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何进本来是汉灵帝扶持起来的,可是随着何进作为当时的大将军被士人集团引为旗帜,而汉灵帝一直对之前失败的政治斗争(党锢之祸)耿耿于怀之外,又担心起何进会不会成为外戚“王莽”一样的角色。汉朝皇帝联合宦官集团又是卖官,又是抓人,等于是不给这些世族活路。

《三国演义》洋洋洒洒一百二十回故事,描写了1191个人物,世间纷繁,人事离乱,一时间多少英雄豪杰。英雄造时势,时势亦造英雄。当年曹操也只是梦想着做汉朝的“征西将军”,只是后来,时移事易,已经“天下若使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诸葛亮在后来跟刘禅上书,说“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三国演义》开篇,就是汉灵帝晚年爆发的那场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被称为是东汉灭亡的导火索,其实这只是汉王朝进行中央集权的失败尝试造成的后果,是一场阳谋。在只是和文化都掌握在世族手上的情况下,一个神棍张角,他凭什么在汉朝这么州县同事掀起起义的风暴?这是2000多年前的古代,识字的人凤毛麟角,都掌握在好豪强地主手上。一群文盲神棍自己就能阻止起来这样一场全国统一,声势浩大的起义,一个普通的神棍就想着推翻延续了400年的炎汉?

黄巾起义:失地农民都成了世族部曲

实际上,这是汉朝士人对以汉灵帝为首的中央政府的一次武力逼宫,而且很快就得逞了。第二次“党锢之祸”原本是汉灵帝联合宦官发起的针对世家大族的反击,捉了很多世家的人关进了大牢,然后又派了很多人到地方州郡,如《三国演义》被张飞鞭打的督由。到汉灵帝时,察举制、征辟制已经变成世家大族内部争权夺利的工具,所谓的袁氏“四世三公”就是这么来的,这些袁氏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还通过各种姻亲关系勾结在一起,让汉朝政府无可奈何。

既然世家大族完全占着汉朝天下的各种官职,大捞特捞,汉朝皇帝一毛钱好处都拿不到,那至少任命权还在皇帝手里,因此汉灵帝就开始了卖官鬻爵的行动——卖官得来的钱还能充实府库。汉朝皇帝联合宦官集团又是卖官,又是抓人,等于是不给这些世族活路。他们发现了黄巾起义的苗头,于是要么推波助澜,要么无动于衷,他们要让黄巾起义称为世家大族重新崛起的契机。在这一点上,相当多的世家保持了一致。

东汉名士陈蕃遇党锢之祸

汉灵帝立刻怂了,宦官们虽然听话,可是派兵打仗这活还得世族来干啊!所以之前抓的人都给放了,罢退了诸常侍,算是给了世家大族一个面子。这些世家大族也不含糊,带着几万朝廷精锐大军,不几年就把声势浩大的黄巾军给灭掉了。

黄巾军虽然被灭掉了,可是士人集团重新崛起,让东汉王朝又遇到了“三权鼎立”的世纪难题:宦官集团、外戚势力、士人集团。为什么要加个“又”呢?因为汉朝自汉和帝之后,都是小皇帝即位,导致了外戚势力崛起。小皇帝长大后要夺权,就只能依靠身边的宦官集团。所以,东汉中期以后,政变频发。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难,皇帝活的久一点,太子即位时能够成年就行。可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就是没有一个皇帝能做到。

在剿灭黄巾军的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个影响历史的人物:何进。正是此人的复杂操作,开启了汉朝末年的乱世天下。

何进缺少谋主,难为柱国

何进本来是汉灵帝扶持起来的,可是随着何进作为当时的大将军被士人集团引为旗帜,而汉灵帝一直对之前失败的政治斗争(党锢之祸)耿耿于怀之外,又担心起何进会不会成为外戚“王莽”一样的角色?其实汉灵帝完全不必如此,这些士人集团都是豪族,他们本身也看不上屠户出身的何进大将军。向何进靠拢,不过是想拉拢何进势力,为与宦官争权预做筹谋。可是汉灵帝就起了心思了,他开始谋划废长立幼,废原来的太子刘辩。

可是京城中的兵权都集中在大将军之手,因此汉灵帝就把当初卖官得来的钱,招募了一支队伍,称为“西园八校尉”,是为大汉王朝的禁卫新军。何进本来以为自己是大将军,新军自然也归自己管,结果,汉灵帝把领军首领的位置交给了中常侍之首的蹇硕,何进也要归他领导。蹇硕想让何进去征讨西部的叛贼,用意借刀杀人。何进自然知道这是阴谋,推脱不去,拖延时间。果然,汉灵帝还没有做好政治布局,就跟汉朝的政治传统一样,撒手人寰。

汉灵帝也未必就如此不堪

蹇硕要做忠臣,要按大行皇帝的意思立刘协做皇帝,谋诛何进。可是谋事不密,宦官集团有人投靠了何家,暗中递送消息给何进,结果蹇硕反被杀死,何进由此得以大将军掌握天下兵权。宦官集团自认保何家有功,可以与何家和平共处了,毕竟他们连自己的老大蹇硕都给出卖了。可是士人集团对他们有仇啊,于是他们就撺掇大将军收拾宦官集团。他们的理由是什么呢?

宦官集团手上,已经有了邓骘、梁骥、窦武等几任大将军的人命,作为一种政治传统,甚至产生了“自我实现”的错觉,好似宦官天生就是外戚的政治敌人。实际上,在皇帝年幼时,这个集团的权力来源是一样的,他们只能依靠皇权,他们其实是有着结盟的基础的。

袁绍出了馊主意

所以,宦官们去哭求何太后保命。何太后也算是明白人,就不同意何进的激进计划。可是袁绍等人哪里肯依?何进双手一摊:太后之命难违。何进也明白,何家的荣耀基础是何太后的政治威信,如果他不遵从何太后的懿旨,那么整个何家都不会被士人集团看重。袁绍脑筋一转,说:“不妨召外兵入京,以武力胁迫太后,诛杀宦官”。曹操本是宦官后人,不同意这么大面积的杀人,直言此乃祸国之举。

曹操忠言不纳,气愤而出

无奈,何进不听,终致自丧其身,连带着大汉帝国也滑入了灭亡的快车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