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生死二十八天——四十一军对越作战高平战役纪实》,是原四十一军纪委书记宋子佩以五年的时间整理出来的倾心之作,可以说这一文章是他以生命对南疆作战的反思和呐喊。在对英雄的吟唱中,又伴随着几分凄凉和悲壮,读来令人揪心落泪。

随着作者充满激情的笔尖龙走纸端,高平攻坚战的悲壮画面全景式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战役过程跌宕起伏,让我们时而悲愤,时而悲伤,时而热血贲涨,时而泪洒衣裳。

本来是想牛刀杀鸡,速战速决,但却打得如此惨烈;本想3至5天结束战斗,结果打了28天。四十一军的将士们打得英勇,尽心尽力了,不愧是四野主力部队之一。

但是,这一仗赢得也太艰难,只能说是惨胜。何以至此,我想每一位读者在读完此文后,都会陷入深深的思考。

而思考乃胜利之母,失败未必是胜利之母,胜利也未必是自信的资本,只有认真总结胜利的经验和汲取失败的教训,经过充分思考,才能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才更有把握打赢下一场战争。

我们不必去苛求前人,问问自己吧!如果我们身临其境,我们能否像英雄那样英勇?我们能否不犯前人所犯过的错误?这可能才是宋子佩同志以五年的时间凝炼出二十八天生死搏杀所要期盼的回答。

——罗援

惨烈攻坚战!越南朔江天险牢不可破?日法不行,中国击碎神话论

点面突破

陆军四十一军的作战部署是: 战役第一阶段, 以1个师的兵力围歼朔江之敌, 夺取公路, 支援军主力战斗, 以1个团的兵力佯攻茶灵, 迷惑敌人, 隐蔽军主力行动企图。军主力在莫隆一线突破后, 纵深穿插, 与友军一起围歼高平守敌。战役第二阶段, 视情况再向纵深发展。采取点面结合, 避实击虚, 包围迂回的作战部署, 无可非议。然而, 目前的情况是作战地幅宽大, 兵力不足, 没有形成绝对优势, 结果是原定战役第一阶段三五天打完, 却延续至28天, 直到撤军回国。

朔江攻坚

朔江, 越南的一个县城。西北距我平孟4公里, 东北距孟麻16公里, 南距越南河安县20公里, 至高平市50公里, 是越南高平省会翼侧屏障, 边境门户。朔江西北面, 均为喀斯特溶岩地貌, 石峰高耸, 群山林立。山上灌木从生, 多有自然岩洞, 且洞洞相连, 有利的地形让越军能打能藏。东北、东南面石土山连绵, 森林茂盛, 树木参天,通行困难。从朔江经波源至河安县, 有一条50至150米宽的狭谷, 两山相夹形成袋状。谷地有一条公路, 从平孟经朔江直至高平, 并有三条乡村大道在谷地中汇合。整个地形是一种特殊的山岳丛林地, 向来有朔江天险之称。

惨烈攻坚战!越南朔江天险牢不可破?日法不行,中国击碎神话论

历史上法国、日本、清军均在此遭受过重大损失。越南吹嘘:"法国、日本都无法突破朔江天险,中国更不行!" 他们誓言要在此地同中国军队打3个月仗, 消灭2万人, 击毁坦克100辆。狂妄自大,嚣张至极。

朔江守敌二四六团, 纠集6个步兵营、3个炮兵连,配属公安屯及边境民兵成两个梯队配置, 扼守朔江天险。越军在防御区内, 构筑了以地堡、隐蔽部、坑道与"A"型隐蔽工事相配合的坚固阵地防御。并改造修整了天然岩洞为火力点, 各种工事与堑壕、交通壕相连接, 形成了浅近纵深、火力交织绵密的火力网。还在阵地前沿、结合部和间隙地, 以及易受我坦克威胁的地段, 布设了大量的防步兵、反坦克混合雷场, 与竹签、板钉、陷阱等障碍物结合, 组成了纵深150多米的障碍区。各阵地前沿,还设有一至三道一列或二列桩铁丝网。在朔江、敦张公路两侧的要点上, 以无后座力炮、火箭筒、美制榴弹炮等火器, 组成了若干个反坦克小组。整个阵地形成了支撑点式的环形防御体系。另在各岩洞内屯积了大批弹药和军用物资, 企图凭借朔江"天险"阻止我军进攻。

