以了),而是應該取消實體清單。”梁華表示,理解美國供應商對美國政府要求放松管制的申請,也感謝供應商對華爲的支持。

他還指出,月底將發佈華爲的半年年報,從數據看目前華爲上半年的業績是增長的,海思等產品能夠保證主要產品的供應。

華爲公司董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任陶景文在現場提到了華爲的連續性管理問題。

他表示,在當今高度國際化社會分工的背景下,華爲的採購、製造、物流及全球技術服務等業務都不可避免地依賴於與第三方廠商或專業機構的廣泛合作,他們的業務中斷都將直接或間接地對華爲的業務和運營結果造成不利影響。

“華爲持續的活下去是一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能力。”陶景文表示,華爲已在採購、製造、物流及全球技術服務等領域建立了從供應商到華爲、從華爲到客戶的端到端業務連續性管理(BCM)體系。在研發和採購階段的關鍵舉措中,涵蓋了多個方向。比如在新產品設計階段,從原材料級、單板級、產品級支持多供應方案,避免獨家供應或單一地區供應風險,保障產品的可供應性。而在量產階段,爲應對需求波動和供應行情變化,建立從原材料、半成品到成品的合理安全庫存。

此外,與供應商深度協同,通過IT系統實現需求預測、採購訂單、供應商庫存的可視,確保需求的快速傳遞和供應能力的快速反應。據陶景文介紹,華爲具有和EMS、各EMS之間可相互備份單板製造供應能力,在全球建立了深圳供應中心、歐洲供應中心、拉美供應中心、迪拜供應中心,4個供應中心之間均可相互備份整機制造供應能力。

此外,在上述報告中,華爲重點提及了隱私和網絡安全部門,並表示在新戰略中,將“保障網絡穩定安全運行和用戶隱私”戰略深化爲“安全可信”。

陶景文表示,華爲一直重視全球供應商的網絡安全和用戶隱私保護管理,願意各國政府簽訂無間諜無後門協議。

“2018年,我們對2778家涉及網絡安全的主流供應商進行了風險評估和跟蹤管理,與582家涉及用戶隱私保護的供應商簽署了數據保護協議(Data Protection Agreement,DPA)並做了用戶隱私保護盡職調查。持續完善製造系統,建立了獨立的軟件測試雲和其安全保障系統,並同步部署到全部的62家EMS廠家,以保障製造過程中的安全。”陶景文說。

以下爲華爲董事長梁華演講現場實錄:

各位媒體朋友、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華爲可持續發展報告發佈會。

人人享受普遍的、無差異的數字服務

作爲一家創立32年的科技公司,從創業之初開始,我們就通過技術創新持續爲客戶創造價值,消除數字鴻溝、滿足人類聯接需求,讓所有人享受到普遍的、無差異的數字服務,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華爲相信,這是“技術普惠”理念的應有之義,也是未來30年驅動我們繼續向前發展的信念之一。

今天,華爲通過與運營商等各方共同努力,即使在偏遠的非洲邊陲小鎮、發達國家尚未覆蓋網絡的“白區”,在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瑪峯、在極地深處的格陵蘭島,通過ICT技術,人們都能快速地去尋獲自己所需要的知識信息、通訊服務。

尼日利亞,超過50%以上的人口被草原、森林與城市隔絕開,生活在偏遠農村或者郊外,通信基礎條件非常不好:很多地方沒法保證基本的供電,同時居民收入非常低,投資回報週期比較長。這樣的現實,令絕大多數供應商望而卻步。

但是,華爲知難而進、迎難而上。華爲專門爲尼日利亞等國家的偏遠地區設計了RuralStar2.0設備,設備自帶六塊太陽能板,不依賴其他電源,而且設備輕便,安裝起來也比較簡單。運營商MTN利用我們的解決方案,很快覆蓋了尼日利亞許多偏遠地區。一個村莊的小學校長說,“我們再也不必乘車30公里去教育局領取教學材料,無線通信提升了知識傳遞的效率和效果”。

到2018年底,華爲的RuralStar解決方案已經在加納、尼日利亞、肯尼亞、阿爾及利亞、泰國、墨西哥等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功商用,落地110張網絡。RuralStar穿越了平原、山丘、沙漠、海島,服務4000萬農村人口。

數字鴻溝不僅存在於發展中國家,在一些發達國家也面臨着同樣的不平等、不便捷。比如,據法國電信監管機構Arcep數據,截至2018年,在法國有4000多個缺乏電信網絡的“白區”市鎮,總人口占到法國全境的1%。自2011年起,爲解決這個問題,華爲參與法國政府啓動的“白區”項目,與運營商一起在法國“白區”部署3G網絡。截至2018年底,已經爲4000多個市鎮當中的3300多個實現了3G覆蓋。今年開始,我們將開始4G部署,預計到2022年完成法國所有“白區”4G網絡覆蓋。

不僅僅是聯接,華爲還通過不斷創新的產品應用,將技術的紅利開放給全人類、服務所有人,而不讓他們受限於先天因素,讓特殊人羣不再特殊。華爲與歐洲聾啞人協會等組織合作,利用AI和AR技術,聾啞兒童只需要對着喜愛的繪本掃一下,可愛的卡通人物就會躍然於屏幕上,用手語將繪本文字活靈活現地翻譯出來,讓聽障兒童也享受到閱讀的快樂。

