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李自成同志自幼反骨,雖其貌不揚,但光明磊落,雖屢戰屢敗,但百折不撓。戎馬半生17載,最終成爲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一敗塗地還被後人恥笑,爲何李自成會淪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

不過雖然李自成的幸福來得太慢,但去得卻太快。在北京城內僅僅辦公42天,就被連人帶鋪蓋捲兒趕了出來。而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在吳三桂等漢族降將的窮追猛打中,轉戰一年之久的李自成,最終兵敗九宮山,一代闖王傳奇就此完結。

而李自成,在創造了最短統治者的紀錄後,也成了後代的反面教材,淪爲世人的笑柄。

那麼李自成爲何會敗得這麼慘呢?特別是一敗塗地後還要被後人拿來當教訓,靜夜史認爲有以下原因:

一敗塗地還被後人恥笑,爲何李自成會淪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

1、李自成個人素質堪憂。

好的領導意味着創業成功的一半,而李自成的領導能力是令人捉急的。

因爲常年忙於革命鬥爭,特別是在官軍的追趕下東躲西藏,使李自成掌握了游擊戰的精髓。但李自成的使命是顛覆明朝,締造新的基業,這些所謂的游擊戰法註定是不合時宜的。

因爲出身底層,李自成的戰略眼光先天不足,對於顛覆明朝缺乏全面認識,對於山海關外虎視眈眈的後金,更是缺乏應對方案。

換句話說,帶領一羣烏合之衆,成天被明軍追來趕去的李自成,壓根兒就沒有想到,他會在某一次東山再起後,突然取得對明朝戰爭的戰略優勢並徹底顛覆明王朝。

一敗塗地還被後人恥笑,爲何李自成會淪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

他的人生目標,是做崇禎麾下的西北王,這和宋江接受招安的套路一樣一樣的。

事實證明,李自成的要求很符合它的定位。基層公務員出身的他,根本不適合成爲大一統王朝的統治者,並像朱元璋那樣開創不世功業。

因爲明朝的坍塌遠超李自成的想象,李自成幾乎是在一臉懵逼的情況下逆轉了對明朝作戰的天平,而後明朝迅速敗落,李自成急速膨脹,並最終在1644年3月攻佔了北京城。

而進入北京的李自成,首要解決的問題是兌現創業時期的承諾,即“三年免糧免徵”,這就讓新政府陷入極端的窘迫中。

一敗塗地還被後人恥笑,爲何李自成會淪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

而窘迫的李自成,想到了向地主階級開刀這樣劍走偏鋒的方式,於是哀嚎遍起,李自成好不容易積攢的地主階級人緣瞬間煙消雲散。

很多人說,“追餉”的發生,罪在劉宗敏,因爲他有霸佔吳三桂小妾陳園園的前科,李自成不過是無辜的背鍋者。但作爲領導,卻不能約束自己的下屬,其能力是值得懷疑的。

可以說,李自成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奪取天下,又在極短的時間內得罪了大部分地主階層,尤其是吳三桂,這讓李自成政權迅速急轉直下。

待到山海關一片石大戰逆轉,也敲響了李自成的喪鐘。

2、大順朝統治團隊不行。

常言道“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一般的開國團隊都是“強將手下無弱兵”,而李自成本身就不強,手下的素質也就不言自明瞭。

一敗塗地還被後人恥笑,爲何李自成會淪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

劉宗敏作爲李自成的大將,有勇而無謀,與徐達、常遇春等相差十萬八千里。

而唯一有希望讓李自成團隊更上一層樓的宰相牛金星,最高學歷爲舉人,代表了李自成團隊的最高水平。

但牛金星心胸狹窄,其冤殺大將李巖的行動,加速了李自成集團的失敗。而進入北京後的得意忘形,更讓李自成失去了應對清朝的有利時機。

而李自成團隊之所以如此不在線,實在是因爲明朝開創者朱元璋釜底抽薪式的改革,正因爲朱元璋完善科舉制,創立八股文,並給了知識分子極高的禮遇,使天下所有社會精英都以鯉魚躍龍門爲榮,而這些知識分子又深受四書五經忠君愛國等思想的薰陶,這使他們在骨子裏就看不起以李自成爲首的農民起義軍。

一敗塗地還被後人恥笑,爲何李自成會淪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

明朝的地主階級之所以在明朝滅亡後投降李自成團隊,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他們爲身家性命擔憂,已經失去了基本的廉恥和底線。

而李自成對他們的“追餉”,則再次讓他們絕望之極。所以逃出李自成魔掌而後投靠清朝的無恥官僚們,對李自成大加污衊。

因爲他們掌握着歷史輿論權,再加上清朝“承明遺志”的政治需要,史書中的李自成變成​無惡不作,最終被清朝正義之師徹底消滅的流賊。

所以,時隔近400年後,李自成被人恥笑,除了個人短視的主觀因素,更重要的是他被明清地主階級釘上了歷史的恥辱柱。

一敗塗地還被後人恥笑,爲何李自成會淪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