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博斯的大型腦洞開發主題樂園

文 · 蘇也

我們對於大畫家耶羅尼米斯·博斯(Hieronymus Bosch)的認識還有很多空白。例如,專家並沒有確定他出生的年份,雖然一般被認爲是在1450年左右;我們也不知道他的父母在他出生時的究竟生活在何地;對於博斯的少年時代我們也瞭解甚微。

在歷史中,最早明確記錄了博斯這個人的文件出現在1474年4月5日。當時的官方文字,記錄了不到24歲的博斯和他的父親以及兄弟見證了他的妹妹在村子中把房子做抵押貸款出售的過程。

博斯《人間樂園》(The Garden of Earthly,c. 1495–1505)局部

雖然,我們對博斯的生平了解匱乏,但對他的藝術風格卻十分熟悉。在第一次看到博斯的三聯畫《人間樂園》時,我並未意識到他的偉大。直到幾年過後,我看到了一些作品的細節圖,再加上當時對藝術史知識的增加,我一時間感到了“曾經錯過一個億”的悲涼。

博斯《人間樂園》(The Garden of Earthly,c. 1495–1505)細節圖

那種忽然被擊中的心靈體驗,就像是剛看完了JRR·托爾金的《魔戒》三部曲之後,又翻開作者爲這個臆想世界構想出的宏大而完整的編年史一樣,叫人只能用無盡的崇拜和讚歎,臣服於這種強大的想象力腳下。

博斯《人間樂園》(The Garden of Earthly,c. 1495–1505)細節圖

和我一樣,不少人都被博斯的畫面中那無窮無盡的細節與腦洞所征服。他的圖畫內容十分複雜,有極高的原創性,並在細節設計上大量使用各式的象徵與符號,這使得他的作品總是透露着神祕的氣質,讓人可以像猜謎解字一樣的,在他的畫中尋找隱含的意義。所以,博斯的一些畫作甚至在他所處的時代也是非常晦澀難解的。

博斯《人間樂園》(The Garden of Earthly,c. 1495–1505)細節圖

他的悲觀氣質、怪誕不經的設計和天馬行空的幻想,對16世紀的繪畫藝術產生了不可小視的影響,後來被人們稱爲“荷蘭畫派的最後一位巨匠”的老彼得·布魯蓋爾,就是他最出名的追隨者。博斯在世的時候,就頗受人矚目,不僅組織了自己的工作室,建立了自己的品牌,還僱傭了很多學徒和助手,打造自己的藝術王國。就連幾百年後的超現實主義,也把博斯譽爲最初的思維啓發者之一。

博斯《死亡與侍者》(Death and the Miser / Wayfarer Triptych,ca 1500-10)細節圖

也正是因爲博斯的風格太過於明顯,過於受人們的歡迎,後世的畫家中總是不斷出現博斯的效仿者。很多作品在氣質和細節上都做到了高度仿真。這一點,可讓後來的學者與收藏家們感到十分頭疼。

費城美術館展出的John G. Johnson的“博斯”作品收藏

在2018年初,費城美術館就展出了大藏家John G. Johnson的收藏,他本人就是博斯的粉絲,曾花了大價錢收購他的畫作。但可惜的是,在他一生收集的九張藏品中,最終專家團隊鑑定得出,只有一張是出自博斯本人之手。

唯一一張認定的博斯真跡(局部)

在那一次的展覽中,觀衆可以在一整面牆上看到這批真假難辨的九張畫,旁邊並沒有標籤註明作者信息。人們可以憑藉自己的判斷力,猜一猜,哪一幅纔是博斯的真跡。

其實,在今天,世界上被公認的博斯本人真跡只有大約二十五幅油畫作品(包括三聯畫、祭壇畫之類)以及八張素描作品。另外,還有被承認的六張作品是出自博斯的工作室,由他本人和助手們共同完成。其他出現在各地美術館中的“類博斯”作品,都會被標出“博斯追隨者”(Follower of Hieronymus Bosch)的註解,然後供人們欣賞。這些作品雖不是博斯的創作,但很多時候,也都非常傳神地模仿出了博斯的風格。這些作品無論是造型還是畫風,都可以幫助人們進一步瞭解這位腦洞無窮的荷蘭畫家。