技術進步應該惠及每個人、每個家庭和每個組織,但是這個目標和理想依然任重而道遠。GSMA數據顯示,全球仍有66%的家庭沒有聯接網絡,仍有近40億人無法接入互聯網,20多億人口沒有享受到良好的移動寬帶服務。面對全球這40億人今天生活服務的不便利、不平等,特別是5G時代已經來臨,華爲將繼續爲人類所有人享受平等快捷通信服務而不懈努力。

綠色5G:華爲單站能耗比業界平均水平低20%

消除數字鴻溝、實現包容性發展,無疑是華爲重要社會責任。除此之外,綠色環保也已成爲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華爲就是通過不斷的ICT技術創新,降低能耗,爲綠色環保貢獻力量。數字經濟的發展,首先應該是綠色經濟,綠色經濟就是“通過低碳政策和綠色創新,推動社會有效利用資源,以包容的方式提高人民福祉,同時保護自然系統的可持續性”。

華爲認爲,未來通信網絡的重要關注點之一就是能量效率,核心是用更少的能量傳遞更多的信息,以及在能量系統中通過信息技術來降低能耗。

5G時代伊始,網絡的大容量、高速率,不免讓人們對5G的能耗感到擔憂。海量聯接的5G,能耗會不會像業界擔心的那樣,是4G的2倍以上?

其實,隨着5G商用網絡不斷的規模部署,5G的典型場景能耗並不像很多人擔心的那樣高,在同樣覆蓋能力下,與4G的典型能耗基本上也是在同一個量級上面。

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看看5G的能效,提高能效的核心是用更少的能量傳遞更多的信息。5G設備1度電的能量消耗,可以支持超過5000GB流量的傳輸,相當於下載5000部超清電影,而在4G時代,同樣的電量僅能下載300部不到,可以看出5G相比於4G,能效提升了10-20倍。

既然5G基站相比4G擁有更大容量、更快速率、更多連接,爲什麼還能保持和4G時代相當的能耗呢?

這是因爲華爲在5G產品研發以及工程化過程中做了大量的創新。

首先,從芯片設計上,華爲採用更高集成度的芯片工藝,不斷提升單板集成度,大幅減少在板器件數量,降低模塊的功耗。不僅是在芯片工藝層面,在系統軟件和專業服務上,通過AI技術實現網絡協同節能,在確保KPI穩定的基礎上,典型無線網絡設備省電10%到15%。

其次,從硬件上,華爲採用更先進的工程工藝,提升能源轉換效率,降低功耗;另外,我們還採用更科學的仿生散熱技術,散熱效率大幅提升,功耗也隨之降低。

在5G站點架構方面,華爲5G極簡全室外解決方案,可以省去基站站點空調,極大降低能耗。

所以,採取“軟硬結合”的解決方案,華爲整體上實現單站能耗比業界平均水平低20%。隨着技術的不斷創新,5G設備能效也更高了。5G將更符合“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理念。

華爲發展可持續,服務全球ICT基礎設施可持續

今天,面對外部環境的風雲變幻,華爲的發展遇到了一些挑戰,有人在問:華爲能否活下來?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是否安全可信?我們可以肯定地說:華爲的發展可以持續,我們一定能夠活下來,而且還會活得越來越好。

這是因爲在鉅變的競爭環境中,技術創新是華爲立身之本,基礎研究、工程技術的長期投入和積累,讓我們面對外部壓力之時,仍然能夠穩步向前。

這是因爲華爲始終把“以客戶爲中心、以奮鬥者爲本、長期艱苦奮鬥”作爲核心價值觀,這是華爲最寶貴的文化財富,任何時候都將指引着19萬華爲人奮力前行。

這是因爲華爲一直致力於構築安全可信的數字產品和服務,我們從組織、人員、流程及IT工具等方面,全方位構建客戶網絡安全保障體系,確保任何情況下的通信安全、暢通。

這是因爲華爲在技術、產品、採購、製造、物流、市場、服務等各個環節,都建立起了供應連續性方案,爲各種緊急情況下的供應進行了長達十幾年的制度建設與關鍵技術開發。

經過32年的發展,華爲已經在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爲30多億人提供網絡服務。從這個意義上說,華爲的發展可持續,也保證了全球ICT基礎設施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保證客戶網絡穩定、安全運營是華爲對全球客戶、用戶、合作伙伴的重要社會責任。

開放、合作、共贏,與產業鏈等各方協同創新

開放合作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爲此,我們秉持合作共贏的理念,積極與客戶、政府、行業組織等相關各方緊密溝通,共同構建更具包容性、更加靈活和反應更加積極的可持續發展產業生態圈。

面向未來,華爲將繼續堅持開放、合作、共贏理念:做大產業、做大市場,堅持做“黑土地”和使能者。我們始終相信開放合作才能使得ICT產業變得更爲強大,數字世界、智能世界的構建和落地,也需要整個生態的共同努力。

面向未來,華爲將繼續堅持開放、合作、共贏理念:與全球供應商等夥伴一起爲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而開展深層次協作,服務好客戶、支持好客戶。在技術研發、產業合作的征途上,與大家一起協同創新,不斷突破技術瓶頸、驅動產業升級,踐行“技術普惠”,讓普遍的、無差異的數字服務惠及全人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