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自AI財經社(ID:aicjnews);作者:董雨晴,編輯:王曉玲

白衣騎士孫宏斌距離他的“詩與遠方”,似乎又進了一步。

春節過後,融創中國正式對外公佈了“文化復興”計劃:融創文化集團與融創地產、融創物業服務、融創文旅一起,成爲融創的四大戰略板塊之一。孫宏斌的媒體人設也從之前的“樂視、賈躍亭、願賭服輸”中倏然轉身,變成如今的“美好生活”和“詩與遠方”。

2019年,註定是中國大型公司的調整年,融創也概莫能外。實際上,這場佈局早在兩年前就悄然展開。

“我在很多年前就投了個影視公司”,2017年1月,火線救援樂視的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在面對外界對於一家房地產企業投資文娛類公司的質疑時,初次對外表達了他對文化娛樂行業的看好態度。

半年時間後,深陷債務危機的萬達與融創、富力簽下了一筆大單,融創和富力以總計631.7億元的價格,收購了萬達旗下13個文旅城以及76家酒店,其中,文旅歸融創,酒店歸富力。

2018年3月,位於北京朝陽門的文化和旅遊部正式掛牌。遠在香港召開融創2017年度業績會的孫宏斌解釋說,“文化就是詩,旅遊就是遠方,簡單來說我們就是投資‘詩和遠方’”。

2018年12月,作爲融創中國的四大重要戰略板塊之一,融創文化集團也終於浮出水面,據官方表述,其包含了兩塊核心資產——樂創文娛和青島東方影都。

經歷了786天的試探、摸索與進擊,孫宏斌的“詩與遠方”終於正式啓航。

01

併購來的“詩與遠方”

融創文化與融創文旅分別撐起了“詩與遠方”,也就是說融創文化更多的是以內容爲主業。工商資料顯示,融創文化集團的業務涵蓋了文化娛樂內容製作發行、影視拍攝一體化服務等,經過長達兩年時間的入股、併購,融創文化集團目前的兩塊核心資產——樂創文娛和青島東方影都,分別是國內領先的影視製作公司和大型影視拍攝基地。

也就是說,今年春節檔票房榜前五部電影,其中三部與融創文化都有淵源。剛剛過去的2019年春節檔,孫宏斌和他的融創文化集團已經在“詩與遠方”上邁進了一步。其中,票房冠亞軍《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兩部國產重工業大片,都拍攝於融創文化旗下的東方影都融創影視產業園。

與此同時,票房擠進春節檔期前四的《熊出沒•原始時代》,則是由融創文化旗下樂創文娛出品、發行。據專資辦數據,截止2月26日,這三部電影的總票房已經達到71億元。

2019年2月中,孫宏斌還曾與樂創文娛董事長張昭一行人,共同現身青島西海岸新區,此行是爲了推廣已經正式更名的融創影視產業園,可以說是“趁熱打鐵”。

中國傳統的影視公司,大多以內容製作爲主業,很少有好萊塢式的全產業鏈公司。目前的融創文化集團,覆蓋了與內容產品相關的投資、研發、製作、宣傳、發行、運營等各個環節,形成了一個彼此呼應、承上啓下的產業鏈條。

實際上,今天的融創文化集團已經具有一個全產業鏈雛形,一個內容平臺、一個連接市場的分發平臺,同時,還有融創文旅集團未來的線下實景娛樂作爲IP變現渠道。

但全產業鏈的故事不好講,就算有了業務佈局,但此前的失敗案例並不遙遠,缺乏真正的優質內容,IP和線下運營團隊也不夠成熟,這兩個因素像“雞生蛋蛋生雞”一樣互相制約。爲此,融創中國必須有升級版的計劃,才能再次出發。

2017年1月,融創中國以總價150億元金額,通過老股轉讓和增資擴股的方式,入股樂視網、樂視致新以及樂視影業三個核心標的。收購樂視,也是融創中國成立14年以來第一次涉及非地產業務的併購。

此前很少有人知道,孫宏斌本人一直對這塊業務高度關注。早在入股樂視之初,融創就派出了相應高管入駐樂視,一邊盤點樂視系資產存在的問題,一邊尋求新的合作伙伴,在資金上予以支持。實際上,孫宏斌與樂視系高管的聯繫非常密切,有知情人士表述,“張昭很懂電影行業,他可以補齊孫宏斌在文化娛樂領域上欠缺的專業性”。

一邊學習的同時,孫宏斌也通過收購在文化板塊上大力擴張。2017年7月,深陷債務危機的萬達與融創、富力簽下了一筆大單,融創和富力以總計631.7億元的價格,收購了萬達旗下13個文旅城以及76家酒店,其中,文旅歸融創,酒店歸富力。

