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爲發展特色農業,推動鄉村旅遊發展和觀光農業建設,安徽廬江臺創園以綠色、黃色、紫色三種彩色稻爲“顏料”, 以 20 畝稻田爲“畫布”,繪出了生動、立體的“金豬”和“不忘初心”圖案,這一巨幅的彩色稻田畫迅速成爲當地一道靚麗的風景。中國稻米博物館位於安徽省廬江臺灣農民創業園(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核心區,毗鄰三河古鎮、臨近巢湖西岸。

“稻”筆生花畫意濃,我們種的不是水稻,是藝術!來廬江看稻田畫,約嗎?

“稻”筆生花

栩栩如生

在廬江臺創園

稻田裏也能“種”出美麗的畫卷。

“稻”筆生花畫意濃,我們種的不是水稻,是藝術!來廬江看稻田畫,約嗎?

彩色稻爲“顏料”

稻田爲“畫布”

繪出了生動、立體的 “金豬” 和

“不忘初心”圖案

畫中“金豬”,生動可愛

“不忘初心”四個大字,熠熠生輝

“稻”筆生花畫意濃,我們種的不是水稻,是藝術!來廬江看稻田畫,約嗎?

爲發展特色農業,推動鄉村旅遊發展和觀光農業建設,安徽廬江臺創園以綠色、黃色、紫色三種彩色稻爲“顏料”, 以 20 畝稻田爲“畫布”,繪出了生動、立體的“金豬”和“不忘初心”圖案,這一巨幅的彩色稻田畫迅速成爲當地一道靚麗的風景。

“稻”筆生花畫意濃,我們種的不是水稻,是藝術!來廬江看稻田畫,約嗎?

爲弘揚稻米文化,展現稻作藝術。20畝彩色“藝術稻”種植,從稻田圖案的徵集設計到顏色水稻品種的選擇,從播種育秧到移栽,歷經三個多月,目前雛形已顯“不忘初心”。據悉,藝術稻觀賞期可達五個多月。

“稻”筆生花畫意濃,我們種的不是水稻,是藝術!來廬江看稻田畫,約嗎?

今年是金豬年,該圖案寓意着園區人民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努力向脫貧攻堅、產業興旺、全面邁向小康社會衝刺。

這可不是今年首創哦

一起來回顧一下往年的藝術稻吧!

“稻”筆生花畫意濃,我們種的不是水稻,是藝術!來廬江看稻田畫,約嗎?“稻”筆生花畫意濃,我們種的不是水稻,是藝術!來廬江看稻田畫,約嗎?“稻”筆生花畫意濃,我們種的不是水稻,是藝術!來廬江看稻田畫,約嗎?“稻”筆生花畫意濃,我們種的不是水稻,是藝術!來廬江看稻田畫,約嗎?“稻”筆生花畫意濃,我們種的不是水稻,是藝術!來廬江看稻田畫,約嗎?

如果說,

廬江的山山水水

是一幅秀麗的中國畫的話,

那麼以臺創園爲代表的

鄉村田園景色則

是這幅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稻”筆生花畫意濃,我們種的不是水稻,是藝術!來廬江看稻田畫,約嗎?

鎏金七月,

美麗的廬江臺創園,

百日菊正迎來盛花期,

繽紛豔麗的色彩

讓這裏變成一片浪漫的花海。

“稻”筆生花畫意濃,我們種的不是水稻,是藝術!來廬江看稻田畫,約嗎?

現代農業示範區,

與農業、稻米等元素結合,

打造稻花飄香的花海意境。

現已百花綻放,遊人如織。

“稻”筆生花畫意濃,我們種的不是水稻,是藝術!來廬江看稻田畫,約嗎?

正值暑假,

何不帶上孩子約上朋友

來臺創園好生遊玩一遍~

“稻”筆生花畫意濃,我們種的不是水稻,是藝術!來廬江看稻田畫,約嗎?“稻”筆生花畫意濃,我們種的不是水稻,是藝術!來廬江看稻田畫,約嗎?“稻”筆生花畫意濃,我們種的不是水稻,是藝術!來廬江看稻田畫,約嗎?

廬江臺灣農民創業園(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稻”筆生花畫意濃,我們種的不是水稻,是藝術!來廬江看稻田畫,約嗎?“稻”筆生花畫意濃,我們種的不是水稻,是藝術!來廬江看稻田畫,約嗎?

