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最美婆媳!102歲婆婆雙目失明,62歲媳婦寸步不離照顧

成都溫江區踏水橋社區八組,慵懶的陽光灑在一個90平米大院內,一家人圍在小桌子前,喝茶聊天。胡雙瓊坐在中間,和家人拉着家常。稍許,她站起身,給對面婆婆摻滿杯子中的熱水。正值週末,老人的女兒、孫女都回來了,院子裏一派其樂融融。

這是大院內的常態,也是胡雙瓊悉心經營的結果。她62歲,原本是坐享清福、跳跳廣場舞的年紀,但對胡雙瓊來說,家中102歲雙目失明的婆婆趙玉茹,讓她的晚年過得有些忙碌。因婆婆的子女有的去世,有的不在身邊,作爲兒媳婦的她擔起了照顧老人的重任。“好兒不如好媳婦”,胡雙瓊用樸實的行動印證了這句樸實的老話。

  照顧失明婆婆

已經兩年時間沒出過遠門

氣候逐漸暖和了起來,趙玉茹老人脫掉了手套和圍巾,週末藉着大好的陽光,胡雙瓊把凳子從屋內搬到了院子裏,讓婆婆安靜地坐着曬太陽。

3月3日中午,剛喫過午飯,胡雙瓊把婆婆手中的碗接了過去,在廚房一番收拾之後,又燒了一壺熱水,給婆婆端去了一杯茶。從生活起居到一日三餐,她都不離婆婆身邊。“我嫁到這個家40年了,這些都是應該做的。”

趙玉茹老人膝下有三兒兩女,大兒子已經去世,二兒子在蘭州定居,兩個女兒出嫁之後,她常年由最小的兒子劉朝洪與兒媳婦胡雙瓊陪伴。爲了多掙點錢,劉朝洪晚上幫助家附近的一家汽修廠守夜,白天有時候還要在村裏做工,他直言不諱地說:“我在家待不住,沒事的時候會去旁邊的茶館喝茶,和鄰里老頭擺龍門陣。”一位親戚開玩笑說:“你是想說你這個兒子不孝順,還是想表明媳婦太孝順?”

2016年,趙玉茹雙目失明,媳婦的陪伴變成了一種守候,“不敢讓她單獨行動,不管是上廁所或者回房間都要牽着走,所以除了到門口賣點菜,其他時候都不敢從她身邊離開。”爲此,胡雙瓊已經有兩年沒有真正踏出過家門。

胡雙瓊說,每天早上睜眼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看婆婆,檢查被子裏面的熱水袋還熱不熱,將婆婆的便器端出房間,清洗乾淨再放回去,婆婆起牀,她就趕緊去燒水給她洗臉,然後開始做早飯。因爲婆婆不能自己走動,所以喫飯喝水,都要拿到她面前去。

因爲年過百歲,趙玉茹在踏水橋社區及周邊遠近聞名,說起這位老人,大家都知道,照顧她的,是家中的媳婦。“如何長壽這個東西說不清楚,反正她媳婦把她照顧得很好。”“她媳婦年齡也不小了,60幾了。”

相互謙讓

兩老人處出最美婆媳關係

婆媳關係一直被視爲中國家庭關係中最微妙難處的關係,然而,2018年重陽節,胡雙瓊被評爲了“踏水橋社區好兒媳”、“最美媳婦”,當天,社區工作人員帶上禮品上門,作爲對胡雙瓊的表彰,儘管沒有獎狀和證書,但胡雙瓊說:“不用那些東西,你們覺得我這個事做得好就可以了。”

其實,胡雙瓊嫁到劉家40年,並沒有一直和趙玉茹住在一起。據劉朝洪說,老母親曾在蘭州的哥哥那裏住了40年,期間只是偶爾回四川住一段時間,直到2011年回來後,才一直和他們住到現在,“人老了也想落葉歸根。”從那時起,胡雙瓊和婆婆纔算是每天朝夕相處。

“經常就在家中陪婆婆聊天,聊也聊不到什麼,她全講些幾十年前的事情,我都不曉得,但是隻要感覺有人陪着,她就很開心。”胡雙瓊說。

劉朝洪告訴記者,每天早上起牀後,妻子都會跟老母親打開電視,讓她用耳朵聽着打發時間,“妻子每次都會問老媽要聽啥子節目,老媽每次都說無所謂,你們想看哪個就放哪個,不要考慮她。”在老劉看來,母親和妻子的相處他一點不擔心,因爲大家都在爲對方着想,都在謙讓。

“婆婆脾氣好,從來沒見過她跟誰吵過嘴,只是剛失明的那段時間,經常埋怨,性情也有些暴躁,但時間久了就好了,她是最不願意麻煩別人的,我在這個家那麼多年了,從來沒和婆婆紅過臉。”胡雙瓊認爲,婆婆之所以這麼長壽也在於心平氣和,不爭不搶,“她也感染了我們,心態好得不得了。”

老人感言:

三兒媳婦對我好就

是怕拖累他們

大院門口的菜市場附近,茶館、麻將館林立,和很多空閒時茶館玩小牌、跳壩壩舞的同齡人比起來,胡雙瓊的晚年生活更顯忙碌。“現在我麻將都不去打了,也很少出去散步,除了買菜都不怎麼出去耍。”

她說,有時候出門鄰居都會問,怎麼不帶你媽出來耍?“我倒是想帶出去走走,現在她眼睛看不到,害怕她摔了。”在胡雙瓊的眼中,102歲的母親就像一個孩子,無論何時都需要照顧和關心。

2015年趙玉茹在院子裏摔倒,屁股摔腫了,骨頭也受了傷,“我趕緊上前去攙扶,她說千萬別動,讓我接了碗涼水給喝下去,喝下去我媽就沒啥子事了,不要別人扶自己爬起來了。”胡雙瓊笑稱,那是婆婆自己的“祕訣”,但是從那以後胡雙瓊再也沒有讓婆婆單獨走過。

趙玉茹儘管年事已高但思維依舊清晰,她向記者細數了家中的晚輩,最後不忘說:“三兒這個媳婦對我好,就是不想拖累他們。”胡雙瓊覺得婆婆有些見外:“你說些啥子哦。”

農村有句俗語,“好兒不如好媳婦”,好媳婦能夠促進家庭和諧。劉家的一位鄰居說,胡大姐長年累月這樣付出實屬不易,尤其犧牲自己的時間陪在婆婆身邊,悉心照料,着實令人敬佩。

來源:紅星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