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我們就說說梟龍和它的“宿命對手”幻影2000如何對抗。

爲什麼說梟龍和幻影2000是“宿命對手”呢?

1999年,印巴在克什米爾雪線以上爆發衝突,這場衝突中的地面戰鬥,基本上就是雙方的武裝極限登山競賽,誰控制了山頭,另一方憑步兵是絕對攻不下來的。也正是因爲這種極爲特殊的戰場環境,巴基斯坦一方雖然空軍實力弱,但幾個山頭上的防禦都是毫無懸念。印軍當時在技術兵器上佔有優勢,用伊爾-76將FH-77B型155毫米榴彈炮運上山,隔着山頭進行覆蓋射擊,以阻斷巴基斯坦增援山頭陣地,順便壓制巴基斯坦炮兵。這一招就像第二次印巴戰爭中印軍把坦克拆散運過沼澤地再組裝起來作戰一樣,對於巴基斯坦來說簡直是天降奇兵(巴基斯坦陸軍在印巴戰爭中經常扮演被奇襲,出錯犯蠢的一方……也是讓人很無奈),喫了很大的虧。不過,就憑着靠人力根本無法攻佔的山頭和上面建立的碉堡,巴方在場面上也不怎麼難看。而且,印軍雖然掌握制空權——當時印軍擁有幻影-2000和米格-29,而巴方只有很少的F-16,主力是殲-7、強-5,乾脆就沒敢來進行空戰——但巴方將單兵防空導彈運上山頭,成功擊落多架印軍擔負對地攻擊任務的米格-21、米格-27飛機。印軍飛機損失慘重的同時,卻由於根本沒有高原火箭彈、炸彈射表(雙方都沒有,所以巴基斯坦抽空進行的幾次空襲也沒取得什麼戰果),對地攻擊幾乎沒有取得任何成效,更別說精確擊中巴基斯坦山頂上的碉堡了。

印度的幻影2000目前是作爲一種側重於對地攻擊的多用途戰鬥機

據說這次的襲擊中印軍使用了以色列“瞪眼”炸彈,當然了,爲啥用了這個先進彈藥還炸偏那麼多,這事兒就不知道了……

最後,大家耳熟能詳,靠着幻影2000投擲激光制導炸彈,印軍成功端掉了小巴的兩個重要山頭的主要工事,成爲了這次衝突的大贏家。事實上這次衝突中印度的幻影2000實施攻擊的架次頗多,其中負責對地攻擊任務的第七中隊前後出動240架次,投擲了55000公斤彈藥。

而在行動中,正在這個工事中擔任觀察員的某國王子被炸死,這件事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最後的結果就是拖延已久的JF-17“雷電”(FC-1“梟龍”)戰鬥機加速完成研製,併成爲巴基斯坦空軍的主力機型。

所以,這次印度組織幻影-2000對巴基斯坦進行襲擊的時候,梟龍緊急起飛,可以說這就很有當年投資者想看到的一幕——可惜雙方並沒有發生正面的對抗。

“梟龍”在中距空戰中佔有不小的優勢

梟龍緊急起飛迎戰幻影2000,但他們跑的太快,沒來得及打……

當然,印軍這次空襲行動,準備充分,就是在一次“擦邊球”行動中扔下炸彈,以保證己方飛機的安全爲首要任務,所以行動中出動的12架幻影2000中只有2架攜帶炸彈。

所以實際上這次行動與其說是爲了空襲恐怖分子營地什麼的,不如說就是一次示威行動,並沒打算和巴基斯坦進行直接的交手。

相比之下,27日巴基斯坦的空襲設伏印軍緊急起飛的米格-21的行動,如果沒有擊落米格-21,或者說阿比南丹中校不上鉤,去緊追“露出破綻”巴基斯坦“梟龍”,那可能雙方其實會半斤八兩——當然從巴基斯坦用中距導彈打掉兩架米格-21來看的話,這次巴方應該還是認真的要幹掉米格-21的,即使阿比南丹不追過境,也可能像另一架米格-21一樣,在掉頭返回的時候被遠遠射來的SD-10導彈擊落。

從印度的空襲行動也可以看出,幻影-2000在印軍中,是比較側重於對地打擊的多用途戰鬥機。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畢竟印度有250架蘇-30MKI嘛。

不過幻影2000的空戰性能不突出,也是一個客觀事實。

印度購買幻影2000是在1985年,主要是對美國向巴基斯坦出售F-16引發的反應。有意思的是,這也恰恰是法國設計幻影2000的初衷——爲本國空軍提供一種相對簡單的第三代戰鬥機,同時也滿足國際市場的對廉價三代戰機的需求。

說幻影2000的空戰性能不突出,主要是因爲它的佈局和發動機,該機採用無尾三角翼佈局,從總體佈局上來說幾乎和上一代的幻影III如出一轍(當然內部結構不一樣,它和幻影3的關係有點像米格-21和梟龍,頂多算“精神續作”),但在進氣道側面有兩片擾流片,起到類似於後來出現的F\A-18的邊條的作用,用來產生渦流,增加機翼的升力。此外,發動機採用了M53渦輪風扇發動機,推力比當年幻影3的“阿塔”強多了。

當年印度購買幻影2000也是針對巴基斯坦獲得F-16的一種反應

馬特拉530D這個導彈啊……真的是……大的跟“飛魚”似的,射程卻只有40公里,還是半主動制導,實在是……法國人主要是出於面子因素,就是不買“麻雀”,才搞出這麼個奇葩來

當年幻影3在二代機中,就屬於推力不太高的那一夥(所以纔要用無尾三角翼佈局來增加最大飛行速度和減小翼載荷以獲得一定的盤旋率優勢),而到了三代機時代的幻影2000,在三代機裏屬於推重比最低的那一夥,其空戰推重比只有0.75。