根據當時融創發佈的公告,萬達文旅項目的總建築面積達到了6221.9萬平方米,融創以295.75億元的價格收購萬達文旅項目91%的權益,萬達回籠資金,並保有上述文旅項目9%的權益。

作爲文化娛樂產業鏈下游的文旅業務,在融創的大力推進下初具模樣。

此後經過一年的磨合,因爲雙方在運營問題上的意見相左,導致融創和萬達雙雙動了第二次交易的念頭。2018年,10月29日晚間,融創終於發佈正式公告表示,與大連萬達集團簽訂買賣協議,以62.81億元收購萬達集團多個文旅項目。將此前涉及的13個文旅城權益劃分清楚,同時,一支經驗豐富,擅長文旅業務運營的團隊就納入了孫宏斌麾下。

在這則公告發布前,有知情人士曾向AI財經社透漏,原本青島萬達東方影都會進行更細緻的拆分,其中,文旅城部分將轉交給融創,但影視拍攝用的專業影棚萬達並不想賣出。但融創方面堅持要將影視產業園拿下。

這對於原本沒有文化產業經驗的融創而言,並非易事。實際上,融創之所以能夠替代萬達繼續運營東方影都是二者在思維方式上的不同,萬達更接近地產思維,而融創方面則希望把東方影都打造成真正的超級IP誕生地。

至此,距離融創集團首次入股樂視已經過去了786天,前後共耗資上百億元。

02

工業化佈局

因爲東方影都的存在,青島這個原本以盛產海鮮和啤酒聞名的沿海城市,開始被冠以“電影之都”的稱號,而擁有50餘個專業級攝影棚以及全球最大面積的10000平米攝影棚電影工業園,填補了中國重工業電影產業的空白。

(青島融創影視產業園)

2018年5月,在東方影都的啓動儀式上,孫宏斌、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以及當地官員和行業人士都對東方影期予厚望。

從北京趕往青島參與開業儀式的樂創文娛董事長張昭,也告訴AI財經社,“青島影都的落成將是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中的標誌性事件”。

儘管如此,那時電影產業基礎薄弱的青島距離“電影之都”仍有很大差距。

但2019春節檔的成績,讓青島距離“電影之都”的名號更近了一步,兩部在融創影視產業園拍攝的工業化電影,《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紛紛交出了答卷。《流浪地球》作爲中國重工業科幻電影開山之作,以44.34億元的總票房(截至2月28日)橫掃2月電影市場。《瘋狂的外星人》也獲得了21.17億元的票房成績。

對此,有不少業內人士表示,中國電影的工業化時代,真的要到來了,而融創文化也將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此前,由於拍攝製作地點分散,中國電影並沒有好萊塢那樣的真正意義上的地標城市。反倒是橫店率先在劇集製作領域先行一步。

反觀好萊塢,20世紀初期,因爲拍攝技術的侷限性,也爲了擺脫美國東部電影公司合併成的“信任聯盟”壓迫,美國南加州充足的日照和溫暖的氣候成爲一些獨立製片公司拍攝地首選。而後,大量的電影人開始聚集於洛杉磯郊外一個只有冬青樹林的西部小鎮。

在這裏,他們開始搭建起一套高效率的電影生產製度,爲了滿足美國人民日益增長的“觀影需求”,這裏逐步誕生了大的製片廠,而美國電影工業也迎來了它最輝煌的時期。

那個冬青樹小鎮,就是後來的好萊塢,也就是美國電影工業的發源地。實際上,在業內人士們看來,中國電影產業逐步步入工業化時代,一方面來源於大量的增量人羣走進電影院開始看電影,從而創造出《戰狼2》《流浪地球》這樣票房擁有40億到50億元量級的電影。

(《流浪地球》片場)

另一方面,國產大片的出現,也來源於電影工業基礎設施逐步搭建完備。

實際上,正是因爲好萊塢製作基地的出現,纔有了1990年代到2000年美國超級大片誕生的基礎。而後在2005年後,通過投資併購的方式,迪士尼帝國才得以誕生。

此前,在首屆文娛大會上,親歷過好萊塢崛起的張昭,也曾發表過這樣的觀點,“中國電影的製作、生產,其實是需要非常強的工業化的製作基地,或者叫做數字工業化的製作基地。不數字的話那個基地不行”,在他看來,數字化是中國電影工業化發展的核心,“如果不數字化,又變成拉着一個個旅行團去看拍戲了,像車墩影視基地、橫店,都面臨數字工業化的升級問題,數字化工業基地是未來中國電影能夠像好萊塢一樣誕生超級IP的基礎”。

