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沃神的重磅來襲,兩位4000萬球員正式互換東家:雷霆將維斯布魯克送到火箭,換來保羅、2024和2026年兩年首輪,以及2021年和2025年的首輪互換權,這筆前無古人的兩位最貴球員的互換,迅速衝擊了整個互聯網。

締造3個超巨MVP的NBA"黃埔軍校",真的永遠沒法奪冠嗎?

這出大戲來得如此毫無徵兆,但確然是大廈將傾,經不起絲毫大風暴雨。維斯布魯克一如既往的沉默,鮮明對照着一邊在社交網絡強調着“我不接受任何對我兄弟維斯的詆譭”,卻在另一邊大肆慶祝着即將加入快船的喜悅。沃神在新聞報道中罕見地加上了一句極爲尖銳的點評:雷霆別無選擇,只能放喬治離開。

情況毫無誇張,於情於利,雷霆都必然會選擇交易:心不在焉的過客二當家,和快船送上的,遠遠超出喬治交易價值的籌碼:5個首輪,2個首輪交換權,當打之年的小前鋒加里納利,以及快船陣中唯一非賣品,已是當家主控的高大新秀謝伊-吉爾吉斯-亞歷山大。不誇張地說,這包籌碼足夠換來全聯盟任何一位超級球星——只要他想走,球隊想換的話。

於是,博弈和誠意在此時不復存在:喬治自然是贏家,拿下新洛城雙雄的快船是贏家,雷霆也是:一筆交易賺爆了選秀權,足以一舉洗清奢侈稅被迫送走籤位的頹勢,有足夠的資本原地重建——他們甚至順利地將首發大前鋒傑拉米-格蘭特也轉手換了一個首輪——在正常的爭冠球隊邏輯中,這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

締造3個超巨MVP的NBA"黃埔軍校",真的永遠沒法奪冠嗎?

所以輸家只有一個:維斯布魯克,他再一次面對三核,雙核到孑然一身,直到終於主動戳破窗戶紙,和經紀人提出了交易。他們終歸是留了一條線,說辭變成了“維斯布魯克和陣營與雷霆深入探討未來,尋求雙贏的合作方式,不排除交易”。但更真實的一面是:不再是聯盟最強前三人選卻拿着4000萬年薪的維斯,也沒有自選下家的底氣。

是的,喬治如願去了想去的地方,維斯被迫離開了不想離開的地方。至於雷霆,漫長隊史總是要有不同階段的,只是屬於維斯的階段,早點結束了而已。

然而對雷霆球迷又太過殘忍:最終換來的籌碼(保羅+2首輪+2互換權),若不是情勢至此,遠不夠換來維斯布魯克,這筆買賣的價碼顯然比不得真正巔峯維斯布魯克自行進入交易市場的行情。而對於日漸增長的俄城球迷來說,怕是更容易觸景生情:2008年維斯布魯克被超音速選中之後,球隊就搬到這裏改名雷霆:他職業生涯的長度,就是當前雷霆隊史的全部長度。

可再留無益,維斯沒有繼續追尋的理由,雷霆也有了充分的備選:吉爾吉斯-亞歷山大和施羅德足以消化一號位的時間,加里納利頂替格蘭特。維斯換來的保羅也有着在還能繼續首發擔任主控的能力,所以雷霆甚至可以繼續衝擊戰績,同時用選秀權補充新鮮血液,那麼只有維斯布魯克一個人是多餘的嗎?

最爲黑色幽默的地方便在這裏:雷霆不斷失去核心的原因,也許正是因爲他們太會交易了。

締造3個超巨MVP的NBA"黃埔軍校",真的永遠沒法奪冠嗎?

除了自由身離開的杜蘭特,雷霆在這些年送走了一個個青年才俊,卻都在交易中成爲了更賺到的一方,甚至因爲這些總在賺到的交易,雷霆可以不靠選秀和簽約,也能在陣容和體系有極大缺陷的情況下依然傲居西部前列:管理層就是最大的底氣。

其實不必對“雷管”兩字太過妖魔化:老闆示意,總經理操作,本來就是要嚴格區分的兩件事:當天賦溢出,位置重疊球權不夠分時,交易便在所難免。2011年雷霆送掉三當家傑夫-格林和中鋒科斯蒂奇,從綠衫軍換來帕金斯和內特-羅賓遜。雷霆靠着冠軍中鋒輔助一舉打進總決賽,傑夫-格林也有了在一支強隊當老大的機會——至少當時兩邊都是充滿希望的。

締造3個超巨MVP的NBA"黃埔軍校",真的永遠沒法奪冠嗎?

而2012年的哈登交易,其實也是如此:老闆不捨得花奢侈稅肯定是最大污點,也讓雷霆從此被釘在恥辱柱上,無法翻身。然而雷管在交易上的果決和談判功力依然不該被苛責:前三年一共打了7場首發的哈登難以撼動杜維二人的位置,雷管卻成功地從火箭手裏要來頭號得分手凱文-馬丁、當年樂透傑里米-蘭姆,2個首輪和1個次輪(其中一個變成了中鋒亞當斯)。以雷霆對第六人的需求,當時的馬丁和未來的蘭姆是足以勝任的,只是馬丁水土不服,蘭姆沒練出來就被草草送走,事實不比預想而已。

締造3個超巨MVP的NBA"黃埔軍校",真的永遠沒法奪冠嗎?