比較一下的話,殲-6的推重比更接近標準三代機,達到0.86(殲-6C可以達到0.91);而“梟龍”達到了0.95;印度自己的蘇-30MKI也就0.96。

推重比差距決定了幻影2000在空戰中的機動性喫虧,其爬升率、加速性不好,難以快速佔據截擊位置,因此不適合作爲截擊機使用(我國飛行員80年代試飛該機後認爲這方面它的性能還不如咱們的殲7、殲8);其穩定盤旋率喫虧,如果和人家機炮格鬥會很喫虧。

2011年決定將幻影2000H升級到幻影2000I之前,印軍也知道這玩意中距空戰要喫虧,所以也想辦法改進,圖中這架前幾年和美軍聯合演習的幻影2000H就掛了法國電子對抗吊艙,用於應付中距空空導彈,當然升級到2000I以後,電子干擾系統裝在了飛機內部,所以近年來升級過的幻影2000I就不怎麼掛這個玩意了,如果掛了,那就說明這架飛機還沒升級……

因此,幻影2000在近距離格鬥中,面對F-16(最初印度購買幻影2000時候的假想敵)也好,其他三代機也好,甚至是強調機動性的二代機改進型(比如殲-7PG),都要喫虧。

但幻影2000仍然受到青睞,爲啥呢?電子系統好啊。

達索公司在這一點上很清楚,第三代戰鬥機最關鍵的優勢就是可靠的中距空空導彈啊。

當然了,這件事吧,在印度身上體現的並不怎麼突出,因爲印度買幻影2000買的早,所以長期只能使用可靠性不咋地的“馬特拉530D”和“魔術2”導彈,這兩種導彈的性能實在乏善可陳。

只能說對付殲-7PG的時候,憑着有中距導彈這一項優勢,幻影2000可以有效壓制對手。

印度的幻影2000戰鬥機在2011年開始進行升級,升級後型號從幻影2000H改爲幻影2000I,其改裝後基本和法國空軍的幻影2000-5 MK.2相同,基本上就是電子設備的全面更新,同時裝了推力略爲增強的發動機。

幻影2000-5對於印度空軍空戰任務來說,最大的改變是武器系統換了,從不太靠譜的馬特拉和魔術2,換成了米卡。

米卡導彈的射程比AIM-120\PL-12這些導彈要短一些,不過其理論射程也有80公里,紅外格鬥型射程20公里,性能上相當不錯,格鬥型上還有燃氣舵,有較強的大離軸性能,不可小看

米卡導彈是法國很有特色的一種導彈,它的特點是射程比AIM-120短一些,但有着更好的近距離內的機動性,並且有紅外和雷達兩種引導頭。

事實上,這種設計對於輕型戰鬥機來說很有意思,中國目前也在研製一種類似概念的導彈,對於需要內置武器的下一代戰鬥機,付出一定射程的代價,減少格鬥彈和中距彈的尺寸\重量的差別,是有一定意義的。

米卡導彈性能是很受重視的,按照當年解放軍制定的以殲-7和蘇-27SK配合,對付臺軍戰鬥機的戰術想定當中(當然這個想定其實不太靠譜,有一定的想當然成分,但它確實存在),對付臺軍的幻影2000戰鬥機,要有4倍以上的數量優勢。相比之下對付F-16和IDF是2倍或3倍的優勢,因爲F-16當時用的是麻雀導彈,而IDF的“天劍”導彈,雖然也是主動雷達制導,但性能顯然沒有“米卡”靠譜。

“鶻鷹”展示視頻中彈艙內可帶6枚的據傳就是新一代近距\中距空空導彈“霹靂-1X”,當然了,這只是個概念圖,導彈最後造出來應該不會是一根光桿……

從這一件事,也可以看出,在我們自己也缺乏靠譜中距空空導彈的年代裏,咱們對“米卡”還是相當上心的。

印度的幻影2000I如果和JF-17進行中距空戰,雙方的雷達和電子設備技術水平處於差不多的檔次,但梟龍因爲“腦袋大”(雷達孔徑更大),所以在雙方雷達技術水平相當的情況下,KLJ-7的探測距離方面應該比RDM稍有優勢,不過這並不是決定性的,不至於因爲這一點差距出現“碾壓”的情況。

在雙方的中距對抗中,“梟龍”的優勢在於SD-10導彈的射程更遠,有一定的先發制人的優勢。因爲幻影2000的最大飛行速度較之梟龍有優勢,但因爲推重比不足,能量恢復起來會很成問題,所以通過中距導彈交換,逼迫幻影進行機動降低速度,對於梟龍來說可以創造更有利的近距離空戰的態勢,所以還是值得的。

而如果進入近距離作戰,幻影-2000基本就沒啥優勢了,它的優勢主要是瞬間盤旋率。也就是說,它獲勝的機會就是“梟龍”的飛行員犯傻,和它比盤旋,然後它可以憑藉前四分之一圈的盤旋率,配合“米卡”導彈的大離軸發射能力,來嘗試擊落“梟龍”。除此之外的情況下, 梟龍基本都可以穩壓它一頭。

在格鬥導彈這個方面,梟龍常用的霹靂-5E導彈性能還是比不上“米卡”的,所以對於巴基斯坦來說,要想穩妥取勝,還是要多發揮梟龍對幻影2000的超視距空戰的優勢。

最後,總體而言,梟龍在空戰方面對幻影-2000I有比較明顯的優勢,但幻影2000I也並非全然沒有機會。

也正是因此,在23日印軍幻影2000襲擊巴基斯坦後,野狼獾老師就表示,“有點期待‘梟龍’擊落幻影2000啊。”……然後米格-21就怒送人頭了……唉,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作者署名:席亞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