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狂犬病 38億疫苗市場或擴容

金森

2月2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月第二次例行新聞發佈會上,中國疾控中心主任、全國政協委員高福提到,其今年政協提案中有一項是如何消除狂犬病,把疫苗打給狗。

作爲一種典型的人畜共患病,狂犬病能夠通過感染家畜和野生動物,咬傷或抓傷後將受到感染的唾液傳播至人。

而2004年,世界衛生組織狂犬病專家諮詢會上,便已經認定,狂犬病可以被消滅。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曾聯合三個國際機構制定了全球消滅狂犬病策略,提出在2030年人類狂犬病零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各地的狂犬病專家都認爲,實行狗接種疫苗是降低狂犬病風險的最有效方法。在國際上,孟加拉大規模向狗接種狂犬病疫苗,使得該國國內狂犬病死亡人數減少50%。

與此同時,不少國內專家也一直呼籲給狗接種狂犬病疫苗,有些地區已經實現了對寵物的免費狂犬病疫苗接種。

而一旦將狂犬病的防治重點由人羣轉向規範犬隻注射疫苗,國內整個人用狂犬病疫苗市場將面臨一次大洗牌,市場空間也將迅速放量。

目前,國內人用狂犬疫苗市場接近40億元,龍頭企業有遼寧成大、廣州諾城、寧波榮安等狂犬疫苗生產企業。

狂犬疫苗打給狗的市場變革

“世界上先進的國家狂犬病消除靠的是把疫苗打給狗,通過這樣的策略能夠把狂犬病控制住。”高福在發佈會上稱。

世界衛生組織曾提出在2020年消除狂犬病,之後這一時間改爲2030年。

“我國的狂犬病問題純粹是策略問題,不是技術問題,也不是經濟發展水平的問題。”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狂犬病檢測中心原研究員嚴家新說。

嚴家新和多位專家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裏呼籲應該把狂犬病防疫的重點放在動物上,給狗接種疫苗。

實際上按照世界上已經消滅狂犬病的國家經驗來說,給動物注射疫苗,不僅是降低狂犬病風險最有效的方法,同時也是最經濟的方法。

狂犬病是致死性的人獸共患病,全球範圍內99%以上的人類狂犬病病例由犬傷所致。據2019年1月份發佈的《中國狂犬疫苗市場調研與投資方向研究報告(2019版)》顯示,我國受狂犬病的危害較大,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2017年全國共報告516例狂犬病死亡病例,在法定報告傳染病中死亡人數僅次於艾滋病和肺結核。

獸用狂犬疫苗價格不足人用狂犬疫苗的十分之一,即使所有的狗都覆蓋到,花費也遠小於目前人用狂犬疫苗市場每年總消耗。

一旦此份提案通過,那麼國內人用狂犬疫苗、獸用狂犬疫苗將會迎來一次大變革。

首先是人用狂犬疫苗消費數量會大幅度下降,按照2008年已經初步消滅狂犬病的美國經驗來看,美國目前人用狂犬疫苗每年不超過三萬支,而嚴家新對記者表示,這些疫苗主要是用於出境前往狂犬病疫情區的預防。

其次是,獸用狂犬疫苗的使用量井噴。2月25日高福在回答媒體如何推行所有犬隻打疫苗時,表示規範犬隻管理需要落實基層政府責任制,在提案裏,他希望能夠把犬隻管理和狂犬病防控作爲考覈基層政府的指標之一。

如果推行所有犬隻打疫苗,短期內獸用狂犬疫苗將會需求量猛增。

此前,也有專家曾建議將人用狂犬疫苗打給狗,僅做劑型上的改變,每隻獸用狂犬疫苗的出廠價不會多過10元。“人苗(人用狂犬疫苗)與獸苗(獸用狂犬疫苗)目前是不同部門管理,人苗雖然可以直接給犬隻使用,但是上市的話仍然需要重新報批,單獨設廠。”陳家新說,目前獸苗和犬隻屬於農業農村部管理,而人苗管理是衛健委的職責範圍。