博斯《人間樂園》(The Garden of Earthly,c. 1495–1505)細節圖

的確,作爲一位極具個人色彩的畫家,博斯的每一幅作品都形成了一個自圓其說的完整宇宙,有自己的生物和環境,並在道德和情感上深刻洞察了人類的慾望和最深切的恐懼。歷朝歷代的人們,只要把眼睛落在他的畫上,從某一處望進去,就會被深深吸引。

博斯《人間樂園》(The Garden of Earthly,c. 1495–1505)細節圖

博斯的畫就有這樣的魅力,如一個強大的磁石,吸引着人們的感官。戰爭、殺戮、愛情、故鄉、宴會、旅行、打獵、收割等各式各樣的生活體驗,都出現在了他的筆下。在被綜合、雜糅、重組之後,所有人物、山林、天空、生物、神靈、惡魔都會被賦予不一樣的超級能力和奇幻造型。

博斯《聖安東尼的誘惑》(Temptations of St. Anthony,ca 1490 - 1500)

《聖安東尼的誘惑》(Temptations of St. Anthony)是一個在繪畫史中被無數畫家詮釋過的聖經故事。而博斯的這個三聯畫則打破了我對於這類繪畫的固有想象。博斯在1500年左右完成的《聖安東尼的誘惑》三聯畫,彙集了宇宙的四個元素:空氣、土地、水和火,擁有神祕黑暗的哥特式風格,使它們構成了人類世界極爲可怕的場景想象。

博斯《聖安東尼的誘惑》左聯上方細節圖

《聖安東尼的誘惑》三聯畫由四個部分組成,像連環畫一樣的充滿故事和戲劇張力。左圖,描繪了聖安東尼的奇幻飛行和不幸墜落:天空中的他被一個神奇的生物揹着飛行,而畫面下方的他,正在被其他三個人架着穿過一座小木橋。聖安東尼顯然是神智不清了,也許是剛剛被魔鬼擊敗後暈倒了。在這個羣體的周圍,那一片鄉村裏全是奇怪的人類和半獸人一樣的生物。

博斯《聖安東尼的誘惑》左聯下方細節圖

三聯畫的中心位置,最大的這一幅表現了聖安東尼正在受到來自罪惡勢力的誘惑:聖安東尼跪着,在中心處的一座半圓形石階上祈禱。他此刻正被奇異的生物和各懷鬼胎的人物包圍着。他身後的一羣人中,有一個長着豬臉的黑衣男子,頭上頂着一隻貓頭鷹,腰間別着一把樂器,正接過身着華服的女人遞過來的酒杯。這個人,就像是一個黑社會大佬,牽着小狗,佩戴着匕首,被人羣簇擁着,後面還有斷着腿的老人跟着牽衣服。聖安東尼彷彿就在大佬充滿誘惑的視野中,他一刻也不敢回頭。

博斯《聖安東尼的誘惑》中心圖,細節圖

在他的周圍,都是殘破的城郭,扭打的士兵,狂歡的半獸人。背景中,一整個小鎮都籠罩在燃燒的烈火裏。而在畫面的前景中,更是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奇怪生物,做着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在左邊,一個巨大的草莓果實像一個奇怪的母體。從巨大的殼中,陸陸續續出現一串牛鬼蛇神:一個披着綠色斗篷的“骨頭臉”,騎在一個又像鵝又像烏龜的生物上,正在彈奏豎琴,身後的竹筐裏還有一個揮着長刀的小人。還有數不清的怪物分佈在四周。這種感覺,只能用“危機四伏”來形容。

博斯《聖安東尼的誘惑》中心圖下方,細節圖

右側的畫面則描繪了事後的聖安東尼一臉懵圈的沉思:聖安東尼背對着我們,坐在一塊石頭上,他扭過頭來正看着畫外的世界,他手中拿着一本打開了的書,身邊再次出現了陌生而充滿誘惑的奇怪生物,魔鬼、動物和裸體女子把他所包圍。他顯得很睏倦,很迷惑,很想離開這個不屬於他的地方。

博斯《聖安東尼的誘惑》右聯,細節圖

背景處顯示了一個突出的風車和塔樓,那是一個冬季的景觀,地面上覆蓋着積雪。

博斯《聖安東尼的誘惑》右聯,細節圖

在前景中,是一張圓桌,半邊覆蓋着白色桌布。桌子由裸體人物支撐着,其中一個人的左腳放在一個大鍋裏。而另一個人戴着裝甲手套,揮舞着一把重型彎刀;但是旁邊的一個生物居然沒有上半身,且已經把一把刀劍穿過它自己的身子。

