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這些問題,日前,安徽省合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全省率先引入第三方機構對公辦學校開展“中小學教育辦學質量評估”。近日,受合肥經開區委託,他所在的研究院將對該區翡翠學校開展辦學質量評估,而這已經是他第二次在該區開展第三方教育評估工作了。

本報訊(記者 方夢宇)教育主管部門的規定動作完成了多少、軟硬件設施設備有沒有配齊到位、教師的內涵式發展還有哪些進步空間……針對這些問題,日前,安徽省合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全省率先引入第三方機構對公辦學校開展“中小學教育辦學質量評估”。這成爲該區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改革中邁出的重要一步。

合肥經開區社會發展局副局長彭桂貞表示,經開區高度重視教育,把人民羣衆對教育的滿意度、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作爲教育事業發展的主線來抓。但對於學校究竟辦得如何、教師還有哪些提升空間、家長對學校辦學是否滿意等情況,並不能做到完全知曉。“請第三方來評估,就是爲了更加真實地呈現問題,找到路子,引領我們向更高層次發展。”

江南盛夏時節,室外的高溫沒能阻止安徽晶瑞教育研究院院長李衛文的腳步。近日,受合肥經開區委託,他所在的研究院將對該區翡翠學校開展辦學質量評估,而這已經是他第二次在該區開展第三方教育評估工作了。

來了,就要發現真問題。“‘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不做,比如我們會不打招呼,隨機走到一間教室裏,聽聽老師的課上得如何。”李衛文說。

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青年物理教師張鳴至今仍記得,去年此時,李衛文和其他幾位專家“突擊”他的課堂時的情景。

“當時課快結束時,才發現後面來了幾位專家。下課鈴響後,李衛文老師向我的學生提了兩個問題。”

“同學們,剛剛看大家聽得都很認真,那這兩個問題大家有沒有思考過呢?一是爲什麼正電流的流動方向就是電流方向?二是爲什麼電荷沒有被消耗,但是用電器卻在工作?”

一時間教室裏沒有學生能回答出來這兩個問題。其實,李衛文正是要通過這兩個問題讓張鳴明白他的課堂存在的問題,即過於注重知識的傳輸,而忽略了對學生思考能力和意識的引領。

“以前都是教育主管部門擔任評估者,但是,這次評估由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委託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進行,請專業人士來‘問診把脈’。”在彭桂貞看來,這是該區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

爲了讓一些隱性問題浮出水面,專家們在每個評估環節的設計上都花足了心思。

“例如,在問卷的設計環節,如果我們問孩子‘你喜歡這個學校嗎’,那麼得到的答案必然80%以上都是肯定的,所以我們會換一種提法,比如‘放學後,有一項活動,你是願意在學校開展,還是去外面呢’,這樣得到的答案往往就能反映出一些真實的情況。”李衛文說。

“有的時候,作爲學校辦學者,身在其中,往往不知自己該去向何方。”對於這次“讓人紅臉出汗”的第三方評估,翡翠學校校長吳欣怡認爲來自外部力量的介入,是學校提升辦學質量的一次大好機會。

據悉,此次評估專家組通過聽取彙報、查閱資料、實地查看、訪談師生等方式,從課程建設、領導力建設、家校關係、師生關係、校園文化等方面對翡翠學校進行了全面評估。

“後期,我們還將形成專業的評估結果報告,也就是‘診斷書’,總結成功經驗,整理問題清單,提出合理化建議。”李衛文說。

《中國教育報》2019年07月12日第3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