這也是融創極力想要拿下青島東方影都的重要原因。據官方資料顯示,東方影都融創影視產業園規劃建有40個高科技攝影棚,其中包括一個面積達1萬平方米的世界最大單體攝影棚,還包含一個室內外合一的水下攝影棚。

攝影棚可滿足不同劇組的拍攝需求,英國松林電影製片廠作爲產業園區的設計顧問保證影棚和設施可以參照國際標準。

同時,產業園內還有32個置景車間,外景區包含主題外景地服務樓及空置外景場地,主題外景地含15棟3-5層風格迥異的建築立面,如民國上海、歐美風情等多個場景,而巨大的空置外景場地可定製佈景,滿足大規模專業搭景和拍攝需求。

除了近期上映的《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此前《環太平洋2》、《一出好戲》等大製作影片也是從這裏走上銀幕,未來《封神三部曲》、《太空2049》、《天星術》將陸續進駐拍攝。

03

孫宏斌的文化野心

目前看來,融創影視產業園的逐步完善,讓融創文化集團成爲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中的重要存在。

而另一方面,“內容”仍舊是融創文化集團需要繼續加強的部分。目前,樂創文娛已經完全納入融創文化集團旗下。雙方在業務上已實現絕對融合,樂創文娛董事長張昭在融創文化集團中亦有任職。

此前,受樂視系崩盤影響,原本估值達到98億、每年產出電影十餘部的樂創文娛受到了重創,因爲缺乏資金,不少項目停擺。就連合作多年的動畫項目《熊出沒》在2018年春節檔,也因揹負質疑,而被別家拿去。

但經過樂創文娛的多方努力,2019年春節檔《熊出沒》系列第六部,再一次回到了自己手上。實際上,《熊出沒·原始時代》也成爲樂創文娛重回主流視野的重要作品。

截至目前,電影《熊出沒·原始時代》在首日僅有4.4%排片的情況下,收穫了7億元的票房。在回顧這部影片的宣發經驗時,樂創文娛董事長張昭對AI財經社表示,內容公司在當下這個時代應該找好自己的定位。“你的本質是什麼,內容扮演什麼角色”。

在張昭看來,未來中國內容產業中堅力量,可分爲兩種類型,一種是以創作者爲主的公司,充分發揮自己的創作才能。另一種就是市場化的“出品公司”,所謂出品公司,可以更好的連接資本與創作人才,同時將內容進行更加市場化的包裝,“用市場的邏輯服務於電影觀衆,不是內容直接面對消費者,要把內容做成品牌”,張昭說,2019年春節檔,樂創文娛聯合華強爲《熊出沒·原始時代》製作了多個方言版本,“要讓用戶找到這部電影是爲你而做的定製感”。

實際上,橫貫全球的迪士尼帝國,也是直接面向C端用戶做市場,旗下盧卡斯影業、漫威影業、皮克斯,每一個製片公司出品的內容都有着鮮明的品牌特徵。這些製片公司出品的電影作品商品屬性更重,其中很難看到創作者的自我表達。但也更容易誕生超級IP,不少分析師認爲,超級IP正是主題樂園的靈魂。

在目前融創文化集團搭建的完整產業鏈中,製作環節依舊是短板,而更長尾的影響是,後續融創文旅集團等實景娛樂項目有可能因爲內容的缺失而在運營上失去先發優勢。

從更大的背景看,融創文化還承載着和融創其他業務板塊產生巨大協同效應的任務。爲文旅集團輸出真正有用戶基礎的超級IP、爲地產集團服務的人羣提供高品質的文化消費生活等等。

當融創中國的主營業務地產業務走入下半場,在孫宏斌看來,下半場的重點就是“美好生活”,實際上,“詩與遠方”是融創的觸手,對此,孫宏斌曾經解釋道,“融創中國一直在爲將來升級做準備。我一直說飽暖思美好生活,所以我們現在投資了文化、旅遊。”

當然,反過來看,其它業務板塊同樣可以給文化板塊支持——地產板塊不僅可以爲文化板塊在土地、資金等方面提供支持,還可以爲融創文化的內容製作提供現實人羣口味、興趣、關注點、價值觀等的大數據基礎。

與此同時,融創優質的業主羣體往往具備對其周圍的圈子容易產生影響力的具號召力的特質,這是融創文化的IP內容及線下場景運營的人羣基礎。而文旅板塊天然與文化板塊具有共通性,兩者之間在IP運營、流量互換等方面具有巨大想象空間。

本文經授權轉自AI財經社(ID:aicjnews)

(版權聲明:“商學院”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與您共同協商解決。聯繫方式:15210618901,商務合作請加微信1521061890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