122师担负围歼朔江之敌的任务。指挥员的正确指挥, 来源于对敌情和地形的周密侦察与充分了解。师长于新义、政委张登芳不辞辛苦, 白天在山岳丛林中穿进钻出, 沿着峭壁深沟爬上爬下, 有时还深入到前沿潜伏, 看道路、摸敌情。晚上, 摊开地图, 面对沙盘, 深入分析, 研究打法。他们根据任务、敌情和地形, 反复研究讨论。

"平孟方向敌方地形险要, 工事多, 火力强, 兵力密度大, 是朔江之敌主要防御方向, 攻起来肯定是硬碰硬。"

"在平孟方向突破,我方地形狭窄展不开兵力且很难奏效。但平孟至朔江距离约4公里, 有公路直通, 便于我重装备向前机动, 也便于直接观察和组织各兵力协同。"

"孟麻方向是敌兵力较薄弱的防御侧翼,便于突破,但距朔江比平孟远, 纵深较大, 观察不便。另在国境线两侧约有4公里距离无路相通, 重装备无法出境, 如能修一条急造军路, 从此地段突破最为有利。"

"这里山高谷深, 抢修急造军路有很大困难, 恐怕时间来不及,最主要的是缺少工兵分队。"

"孟麻方向是敌防御弱点, 地形是我方高, 敌方低, 我突破后便于从翼侧攻占朔江, 只要组织力量抢修一条急造军路, 就可以在此突破。"

他们再三权衡利弊, 决定避实击虚, 全师成1个梯队, 以1个团(欠1个营)配属坦克1个连, 在平孟方向进行牵制性进攻。集中2个团另1个营, 2个坦克连, 在孟麻正面109至106号界碑之间突破, 向墩张、朔江南山方向实施主要突击, 从侧后攻歼朔江之敌, 并集中工兵、民工抢修急造军路。

2月16日该师完成了一切进攻准备。

2月16日拂晓

122师364团在进行攻击战斗准备时, 一名工兵操作手不慎弄响了炸药, 5包炸药瞬间爆炸, 将附近的汽车、帐篷、房子炸塌炸烂, 当场炸死4人, 重伤13人。团首长机关误以为敌炮火袭击, 慌忙跑上山去, 整个部队以为总攻开始, 立即向前开进。顿时, 全团上下惊恐万状, 乱成一团。后来才弄清是工兵连战士操作不慎引起炸药爆炸(《四十一军司令部战例选编》第57页)。

2月17日4时40分

364团加强365团三营(下称配属营)八连, 在师炮兵群实施炮火准备时, 进至敌阵地前第一道铁丝网破障。一名新兵由于紧张, 爆破时炸伤了自己人(5人), 这时, 部队惊慌得马上散开, 又有19人触雷伤亡。炮火延伸时, 团指令配属营八连迅速攻占那良诺1号高地 ,保障团主力加入战斗。八连连长急于完成任务, 未将障碍物全部清除, 就带领10多人向1号高地冲击, 结果踏响地雷,连长等8人伤亡。至此,八连伤亡32人(其中干部3人),建制打乱,攻击失利。

8时40分

364团决定, 该团七连接替配属营八连任务,并组织4个炮兵连, 向那良诺1号高地急袭。9时20分, 七连连长亲自指挥2门无后座力炮, 摧毁了1号高地守敌2个机枪火力点。七班长黄瑶龙英勇无比, 带2名战士,以直列装药爆破筒连续爆破的方法50分钟开辟出一条150米的通道, 并从东侧突人敌人阵地。连长立即带领二排、三排向2号高地冲击, 但遭到盖沟地堡火力拦阻, 伤亡3人。连长立即通过电台召唤火力支援。几分钟后,团炮群猛烈火力射向2号高地, 二排趁机用集团装药炸塌盖沟顶部, 连长第二次率二排、三排冲上1、2号高地,毙敌6人。

13时30分

七连向3号高地发起进攻。三排从东侧突入堑壕, 与敌进行激烈近战。二排从西侧攻击,炸毁敌地下隐蔽,毙敌9人, 二排长作战勇敢, 智勇双全, 乘胜带领全排向4号高地攻击, 但遭敌反击。连长迅速指挥火力猛烈压制反击之敌, 五班、六班灵活迂回到敌后, 毙敌9人, 余敌向坂红方向逃窜。此时,七连弹药耗尽, 就地转入防御, 补充弹药。七连初战取胜, 歼敌38人, 本连伤亡12人。

17日4时40分

配属营九连出境, 沿通马、左姆向胡志明展览馆侧后迂回。至11时30分先后攻占通马、488高地的左姆, 歼敌29人。

配属营七连, 17日10时攻占473高地主峰, 遭该高地东北侧无名高地之敌顽强阻击。炮兵前观发现后, 迅即呼叫、指挥1门122榴弹炮连续发射46发炮弹, 摧毁了敌人的工事及火力点, 七连立即冲上阵地, 歼敌16人。

