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屈原的时代,正是楚国由强转弱的时代,屈原有着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他真诚地爱着自己的祖国,一心想通过改革挽救祖国的衰亡。屈原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固执的他始终不肯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时刻牵挂着他多灾多难的祖国。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一前278年)名平,楚国人,出身于与楚国同姓的贵族家庭。屈原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司马迁称赞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表现出了不凡的政治才能,因而年纪很轻便担任了楚怀王的左徒。屈原的时代,正是楚国由强转弱的时代,屈原有着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他真诚地爱着自己的祖国,一心想通过改革挽救祖国的衰亡。

然而楚国的权贵已经腐败不堪,他们对屈原横加诬陷,阻止变革。昏庸的楚怀王听信谗言,将屈原流放。怀王末年,屈原得已回归朝野,但顷襄王即位后,屈原又遭陷害,被放逐到江南。

公元前278年,秦国军攻破楚国,理想完全破灭的屈原自沉汨罗江中殉国。

屈原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固执的他始终不肯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时刻牵挂着他多灾多难的祖国。他长歌当哭,满腔悲愤,成就了以《离骚》为代表的不朽诗篇。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译:我哪里是畏惧自己遭受祸殃?我担心的是祖国败落蒙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译:在追寻真理的道路上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人生与治国之道!

然而,上下而求索的悲歌全诗至此戛然而止一一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即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