安徽省廬江臺灣農民創業園於2010年10月經國臺辦和農業部批准設立,爲全國29家臺灣農民創業園之一。2011年園區成功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2012年園區成功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2013年9月園區成功創建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2014年園區成功創建3A旅遊景區。2018年成功創建安徽省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2019年2月園區成功創建全國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

園區位於合肥市廬江縣北部,巢湖南岸,涉及郭河、同大2鎮9個村(社區),合銅公路、合安高速、徽州大道南延廬江段等穿境而過。園區起步區規劃面積52平方公里,規劃爲工業區、優質糧食生產區、生態農園示範區、花木展示交易區、新農村建設區等“五大功能區”。

“稻”筆生花畫意濃,我們種的不是水稻,是藝術!來廬江看稻田畫,約嗎?“稻”筆生花畫意濃,我們種的不是水稻,是藝術!來廬江看稻田畫,約嗎?

中國稻米博物館

中國稻米博物館位於安徽省廬江臺灣農民創業園(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核心區,毗鄰三河古鎮、臨近巢湖西岸。是中國大陸首家、世界第六家稻米類型博物館,集展示稻米歷史、傳承稻米文化、普及稻米知識、宣傳稻米科技,以及融收藏與研究、合作與交流、旅遊休閒爲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

中國稻米博物館佔地20畝,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館名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親筆題寫,按照省級博物館標準建設和布展,正按AAAA景區標準進行創建,對外免費開放。全館由稻米之門、主館南樓和尾廳北樓三棟主體建築組成,布展面積達13340平米。分別“走近稻米——帶你認識水稻”、“稻米之路——從遠古走來”、“稻作文化——民族的記憶”、“現代水稻生產”等四大版塊,展示稻米知識和民俗文化、稻米的過去、稻米的現在和未來。稻米博物館內有展品15000餘件,運用聲、光、電技術,圖片、農用具實物和部分農活場景復原等多種形式,充分展示稻米歷史和稻米科普知識。

2014年底,中國稻米博物館成功創建3A旅遊景區。2015年11月份,被合肥市教育局列爲合肥市第二批中小學生校外素質教育基地。其中2016年3月份,合肥市教育局組織約7萬小學生走進中國稻米博物館活動。2016年被市社科聯、縣委分別授予市級社會科學素質基地、縣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7年獲評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級研學旅行實踐基地等稱號。2018年獲評安徽省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每年接待遊客達30萬人次。

“稻”筆生花畫意濃,我們種的不是水稻,是藝術!來廬江看稻田畫,約嗎?

走進清水河

“舌尖上的提子”現已掛滿枝頭,

整個園區碩果累累

“稻”筆生花畫意濃,我們種的不是水稻,是藝術!來廬江看稻田畫,約嗎?

遠離都市喧囂,

綠屏疊嶂的提子園,

一串串珠圓玉潤、鮮嫩水靈的提子,

伸手便可品嚐

“稻”筆生花畫意濃,我們種的不是水稻,是藝術!來廬江看稻田畫,約嗎?

抽個時間,帶上家人、

約上朋友來一場說走說走的田園之旅,

這裏不僅可以觀藝術稻、賞花海、看田園風光,

還可以遊覽稻米博物館,喫農家菜、垂釣、採摘,

開啓自己的歡樂頌。

“稻”筆生花畫意濃,我們種的不是水稻,是藝術!來廬江看稻田畫,約嗎?

景區線路

合肥方向

自駕遊路線:從合肥上合銅公路到三河鎮——繼續沿合銅路往廬江方向行4.6公里左右——臺創園示範區大門(右手邊)

乘公共汽車路線:從合肥南門車站乘車出發到三河下車——從三河汽車站乘車到臺創園示範區大門下車

廬江方向

乘公共汽車路線:從廬江西門車站坐到二龍的公交車在臺創園示範區大門下車

自駕行車路線:從廬江縣城上合銅路一直向合肥方向行駛到臺創園示範區大門(約26公里)

“稻”筆生花畫意濃,我們種的不是水稻,是藝術!來廬江看稻田畫,約嗎?

出品:廬江縣融媒體中心

往期精彩回顧

2019已過半,一起來看看廬江教育民生工程“期中”成績單~

@廬江準大學生,2019年生源地助學貸款辦理指南來了

安徽發佈大學專業就業白皮書,你選的專業就業率怎麼樣

意義非凡!爲了這件事,中央媒體齊聚廬江

航拍/左學長

編輯/施傑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稻”筆生花畫意濃,我們種的不是水稻,是藝術!來廬江看稻田畫,約嗎?

傳播廬江聲音

展示廬江風采

“稻”筆生花畫意濃,我們種的不是水稻,是藝術!來廬江看稻田畫,約嗎?

就知道你在看

“稻”筆生花畫意濃,我們種的不是水稻,是藝術!來廬江看稻田畫,約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