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至2018年,《消费者报道》通过第三方独立采样、独立送检、独立撰写报告,共完成了181类,1311款产品的对比测评(不含服务类测评)。涵盖领域主要包括食品健康、日化妇婴和电子电器等三大领域。

443款产品对比测试数据:总体不达标发现率仅为3.2%,年度整体测评表现较好

2018年是《消费者报道》提速发展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在食品、日化及电子三个领域完成了443款产品的对比测试,涉及40类产品。具体涵盖了:酱油、食用油、面膜、洗发水、榨汁机、电饭煲等多个优质产品对比测评报告。

443款产品对比测试数据:总体不达标发现率仅为3.2%,年度整体测评表现较好

2018年度整体测评表现较好,比对样品达标率为96.8%

综合2018年对比测评情况,443款产品中仅有14款产品发现不达标情况,总体不达标发现率仅为3.2%。

从行业领域来看,2018年电子电器的不达标发现率最高,达4.4%;食品健康的不达标发现率为4.2%;而日化妇婴的发现率最低,仅为1.6%。

443款产品对比测试数据:总体不达标发现率仅为3.2%,年度整体测评表现较好

2018年检测发现的不达标产品类型包括:排插(电子电器)、电动牙刷(电子电器)、酱油(食品健康)、坚果(食品健康)、低钠盐(食品健康)、拼多多所售低价牛肉干(食品健康)、淘宝所售低价牛肉干(食品健康)、猪肉脯(食品健康)、连锁酒店牙膏(日化妇婴)、连锁酒店牙刷(日化妇婴)等。不达标的品牌多为小众产品,但也不乏7天连锁酒店、汉庭连锁酒店、品胜等知名品牌!

443款产品对比测试数据:总体不达标发现率仅为3.2%,年度整体测评表现较好

从不达标性质来分,14款产品中有8款产品为安全原因不达标,占比高达57.1%,有3款产品为标识不达标,有2款完全不含“牛肉”成分的牛肉干为虚假宣传,另有1款为性能不达标。

CCR推荐产品

“发现优质产品,警示问题产品”是《消费者报道》自创刊以来的核心宗旨之一。为了对比产品在质量上的差异,2018年,《消费者报道》建立了科学的CCR综合评分体系,从客观数据、主观测评、政府抽检、电商口碑和消费者投诉等5个方面全方位的评价对比测评的产品,评分范围为 0-10分之间。

《消费者报道》将检测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现有国家标准的产品定义为不达标产品,不达标产品及综合排名靠后的产品被列为CCR不推荐产品。而高于国家标准,满足要求更高的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美国标准或欧盟标准的产品,综合测评得分高于8分且综合排名靠前的产品列为CCR推荐产品的侯选。

2018年,参与CCR评分的产品为308款,平均CCR综合得分为7分,有84款产品CCR综合得分在8分以上,占比为27.3%,其中电子电器行业综合得分较高,达到7.5分;而食品健康的综合CCR得分较低,仅为6.6分。

从行业领域来看,55款电子电器产品中,有21款产品的CCR综合得分在8分以上,占比达38.2 %,表现较好的苏泊尔、飞利浦等品牌的产品被列为CCR推荐产品;110款食品健康产品中有29款CCR综合得分在8分以上,占比达26.4%,表现较好的三只松鼠、修正等品牌的产品被列为CCR推荐产品;而日化母婴领域的8分以上产品占比较低,仅为23.8%,表现较好的碧浪、蓝月亮等品牌的产品被列为CCR推荐产品。

443款产品对比测试数据:总体不达标发现率仅为3.2%,年度整体测评表现较好

443款产品对比测试数据:总体不达标发现率仅为3.2%,年度整体测评表现较好国内外品牌整体质量差异不大

从品牌来源上来分,国内品牌平均CCR综合得分为7分,国外品牌平均CCR综合得分为7.1分,国内外品牌整体质量差异不大。尤其以食品健康产品为例,其国内CCR综合得分为6.7分,比国外品牌高0.7分,证明在此行业品质较佳。因此,消费者不要盲目相信国外食品比内地食品更安全。

443款产品对比测试数据:总体不达标发现率仅为3.2%,年度整体测评表现较好

443款产品对比测试数据:总体不达标发现率仅为3.2%,年度整体测评表现较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