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對於負債的房產佔比要足夠重視,未來在房價有任何波動,都會引起家庭財富的巨大變化,進而影響家庭的各種經濟行爲和生活方式。既能滿足家庭的剛需自住,也能避免財富縮水,同時房產還能穩定升值。

有能力之後,"置地買房"是國人固有的傳統觀念。以前,喜歡存錢是國人的一張身份名片,在存錢之後,身份名片變成了熱衷於買房。而在買房方面,多數人甚至恨自己能力不夠,不能多拿下幾套房產。回顧近十幾年,房產在國人心中的位置,越來越獨特。

而在家庭總資產數據調查中,房產與家庭總資產之間,有點令人觸目驚心。數據顯示,在中國家庭總資產中,住房資產高達近78%,遠超各國家庭資產佔比水平。所以,依照以上佔比率來說,國內五成家庭零存款,超八成以上家庭負債的來源,並不是一句空話。

從熱衷於存錢,轉變爲負債買房,其中有什麼問題所在?能使財富保值、升值

如果房產只是用於剛需自住且無升值能力,誰會將過多的錢財撒向房產?尤其是在如今瞬息萬變的經濟體系中,財富可能在一夜之間就會大幅度縮水。而對於大衆來說,沒有其他財富投資的通道,且在財富升值與抗通脹的選擇中,沒有比房產更適合的投資。

況且,以十多年的漲勢看來,多數人對房產信心十足。既能滿足家庭的剛需自住,也能避免財富縮水,同時房產還能穩定升值。一舉三得的事情,就算是負債,普遍國人也願意在房產樂此不疲。

其他投資遠比不上房

在滿足剛需自住後,如有其他可以比肩房產的投資項目,人們也不會熱衷於買房,而房產投資自然也不會顯得如此出衆。但股市和其他理財產品,遠達不到房產帶來的回報,加上給本金帶來的不安全性,人羣風向自然吹向了房產,將家庭八成的資產投入房產也並不奇怪。而P2P投資經常性爆雷,理財產品打破贖回並不保證利率,房產自然成了投資者們對抗通脹的首選。繞不開的教育與"丈母孃"

調侃說:中國房價上漲是由"丈母孃"推動上去的。單從實際情況看來,似乎這個調侃並沒有錯漏,在如今家裏沒房,還真不好結婚。而且以丈母孃的思維來想,誰都不願意自己的女兒出嫁之後,還得寄人籬下靠着租房度日。再者,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房產始終和優質的教學資源掛鉤,哪個父母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而對於負債的房產佔比要足夠重視,未來在房價有任何波動,都會引起家庭財富的巨大變化,進而影響家庭的各種經濟行爲和生活方式。此外,大部分資產放在房產上,這種資產分配扛不住任何風險。用錢用來買磚和水泥,許多家庭剩下的只有房屋和債務,這在經濟上是非常危險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