19时30分

364团攻占650高地、473高地和胡志明展览馆线阵地。歼敌130人, 本团伤亡70人。战斗进展顺利, 团指下令巩固已得阵地, 抢修工事, 加强警戒, 翌日再战。

122师365团(欠三营), 于17日5时在炮火延伸后, 一营在平孟东南关卡突破,向榕树山发起进攻。

下午6时

全营伤亡25人, 损伤坦克1辆,毫无进展。二营向马利发起进攻, 7时左右, 五连进至马利东北山垭口, 发现村庄内有敌人, 连长急调二排加入战斗, 但二排走错了路, 不知去向。连长心急如焚, 只好率领一排攻击, 三班冲到第一道堑壕时, 伤亡5人, 正副班长及火箭筒副射手牺牲, 攻击失利。二排赶到后, 又组织第二次攻击, 经过1个多小时的激战, 攻占马利村及西侧山垭口, 歼敌15人。接着营指又下令五连向陡壕方向出击, 当进至陡壕东北侧无名高地时, 遭敌炮火拦阻。连长即指挥82无后座炮、60炮压制敌火力, 二排长李汉鸿指挥五班连续爆破, 摧毁敌3个岩洞火力点, 毙敌9人。六班向高地侧后迂回, 突然向敌冲击, 毙敌7人。一排从东北侧冲上高地, 10多个敌人仓惶溃逃, 被五班、六班全部击毙。

五连于13时30分占领陡壕东北侧无名高地后, 连续作战, 又向黄土山发起攻击。

连长指挥二排进至尖石山时, 遭敌半山腰岩洞口火力阻击, 指导员立即指挥火力组用82无后座力炮、重机枪逐洞射击, 支援二排冲击, 推毁敌3个岩洞火力点, 毙敌6人, 一排、二排趁机勇猛冲上尖石山东北侧高地。

二营四连, 于7时进至坡茶后, 遭敌长白山火力封锁。连长孔令华靠前观察敌情, 中弹牺牲。副连长接替指挥, 他带领三排向良吉村攻击, 7时30分占领村庄, 毙敌3人。二排攻占小榕树山和北侧无名高地, 毙敌5人。三排继续向长白山发起进攻, 在长白山北侧山脚敌设置的雷区, 连续爆破炸毁敌28个地雷、2道铁丝网。向山顶发起冲击时, 突然遭到敌暗堡火力射击。排长果断组织火力掩护, 八班迅猛冲人敌第一道堑壕, 这时敌人在火力掩护下, 用1个班的兵力向三排反冲击, 八班长牺牲, 副班长负伤, 危机时刻, 战士黄友文奋不顾身, 操起火箭筒跃到敌火力点附近, 连续发射3发火箭弹, 摧毁敌人2个火力点,支援战友打退了敌人的反扑。而他也壮烈牺牲。

二营六连,于17日12时加入战斗, 当攻击前进到长白山山垭口东侧无名高地时, 尖兵班惊慌失精, 报告连长半腰有很多敌人,连长未仔细观察就下令攻击, 打了一阵不见敌人还击,才能发现是伪装的"草人"。12时30分, 六连在炮火掩护下、同黄土山进攻。14时占领敌阵地第一道堑壕、守敌组织火力猛烈还击, 一排长牺牲,三班长负伤, 六连长练照康中弹牺牲。

14时30分

二营根据团指命令调整部署向长白山北侧进攻,决心首先夺取黄土山、尖石山、尔后围歼长白山之敌。

六连副连长何荣兴接替连长指挥, 第二次向黄土山攻击,因敌火力猛烈, 副连长负伤, 只好退回原处。

五连加入战斗,配合六连转向黄土山攻击。

六连经短暂调整, 于7时第三次向黄土山攻击。全连官兵同仇敌忾, 誓为战友报仇, 前赴后继, 英勇作战,一举冲入敌第二道堑壕, 在壕内与敌撕杀。经1个小的激战,攻占黄土山,毙敌2人,缴获高射机枪1挺, 余敌溃逃。

二营在与敌激烈战斗时, 营干部与随该营行动的某付团长,认为部队从早上发起进攻, 激战1天, 伤亡很大,伤员烈士未送回国内, 特别担心夜间被敌偷袭包围, 心情十分恐慌。于是便向团指报告:" 敌火力正向我四面射击, 我们已包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