2015年,又一個超級第六人冉冉升起,心氣甚高的雷吉-傑克遜和球隊兩大頭牌出現矛盾,雷霆果斷出手,四方交易送走雷吉帶回坎特,隨即4年頂薪7000萬留住了這位土耳其內線殺器,而活塞也得到了他們心儀的當家主控。

2016年,在杜蘭特離開前的選秀大會上,雷霆送走伊巴卡,從魔術得到了當家球星奧拉迪波、伊利亞索瓦和當年11號秀小薩博尼斯。且不論伊巴卡離開是否導致了杜蘭特的離開,但出於留住杜蘭特的目的(奧拉迪波和杜蘭特私交甚好),以及真正的補強,都堪稱是超級打劫交易。魔術將伊巴卡視爲未來核心,雷霆則拿到了超級天賦——儘管奧拉迪波在雷霆並沒能大展身手,但雷霆用原樣籌碼就從步行者換到喬治,對比伊巴卡在魔術的不順,雷霆依然是絕對的交易贏家。

用佩恩換到麥克德莫特和泰-吉布森;坎特和麥克德莫特就能換來安東尼。雷霆的每一筆操作在當時都無可挑剔。當老闆捨得花錢,雷霆決意補強時,安東尼加首輪就能換來老鷹主控施羅德——這一筆筆交易,讓雷霆始終保持着陣容的厚度,他們從來沒爲無人可用擔心過。

加上近在眼前的喬治交易,雷霆近乎神奇地實現了NBA交易構想中的完美結局:每一筆都拿到了滿意的籌碼,而傑夫-格林、哈登、雷吉-傑克遜、伊巴卡、奧拉迪波、喬治包括安東尼都去到了幸福而又被重視的落腳點。也許維斯布魯克是例外,可反過來說,新東家火箭,總要比比現在的雷霆好得多了吧?

締造3個超巨MVP的NBA"黃埔軍校",真的永遠沒法奪冠嗎?

漂亮的交易掩蓋了從未被真正察覺的癥結:從布魯克斯到多諾萬,雷霆就像是一支CBA球隊,任憑兩大超級外援盡情施展。而隊友們越發迷茫和邊緣化。從2010年開始,他們先後不敵湖人、小牛、熱火、灰熊、馬刺和勇士,後杜蘭特的維斯時代,又分別輸給了火箭、爵士和開拓者。幾乎每一次都輸在稚嫩和配合不默契上。然而當後面的隊伍成色遠不及前者,雷霆的競爭力也在肉眼可見地下滑時,人心思變總是不可避免的:杜蘭特和喬治,他們真的沒想過要留下嗎?

這並不是一個道德問題,甚至喬治離隊的惡劣程度還要高過杜蘭特,但事實就在於:這些年輕人都被慣壞了,還沒真正成熟起來,去面對險惡的局勢,去從風吹雨打中成長起來。30歲的維斯還在揮霍着天賦,把“Game”理解爲遊戲來刷新紀錄。但當他的身體開始跌落巔峯時,球隊還會繼續這麼哄着你嗎?

締造3個超巨MVP的NBA"黃埔軍校",真的永遠沒法奪冠嗎?

這是小市場球隊雷霆,不得不面對且不得不做出的決定,勞資協議的規定對大市場有多寬容,就對小市場球隊有多殘忍:緊縮銀根不交奢侈稅的時候,他們要眼看着培養出的新星被一個個換走;捨得掏錢的複利奢侈稅時代,一年交罰款頂其他隊總和的雷霆,依然要眼看着還有3年合同的頂薪球星在7月6日強行要求離隊——而去年的7月7日,這座城市剛剛把這天命名爲“保羅-喬治日”。

喬治身邊的密友說,他很快就後悔留在雷霆,但也很清楚只要心不在此,離開並非難事。然而雷霆所面對的,是全方位的孤立:這座城市只有2008年遷來的雷霆一支四大聯盟球隊。在他們搬來的第一個只有23勝的賽季,福特球館的上座率還遠遠不及同城的俄克拉荷馬大學——當地人更源於去看格里芬的飛扣表演。

現在,雷霆有着全聯盟最忠誠的球迷,卻改變不了整個聯盟的刻板印象:馬丁、維特斯、泰-吉布森都在合同到期後直接離開,簽下低於雷霆報價的合同。沒有人願意來,留下的人想走。給夠了薪水和兩整年的殷勤,最後竟是被當了跳板,沒有憐憫,只有兔死狐悲。

當維斯布魯克離開,雷霆的“NBA黃埔軍校”,出走了3位MVP,還有今年MVP票選第3的喬治。連同上文中那些旅途短暫的過客伊巴卡、傑克遜、奧拉迪波、薩博尼斯們,都在開拓着屬於自己的生涯。而雷霆終於也要到重頭再來的時刻,已經進入生涯暮年的保羅也不可能帶他們走向輝煌。NBA的輪迴莫過於此,滄海桑田,選秀權年年都會有,可下一個杜蘭特、哈登,還有特立獨行的維斯布魯克,恐怕再也不會有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