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再是一條武藝高強的好大漢,也怕耍詭計的,這就是爲啥吳用這麼一個武功平平的落第秀才,排座次時能先是排在第二,僅次於晁蓋,後是排第三,僅次於宋江和盧俊義。

吳用先後效忠晁蓋、宋江,爲示忠心和手段,算計過不少梁山好漢,盧俊義、徐寧、朱仝、蕭讓、金大堅等,都是被他的毒計賺上梁山,而在梁山上有四位好漢,吳用有幾個腦袋也不想惹不敢惹,這四個好漢裏,一個不要臉,兩個不要命,最後一個,那是功名利祿、世間所有,啥都不稀罕的

一、李逵

吳用不想惹不敢惹的四位好漢:一個混不吝兩個不要命一個啥都不要

之所以說吳用不敢惹李逵,不止是因爲李逵是宋江最忠犬的小弟,打狗也要看主人,更是因爲李逵是一個嗜殺成性的渾人,天殺星下凡,殘暴野蠻,殺人不問青紅皁白,一對板斧上下翻飛便砍將過來!高唐州砍娃娃,眼都不眨,狄太公莊殺女人,喫完酒飯,還要解開衣裳,亂剁屍體一陣消食物,扈三娘一家老小盡死於他手,還要振臂歡呼“喫我殺的快活!”

李逵殺人,只爲快活,禮義廉恥、道德麪皮什麼的,他是毫無概念,就連宋江觸了他的逆鱗,他也會噬主殺人,這等黑廝,吳用怎敢招惹?跟李逵一起喬裝打扮,去大名府賺盧俊義,吳用被李逵折磨的苦不堪言,卻也無法可治,只能忍受,跟在他後面替他賠不是、收拾殘局!

吳用不想惹不敢惹的四位好漢:一個混不吝兩個不要命一個啥都不要

李逵其人,只能用力壓,不能用智取,他害怕燕青,就是燕青一身摔跤功夫把他摔的服服氣氣,害怕公孫勝,就是因爲公孫勝師父施法術,把他摔倒薊州衙門,讓他屎尿臨頭,好一頓揍,而吳用最擅長的計謀卻害不得這個渾人,要殺自己的忠犬,宋江定然不會依,他的計還沒奏效,就已經喫了黑爺爺一板斧了!對李逵,吳用是惹不起,只能忍

二、武松和魯智深

吳用不想惹不敢惹的四位好漢:一個混不吝兩個不要命一個啥都不要

不敢惹李逵是因爲李逵是個啥的不講的渾人,而不敢惹武松和魯智深,則是因爲他倆是命都不要的狠人!吳用作爲宋江的軍師,在團隊裏還需要扮演的,是上下協調的潤滑劑角色,然而武松和魯智深鬧起來,他卻一個圓場也不敢打。《水滸傳》第六十七回,一百零八將集齊過排座次後,恰好重陽將近,梁山大擺筵席,好漢們遍插菊花,觥籌交錯,酒山肉海!

酒到酣處,宋江興致大起,寫了一首《滿江紅》,讓燕青彈箏,樂和唱詞,誰知樂和把宋江的詞唱到最後一句“望天王降詔,早招安”,一下便惱了武松,不顧宋江臉面,直接吐槽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李逵隨着武松也惱將起來,一腳踢出,將桌子打個粉碎!宋江只敢喝罵李逵,卻不敢對武松說一句硬話,負責給老闆打圓場的吳用,此時一句話也不敢說。

吳用不想惹不敢惹的四位好漢:一個混不吝兩個不要命一個啥都不要

第二日宋江酒醒,叫過來武松苦口婆心勸,“你也是個懂事的人,我主張招安,是改邪歸正,如何冷了兄弟們的心?”武松還不曾說話,魯智深便直接懟過來,說這滿朝文武,心比灑家的黑直綴都黑,招安有啥用?不如直接拜辭了,明日散夥算了……

真的這話也只有魯智深敢說,而一力主張招安便能封妻廕子的酸秀才吳用,卻又啥也不敢說了!武松、魯智深一個比一個不要命,還時常一氣,他吳用不用試就知道是他的腦袋硬,還是武松的拳頭硬,是他的大腿粗,還是魯智深的胳膊粗……

三、公孫勝

吳用不想惹不敢惹的四位好漢:一個混不吝兩個不要命一個啥都不要

第四位吳用不想惹也不敢惹的,卻是入雲龍公孫勝。其實吳用還真惹過一次公孫勝,在他還不知道公孫勝本領的時候。聽到公孫勝推薦晁蓋取劫生辰綱,吳用破門而入,劈胸揪住公孫勝,這也是唯一一次冒犯了,等到大家都亮過本事,吳用對公孫勝就恭敬多了,畢竟他吳用的本領是人心鬼蜮,而人家公孫勝的本領卻是通天徹地

公孫勝雖是一個道士,卻好習槍棒,武藝多般,又能呼風喚雨,騰雲駕霧,踏罡布鬥,撒豆成兵,試問梁山哪個習武的,能鬥得過這個修仙的?而吳用這個軍師,更是碰也不敢碰這個天師!公孫勝說回老家看老孃,卻是藏在山裏,一去不回,打高廉着急用他,吳用卻也不敢像耍盧俊義一樣耍公孫勝,巴巴派戴宗走了幾趟,體體面面的去請。

吳用不想惹不敢惹的四位好漢:一個混不吝兩個不要命一個啥都不要

雖然《水滸》排座次,公孫勝的位置一直屈居於吳用之後,但小編以爲這是公孫勝一個出家人,無意於功名利祿的緣故。戴宗請羅真人放行公孫勝,羅真人說了一句:“吾弟子既脫火炕,修煉長生,何得再慕此境?”梁山那等只想封妻廕子的名利場,對道爺來說,不過是火坑

公孫勝離開時,羅真人叮囑公孫勝:“休被人慾所縛,誤了大事,專精從前學道之心”,一定要“逢幽而止,遇汴而還”,果然破了大遼來到汴梁後,無論宋江怎麼挽留,公孫勝也要堅辭……鐵檻饅頭,紅粉骷髏,人間不值得,啥也不能耽誤道爺去飛昇

吳用不想惹不敢惹的四位好漢:一個混不吝兩個不要命一個啥都不要

吳用擅長人心鬼蜮,像盧俊義這種想要財、想要命、想要功名利祿、封妻廕子的,自然能找到弱點,想到辦法去對付,而像李逵、武松、魯智深、公孫勝這四人,或者混不吝、或者不要命、或者無所求,都已進入無欲則剛的境界,威逼不得、利誘不得,根本無處下套,吳用這廝又哪裏敢惹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