這便有了之前坊間流傳的那句,“農業部管的狗咬了衛生部管的人”。而多數專家都認爲,狂犬病的防疫工作一旦由衛健委轉移到農業部門,只要堅持數年,就能從根本上控制我國的狂犬病。

如果高福的提案通過、實行,那麼國內所有的人苗廠商將面臨轉型問題,“這是必然的,所有廠家都要做好準備,但是狂苗的產能還是比較容易轉產到其他疫苗的。”陳家新表示。

而與此同時,雖然國內已有不少獸用狂犬疫苗獲得生產文號,不必過度依賴進口疫苗,但是目前仍存在產品銷路不暢,產能擱置的問題。

如果政府能夠集中採購,那短期內對於獸苗廠家來說,成本可以降低,銷量也能夠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最大的人用狂犬病疫苗

生產國、使用國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國和使用國,根據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以下簡稱:中檢院)數據,除2016年受山東疫苗事件影響外,當年狂犬疫苗批簽發數量爲4875萬支,未能超過5000萬支,其餘2015年、2017年、2018年近四年人用流感疫苗的批簽發數量皆超過5000萬支,分別爲6510萬支、5971萬支,5883.7萬支。

遼寧成大人士認爲,近年來,國內人用狂犬病疫苗整體批簽發量基數較大。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以銷售額38.81億元位列2017年國內前20大產值疫苗品種榜首,作爲全球人用狂犬病疫苗的產能大國和使用大國,狂犬病疫苗產值遙遙領先其他疫苗使用市場。

而在總體疫苗市場中,佔比最高的廠家爲遼寧成大、廣州諾成和寧波榮安,三者人用狂犬疫苗產量佔到整個市場的60%以上。以龍頭遼寧成大產品爲例,人用狂犬疫苗政府招採價格在170元—268元,醫療機構採購了510.2萬人份,全部爲自費用藥。

根據東吳證券預測,在“長春長生”疫苗事件之後,由於狂犬疫苗剛需性,批簽發將會恢復到6500萬支—7000萬支/年的批簽發量。

此前疫苗科普作家陶黎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爲剛性需求的二類疫苗,狂犬疫苗受2016年山東疫苗事件和去年“長春長生”疫苗事件影響較小,“只要我國目前狂犬疫苗對人打的策略不變,那麼狂犬疫苗的銷量會越來越高,因爲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

能夠印證陶黎納說法的是,中商產業研究院發的《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該白皮書顯示2018年中國寵物市場預計達到1708億元,較上一年增長了27%,寵物犬數量達到了5085萬隻。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西歐、日本、馬來西亞、我國港澳臺等43個國家和地區已經確認無狂犬病。1950年,日本製定《狂犬病預防法》規定,家養寵物狗貓必須註冊登記並每年接種一次狂犬疫苗。

從1951年開始,日本狂犬病案例急劇減少,1956年開始實現零發病。而作爲世界上最大的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國、使用國,我國至今還未消滅狂犬病,以2017年全國報告的狂犬病例,和死亡人數看,居於世界前列。

與此同時,按照我國每年人用狂犬疫苗和狂犬免疫球蛋白的數量推算,每年防治狂犬病的費用多達百億。

依據寵物市場的發展研究報告中的增幅分析,寵物行業研究人士認爲,未來幾年,中國寵物市場將每年保持30%左右的高速增幅。

屆時,如果人用狂犬疫苗給狗打能夠實現,那麼,中國狂犬疫苗市場將得到迅速放量,寵物領域研究人士分析,或許狂犬疫苗市場將迅速翻倍,或者過百億元。

而這一變革中,或許獲利者仍然以目前的龍頭狂犬疫苗企業爲主,如遼寧成大、廣州諾城、寧波榮安等。

因爲,龍頭企業們的研發技術、生產環境等都相對前沿和規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