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中國牛業發展大會在山西祁縣召開 全國“牛人”齊聚山西共話養牛產業轉型

中新網晉中9月27日電 (張國強 郭飛穎)27日,第十三屆2018中國牛業發展大會在山西祁縣盛大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牛業行業專家、學者、企業家、業內知名人士及相關行業的企業家、有關部門領導與相關行業組織負責人1000餘人參加會議。

本屆大會以品種優化、綠色發展、牛業興旺爲主題,旨在展示山西省養殖產業的發展成果,推動全省養牛產業轉型跨越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發展。

本屆大會以品種優化、綠色發展、牛業興旺爲主題,旨在展示山西省養殖產業的發展成果,推動全省養牛產業轉型跨越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發展。 郭飛穎 攝

當天,中國畜牧業協會與祁縣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綠色養殖、生態養牛、優化品種等方面發揮各自優勢,開展創新合作。

會議期間,與會人員現場觀摩了祁縣萬牧牛場、九牛牧場、冠雲集團,還舉行了牛業發展高層論壇和牛業大會分組論壇,共同研討新時期牛業發展的特點、難點和熱點問題,交流和推廣成功企業的先進經驗,架起政府與企業間溝通的橋樑。

當天,中國畜牧業協會與祁縣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綠色養殖、生態養牛、優化品種等方面發揮各自優勢,開展創新合作。 郭飛穎 攝

會議期間,與會人員現場觀摩了祁縣萬牧牛場、九牛牧場、冠雲集團,還舉行了牛業發展高層論壇和牛業大會分組論壇,共同研討新時期牛業發展的特點、難點和熱點問題,交流和推廣成功企業的先進經驗,架起政府與企業間溝通的橋樑。 郭飛穎 攝

據悉,祁縣是國家級秸稈養牛示範縣、山西省肉牛生產基地縣,被農業部確定爲無公害肉牛生產基地和山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縣。2017年,全縣肉牛出欄達到11.8萬頭,肉牛年出欄量位居全省第一;奶牛存欄2.3萬頭,奶牛存欄量位居全市第一。全縣擁有千頭以上牛場8個,百頭以上牛場118個,養牛業產值突破15億元,拉動農民人均增收1000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6%,遠超全省、全國平均水平。

目前全縣有國家級標準化養殖場2個,省級龍頭企業6個,省市農民合作示範社9個,標準化養殖比例達到65%以上,擁有山西省最大的安格斯牛養殖基地和山西省最大的奶牛養殖基地。

祁縣是國家級秸稈養牛示範縣、山西省肉牛生產基地縣,被農業部確定爲無公害肉牛生產基地和山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縣。 郭飛穎 攝

同時祁縣加大與科研院所的合作,成立了國內第二個荷蘭奶業技術中心,建立了南志標院士工作站。還與省畜牧獸醫研究所、山西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等科研院校合作,開展養牛技術研究推廣。在此基礎上,形成“技術引領-人才支撐-繁育升級”良種繁育體系,實現了全縣良種繁育技術和推廣網絡全覆蓋,提高奶牛肉牛配種和生產性能。

祁縣積極開展綠色食品認證,大力實施品牌戰略,鼓勵和引導畜牧龍頭企業創建知名品牌,申報和推介馳名商標、名牌產品、原產地標記,着重打造產業精品,提升祁縣畜牧知名度,增加農業的無形潛在價值。

祁縣形成利用酒糟輔以青貯玉米和優質牧草養牛,同時把肉牛糞便進行發酵處理,形成生物有機肥料,用來種植玉米、水果、蔬菜、蘑菇等的生態產業循環。 郭飛穎 攝

如今,祁縣形成利用酒糟輔以青貯玉米和優質牧草養牛,同時把肉牛糞便進行發酵處理,形成生物有機肥料,用來種植玉米、水果、蔬菜、蘑菇等的生態產業循環。

目前,祁縣畜禽糞污無害化處理率、資源化利用率和達標排放率均達到90%以上。農作物秸稈養畜利用率達到70%,草畜配套面積達到5萬畝。生產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的生態畜牧業經濟發展格局,爲養牛產業持續發展注入了源源動力。(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