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克精闢地闡述了管理的本質: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於知,而在於行,其檢驗不在於邏輯,而在於成果,其唯一的權威就是成就。不明白以下五大管理本質,是做不好管理的。

【1】管理不應把“人”和“事”混爲一談

我們在做管理的時候,愛面子,顧感想,總是把人情參雜進去,這樣是做不好管理的。一個主管想淘汰一個叫小劉的員工,就跑來跟他的上司說:“小劉個人能力不行,整日拉團隊的後腿。還是把她調換崗位吧!”上司看了一下評估表,得分還蠻高,並沒有低到要淘汰的分數線。這位主管不好意思的說:“她雖然能力不行,但是工作態度還可以,每天都是第一個到公司的人,就是業績提不上去,所以我們也不忍心給她打低分。”

【2】管理的本質不在於“知”,而在於“行”

管理是一種實踐的過程,如果光有一些理論知識,不能把這些理論知識用在實際行動上,都是空談。一個人即使懂得再多,但不會做或者是做不好,就是沒有能力。作爲一名管理人員,如果不能把自己知道的方法和技巧運用到工作中,並取得一定的效益,說明你不是一名合格的管理者。

【3】管理用問題做導向,不以成就做導向

管理就是解決問題,提升效率。管理永遠是在問題當中,而不是在成就當中。所以,每一個管理者要隨時應對問題的發生,挑戰一個又一個新的目標。要知道,管理沒有一個終止的時間點,總是在解決問題的途中。

【4】驗證管理成效用結果說話

你管理的好不好,不是人說了算,也不是老闆說了算,是結果說了算。如果一個團隊和一件事在你的管理中能夠有好的成就,好的結果,就說明你有管理能力。即使別人都贊同你,甚至同情你,如果你不能取得一定的業績,照樣是一名平庸的管理者。

【5】管理的核心價值是激活人

無論是管人或者是理事都離不開人,要讓人產生最大化,必須激活人的潛能。對於管理本身而言,的確是處理有關人與事、人與資源之間的關係,而事或者資源都是由人來激發價值的。讓人與事人與資源結合的時候,產出最大化。

不明白這五大管理“本質”,鐵定做不好管理工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