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兩會面孔|戴秀英委員履職16年:一個調研故事引發系列提案

澎湃新聞記者 高宇婷

要說當一名好委員有什麼祕訣,無外乎“勤奮”二字。

曾身兼數職的戴秀英經常熬夜寫東西,畢竟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寧夏區委會主委、寧夏醫科大學副校長,這幾個身份哪個也不輕鬆。

這兩年不再負責醫科大學副校長的工作後,戴秀英熬夜也少多了。雖然主要精力不在醫療工作上了,但幾十年的醫學臨牀、教學、科研工作形成的科學思維習慣,已經完全融入到她的履職工作中。

16年裏,她提交的提案多數和醫衛領域相關,農民、老年人、殘疾人、服刑人員、戒毒人員、農民工……是她提案涉及的主要羣體。

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專訪時,她說,當選全國政協委員感到責任重大,而不斷地學習,做好調研、寫好提案,提高履職水平,是她分內的責任。

一個故事引發的一系列提案

2005年,戴秀英在寧夏石嘴山市惠農區調研時的一個小故事,催生了她認爲迄今爲止提的最“差”的一則提案,但也衍生了出許多解決這個問題的好提案。

“頭一年去調研時,那戶老鄉家剛脫貧。我還在他們家喫了飯,給我做的麪條。第二年我再去,他們家很窮,我說人日子都越過越好,你們家怎麼回事?”回憶當年調研看到的情況時,戴秀英依然十分感慨。

原因也讓做醫生的戴秀英很詫異:“這家的媳婦拉肚子,以往都是睡一覺就好了,這次一睡睡昏過去了。村裏看不了、鄉里看不了,到縣上醫院花了好幾千。”

農民怕生病。救護車一響,一頭牛白養。

這次調研回來後不久,戴秀英就約了一些醫學專家編寫了《農民家中的醫生》,這本2006年初出版的書裏列舉了諸如感冒、咳嗽、慢性支氣管炎、嘔吐等106種疾病的防治方法。“如果農民家裏有個小藥箱,生病了知道喫什麼也行。”

似乎是2006年全國兩會,具體日子戴秀英已經記不太清,但只記得這件事之後,她提交了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提案。不過,她認爲那是她提過的一個最“差”的提案。

戴秀英回憶:“我當時對提案的答覆很不滿意,沒有實質性的東西。但回過頭來看自己提案寫得太寬太大。‘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包括基層醫療機構、設施、醫生的人財物等等。具體從哪一方面解決?”

和她工作熬夜至凌晨的勁頭一樣,今天的事情必須今天做完,提出來的事情跟蹤幾年也要解決。

接下來的十幾年裏,調研伴隨着提案。她非常有針對性地提交了《關於我國貧困地區農民免費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建議》《關於村村建立公益性衛生室,緩解農民“看病難”的建議》《儘快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解決藥品虛高定價難題》《加快我國全科醫生培養步伐緩解看病難的幾點建議》《儘快緩解兒童看病難現象》《脫貧攻堅防止因病致貧返貧的建議》《補齊大病保險的“短板”防止因病致貧的建議》《建設好鄉鎮衛生院解決農民看病難的建議》《儘快解決臨牀急需國家基本藥物短缺的建議》《用好的制度把全科醫生留在基層的建議》等衆多提案。

其中,《儘快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解決藥品虛高定價難題》被評爲十一屆全國政協優秀提案。而她從2015年起連續三年堅持提交《用好的制度把全科醫生留在基層的建議》,直至2018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

戴秀英表示,這些提案都是和這個故事有關,而問題也越來越聚焦。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就是得有醫生看、得有防病意識、得有好的衛生院,還得有藥。

一邊工作一邊思考,爲弱勢羣體發聲

如果寫一份委員履職總結,那戴秀英的總結裏要有這兩句話:堅持提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具體提案;一邊工作一邊思考,致力於爲弱勢羣體發聲。

