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谷歌承認僱人收聽智能助手記錄的用戶音頻:創新產品必要一步

當地時間7月11日,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谷歌承認讓其承包商收聽由谷歌虛擬助手記錄的用戶音頻。

據比利時公共廣播公司VRT NWS本週在一份報告中稱,谷歌僱傭了全球各地的承包商來收聽使用谷歌智能助手的用戶的一些對話錄音,谷歌智能助手可以在Google Home和安卓設備上使用。

報告稱,這些錄音可能會泄露用戶的敏感信息,如姓名和地址。報告還稱,在某些情況下,即使用戶沒有在使用谷歌智能助手的情況下,設備也會記錄用戶的語音。

谷歌智能助手是一款用於幫助用戶安排生活的軟件,亞馬遜、微軟、三星、蘋果等公司同樣提供類似軟件。

在7月11日的一篇博客文章中,谷歌承認其僱傭人來收聽一小部分的錄音。谷歌稱,其僱傭的語言專家會聽取谷歌智能助手音頻片段的0.2%,以便更好地理解不同的語言、口音和方言。“這是構建語音技術過程的關鍵部分,對於創新像谷歌智能助手這樣的產品是必要的一步。”

有承包商向VRT NWS提供的一個語音片段顯示,谷歌指責一名流氓承包商違反其數據安全政策泄露荷蘭客戶的音頻,並稱正在調查此事。

此外,VRT NWS的荷蘭記者Tim Verheyden告訴《華爾街日報》,他可以訪問谷歌承包商轉錄的1000多個音頻片段,其中有些對話並不是針對谷歌智能助手發出。“我聽到一對夫婦說,Franz在哪裏?已經11點了,他已經10點就在這了。”該記者還回憶稱,聽到一位女士告訴另一位女士說,“他遲到是正常的,因爲男孩並不像女孩成熟。”

Tim Verheyden稱,目前尚不清楚音頻片段是通過Google Home揚聲器記錄的還是其他設備收集的,但似乎谷歌的語音系統被意外激活。通常,用戶必須說出短語“OK,Google”才能啓用谷歌智能助手,或者點擊安卓設備上的按鈕。

Tim Verheyden還稱,谷歌的承包商已經能夠通過網絡瀏覽器使用登錄名和密碼從家中訪問音頻片段。

谷歌發言人稱,該公司的隱私政策中規定,“我們向我們的關聯公司和其他受信任的企業或個人提供個人信息,以便爲我們處理。”

該發言人還稱,所有的音頻片段都與他們的谷歌賬戶“脫鉤”,因此無法識別用戶信息。對此,VRT NWS報告中也稱,谷歌會刪除樣本中的用戶名,並用序列號替換它們。

一家專注於語音技術和人工智能的研究公司Voicebot.ai首席執行官Bret Kinsella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稱,虛擬助手製造商記錄和收聽一些用戶所說的內容,以便他們能夠改進技術,這是一件較爲普遍的操作。“任何具有語音識別功能的軟件,通常都會讓人工在某一節點上收聽並註釋,以便弄清楚發生了哪些類型的錯誤。”

不只是谷歌,今年5月,亞馬遜也被控通過設備不當記錄用戶談話。當時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據美國隱私和兒童權益保護團體聯盟向美國聯邦監管機構提交的一份起訴書顯示,亞馬遜正在通過其Echo Dot Kids設備不恰當地記錄和保存年輕用戶的對話。

起訴書稱,亞馬遜在年輕用戶的父母積極嘗試刪除數據後仍將數據存儲在雲端。該起訴訟也成爲首次指控亞馬遜侵犯隱私的訴訟之一,此前Facebook和谷歌都曾受到過類似指控。

起訴書稱,亞馬遜的行爲違反了美國聯邦法律中保護兒童在線隱私的條款,並呼籲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進行調查。

對此,亞馬遜發言人稱,該公司遵守美國聯邦隱私法,其隱私政策在公司網站上披露。

上述事件引起了消費者和一些技術分析師的擔憂,隨着智能揚聲器需求的增長,連接互聯網的麥克風和人工智能驅動的自動化設備相結合可能會導致更多的技術濫用。

根據全球知名諮詢公司Futuresource Consulting數據,去年全球已售出或分發的智能揚聲器超過5300萬臺,該公司預計今年這一數字將增長至8100萬臺。

Futuresource Consulting研究主管Simon Bryant在接受採訪時稱,目前語音控制系統的市場正在擴展到其他設備如電視、汽車和家用電器,但由於消費者對隱私的擔憂,其增長速度並不如行業預期的那樣快。他稱,該問題正在變得越來越突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