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拳北平城

陳發科輕而易舉擊敗“六百斤”和胡望來的消息不脛而走。陳氏太極拳再次在北平城出了名,陳發科站穩了腳跟。許多人慕名前來拜師學藝。在同仁堂東家樂氏兄弟的幫助下,陳發科在中州會館附近租了一所院落,開始設帳授徒。樂佑申還特意送給陳發科一管精緻的銅製水菸袋,說:“用這玩意兒不上火。”

每當陳發科教拳時,總有許多人圍觀。一天清晨,陳發科來到教拳場地,見徒弟們有的在行雲走架,有的在練習推手,有的操練器械,便在場子裏走了一圈,糾正了幾個徒弟的動作,反覆講解示範後,便坐在旁邊的椅子上,捧起水菸袋吸起來。這時候,和往常一樣,前來觀看練拳的人越來越多,漸漸將場子圍得水泄不通。

突然,從人羣外擠進一個人來,衆人一看,不由大喫一驚。只見這個人身量高大,又黑又壯,更爲稀奇的是,他身上穿了一件鐵坎肩,腳上蹬了一雙鐵鞋,往場子中間一站,猶如矗立了一座鐵塔,此人看了看正在練功的青年們,嘿嘿嘿發出一連串的冷笑,說:“你們這些人,真是撅屁股看天——有眼無珠!要學武,北平城名師多得很,拜誰爲師不行?偏偏要找這個中看不中用的師父教!你看你們那架勢,軟綿綿像老婆紡花,慢悠悠像水裏摸魚,算什麼狗屁功夫?也不知道你們師父的武藝,是跟師父學的,還是跟師孃學的?不知道天高地厚!竟敢在北平城亮牌子收徒弟!”

他瞟了瞟坐在椅子上的陳發科,又說:“看來你就是這些人的師父了?有膽量,過來領教領教,不行,趕快小和尚捲鋪蓋——及早離寺!不要在這裏丟人現眼,耽誤人家子弟!”

原來,一些武林人士認爲各流派武術在北平城已經枝葉繁茂,再來個陳氏太極開花結果,會搶了他們的飯碗,想趁陳發科立足未穩,將他攆出北平。於是,便推舉這個拳師,來踢陳發科的攤子。

陳發科知道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一場爭鬥在所難免。他不慌不忙吹出菸灰,捂滅火香,端着水菸袋站起身來,說道:“你說領教,不知道怎麼個領教法?”

衆人見這拳師比陳發科整整高出一頭,兩人對面一站,一個像鐵打的金剛,一個像文弱的書生,不由都爲陳發科捏一把汗。徒弟們忙圍過來,護住師父。陳發科擺擺手,令徒弟們退下,打出一個場子來。

這拳師見陳發科從容不迫的樣子,好像根本沒有將他放在眼裏,心中大怒,劈面一掌打來,口裏叫道:“就是這樣領教!”陳發科一手端着水菸袋,身形略動,隨即膀聚千斤力,照那拳師打去,只聽“啪”的一聲,這個足有200多斤的拳師竟像一截木頭,直被撂到對面一丈多高檐頭的房子上,又骨碌碌地滾了下來。——要說這拳師還真有些功夫,藉着手捺房檐之力,在空中一個鷂子大翻身,穩穩地站在了地上,羞得滿面通紅。

陳發科的拳藝已達收放自如、出神入化之境,剛纔那一記迎門靠,力量雖大,對手卻內外無傷。這拳師定了定神,大叫一聲:“好厲害!”又衝了上來。陳發科仍然手端水菸袋,仍用老辦法,將他打趴在地下。這次他不起來了,趴在地上磕頭,非拜陳發科爲師不可,說:“師父今個兒不收我,我就跪在這兒不起來。”見陳發科遲遲不開口,又說:“師父放心,今後在北平,若有人敢來找麻煩,師父動動嘴,我去收拾他!”

陳發科見他性情憨直,忙把水菸袋交給徒弟,雙手將他攙扶起來。後來,經過了解,知道他爲人忠厚,方收他做了徒弟。

陳發科在北平聲名大震之後,不少武林人士慕名前來拜訪陳發科,結果是因拜訪而比試,因比試而折服,因折服而拜在他的門下。如許禹生、李劍華、劉慕三、洪均生等,最後都成了陳發科的學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