一份涉及戒毒所法律監督的提案,戴秀英也連續提了三年。

她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在戒毒所調研時、在自己的門診上,她看到一些孩子因爲好奇心吸毒後就戒不掉,但他們還是公民,不是犯人,在戒毒所也應該享受相應的權利,但沒有相應的法律監督保障他們的權利。戒毒所裏,有年輕人“三進宮、四進宮”,和他們無法迴歸社會有關,得想辦法幫助他們。

2017年,戴秀英在全國兩會上提交的《加強禁毒社工隊伍建設》提案催生了2017年國家12部委出臺《關於加強禁毒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的意見》。

2018年在全國兩會期間戴秀英第三次提交的提案《對我國強制隔離戒毒加強法律監督的建議》,被列爲最高檢當年重點督辦提案。

2018年5月23日最高檢一行3人來寧調研、座談後,當面答覆戴秀英:全國人大常委會已將此建議納入正在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寧夏公安強戒所已開展試點工作。

一個事情堅持提、反覆提,直至解決,是“老委員”們的祕訣。

就在來北京前的兩天,2月27日,戴秀英還專門到銀川市的一些社區就加強禁毒社工隊伍建設的問題進行了調研。她始終認爲,這些孩子得到幫助後,會很好地迴歸社會。

不僅是戒毒人員,農民、老年人、殘疾人、農民工、服刑人員子女,這些羣體戴秀英都爲其撰寫提案、呼籲權益。

2015年1月,戴秀英參加全國政協召開的雙週協商座談會,圍繞“殘疾人權益保障”協商議政。她在會上發言,提出儘快建立健全我國老年殘疾人專項補貼制度的建議。

戴秀英表示,當時的數據顯示,80歲以上高齡老人超過2300萬。全國城鄉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已超過3650萬人,老年人慢性病致殘約佔55%,老年人面臨着比其他年齡羣體更高的殘疾風險。

這一提案催生了我國自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困難殘疾老年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

爲什麼會對弱勢羣體的問題如此關注?

澎湃新聞記者詢問戴秀英,她是否心腸很軟。她否定了這個答案,在她看來這是一種委員的責任,也是“科研養成的習慣,一邊工作一邊思考。我是一名醫生,還是一名教師,還是一名母親”。

[對話]戴秀英:當好委員要有責任心

澎湃新聞:今年你帶來了哪些提案?

戴秀英:今年關注我國農民工社會保障、全域旅遊、國家基藥和醫保制度不銜接等難點問題,需要從國家層面推動解決。通過調研,提出了《我國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問題亟待完善》《開展我國旅遊資源普查摸家底的建議》《加強國家基藥與醫保制度銜接的建議》等提案。

澎湃新聞:你重點想介紹哪件提案?

戴秀英:國家統計局發佈《2017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我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8億人,超過全國人口總量的1/5。而在2014年時,農民工平均各項社會保險的參保率不足20%,參保率最高的是工傷保險29.7%。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民工這麼龐大的羣體,如果社會保障不完善,那對他們的傷害太大了。他們靠自己的能力做事,但是國家目前制度法規還不健全,他們喫了很多苦。現在參保率這麼低,既然他工作的性質是流動的,那能不能允許社保隨着農民工走?建議國家建立完善農民工社會保障法律制度、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和居住證制度,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澎湃新聞: 近幾年提案的答覆有什麼變化?

戴秀英:從2018年起我提交的提案大多數收到了書面答覆。2017年以前我收到的提案答覆僅有一半,多是口頭答覆。有些答覆很滿意,有些並不滿意。我覺得答覆的不好有幾個原因,首先就是我的提案撰寫可能不清楚,另外提案的分類要再準確一些,最後就是辦結單位要認真準備。

澎湃新聞:這麼多年來當委員有什麼變化嗎?

戴秀英:壓力變大了,尤其有了“委員作業”以後。我覺得人還是要有責任心的,你坐了這個位置,當了全國政協委員,就有這個職責。別人給你這麼高的榮譽,你得對得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