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市场互联网的普及和新零售的出现,商品的供货速度越来越快,那些以“快”著称的时尚品牌,是否还能继续拥有中国中低端时尚人群的消费忠诚,中国的快时尚品牌是否还能继续笑傲江湖,这已不仅仅是关乎快时尚品牌的生存大事,而更加是中国大部分人群的时尚之路如何继续行进的大事!

为了进一步把握市场脉搏,我国的各大快时尚品牌都不约而同的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布局:

优衣库与芬兰国宝级品牌marimekko、《周刊少年jump》等推出了联名款,并首推了具备模拟试衣、4D、支付等功能的“数字体验馆”;

H&M邀请新生代明星王源出任品牌中国区新生形象代言人,并上线了天猫;

无印良品开启了全球首个“三合一”项目;

在过去的2018年,互联网浪潮下,各个行业都在遇冷,快时尚也在顺应时代而变,快时尚的未来又在何方?

1 历史

“快时尚”,起源于上世纪中叶的欧洲,是通过对服装秀场设计的快速反馈、模仿,是一种依托于供应链的终端销售模式。

目前,国内市场最出名的快时尚品牌包括:ZARA、H&M、优衣库等。

对于国内的年轻人来说,可以不知道盖尔斯,但一定不能不知道H&M,不然就是脱离了时尚。

为什么这些快时尚品牌能够在第一时间受到国人的欢迎,并风靡全世界?

这就是因为其快速的反应速度。

从T台发布,到产品出台、各大专卖店上货,快时尚品牌的反映速度一般都会维持在一个月之内。以Zara为例,其反应速度在行业内可被称为神迹,只需要14天的反应速度,而且这个反应速度包括了从西班牙总部到中国各大专卖店的供应链时间。

这就相当于前一秒还在吃沉浸于各大秀场的心水的服装,下一秒我们就可以在国内快时尚品牌店入手,免除了普通人无法拥有好看的衣服的遗憾,如何不让人心醉?

2 现在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市场数据显示,2016年-2018年,国内十大快时尚品牌新开门店数量在急剧下降。

2016年、2017年的国内时尚,快时尚仍然是人们逛街的首选,快时尚品牌新开门店数量由40上升到42家;

但到了2018年,快时尚在新零售环境下的弊端开始显现,2018年Q1,十大快时尚品牌新开门店数量仅有25家,同比下降了40.48%。

沉迷于快时尚打造的虚假时尚不可自拔,但是,年轻的人们,扪心自问,你们是否想过,Zara的时尚真的是你拥有的时尚吗?

从市场现状来看,人们已经开始沉思自己喜欢的时尚。

在互联网的攻势下,国内市场逐渐趋于理性,对国际秀场时尚不再盲从,仅凭供应链速度已无法取胜,快时尚发展的土壤正在逐步消失,快时尚可能将不再是人们喜欢的时尚。

那么,快时尚品牌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3 未来

在互联网浪潮下,快时尚品牌也开始为自己的未来铺路。

首先,在众多国内品牌由线上布局线下的进程中,这些快时尚品牌也开始了自己的线上线下双模式。

目前,优衣库、Zara、gap、c&a、forever21等快时尚品牌已经先后在天猫和京东开店。

为了进一步加强快时尚品牌的竞争力,他们也竞相开始了自己的差异化之路。如Zara开通了home家居和oysho女士内衣品牌。

即使快时尚品牌有了一系列根据此种情况的举措,但是整体来说,国内快时尚品牌的布局都还显得有些“迷茫”!

有人说,对于某些行业而言,短暂的调整期可能是下一轮爆发的开始。

也许,快时尚品牌走出迷茫期之后,也将重新站上行业的顶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