博斯《聖安東尼的誘惑》右聯,細節圖

而這套三聯畫的第四部分發生在這兩個側板的背面,畫上描述了基督生活中的場景。在人們關閉這組祭壇畫時,可以在作品的背面看到基督從監獄到迦羅瓦山的旅程。博斯用了一種單色、或近單色的繪畫技術,創造出了一種奇特的月光氛圍,強調了景觀的荒涼質感。這種風格似乎在警示人們,注意邪惡的廣泛傳播,讓人們對生活的罪惡與誘惑抱有一種警惕性。

博斯《聖安東尼的誘惑》祭壇畫的背面

這套三聯畫的畫面內容展示了聖安東尼在聖經故事中的三個階段:先是受到惡魔的誘惑,遭到了心靈的拷問,直到他通過隱士的生活找到通往救贖的道路。有關這幅畫的更多細節考究,都已經被博斯項目保護研究協會整理出書,在書中他們甚至考究出了博斯所使用過的顏料,在15、16世紀的交界處,這幅畫基本是由文藝復興時期,常被藝術家使用的、較便宜的顏料組成,例如藍銅礦、孔雀石、鉛錫黃和赭石。

這個三聯畫展示了博斯的工作中最經常出現和最重要的主題,那就是:正義的人物面對邪惡勢力時所面臨的誘惑、跌宕和孤獨。

博斯《聖安東尼的誘惑》中心圖下方,細節圖

與我所見過的許多幅其他藝術家創作的《聖安東尼的誘惑》大爲不同的是,你很難在博斯的作品中一眼看到他所表現的主人翁。他喜歡用一種如宇宙般宏大的場面,細細訴說了一整個世界。再把主人翁面對苦難、面對誘惑、經歷挫折時的前前後後、事情起源、時代環境、奇聞逸事、天氣現象、科技發明,甚至是交通工具、美食文化、音樂舞蹈等細節都一一再現,用一種以怪異和混合的風格呈現出一個現實和想象交織在一起的世界。

這種安排,不僅能體現出藝術家對於聖經故事的個人理解和想象,也顯示了博斯對人物的心情變化、道德形成、信仰選擇,給予了自己的同情和理解。關於這個非凡的三聯畫,我們似乎總能在更加詳細的閱讀中發現新問題,並且意識到,原來,這裏還有更多的東西需要我們學習。

博斯《聖安東尼的誘惑》中心圖下方,細節圖

在21世紀,當藝術的品味不斷髮生改變,藝術的功能繼續發出新枝的今天,回頭再看看博斯這樣的藝術家,我們也不得不被他的藝術創造力感到震撼。在一個科技和媒介都遠不如今天的15、16世紀,一個畫家在自己有限的人生、有限的認知範圍內,創作出瞭如此宏大、多元、富於想象的偉大作品,簡直叫今天的許多標榜着創新和先鋒的藝術家都感到慚愧。

雖然在藝術史中,有的人認爲博斯的腦洞大開似乎源自於他的藝術受到異端觀點的啓發,因爲他的創作和許多中世紀的晦澀封建實踐有關;但是,他的作品毫不保留地體現了一個藝術家的精神世界,以及他的道德憂思和對於世界未知事物的怪力想象。

博斯《人間樂園》(The Garden of Earthly,c. 1495–1505)細節圖

在博斯那大膽、豐富、生動的表現環境中,我們看到的是藝術的強大形式感,風格各異的世界觀。並且,如《聖安東尼的誘惑》這樣的畫作,明顯地流露出藝術家對於支配我們世界的未知力量的想象與詮釋。無論是上帝,還是惡魔,博斯都對他們抱有敬畏和戒備。並在我們這種芸芸衆生的日常生活中,對這類偉大的未知力量藉以通俗事物的想象,在世俗的幌子下,把神和魔的力量變成奇幻的動物、荒誕的劇情,變成一種或虛假或真實,也同時充滿着挑釁的黑暗美。

蘇也,現居美國

《布林客BLINK》主編

新媒體藝術,藝術評論

*

主編:蘇也 微信:suyesophia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