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冬季相對冷的時間早程度重,降水異常偏少。開春雖有降水,但也是杯水車薪。

據越冬苗情調查,與上年相比,麥田羣體較大,個體較強,適播麥面積較大,全縣一、二類麥比例上升,三類麥比例下降。全縣一、二類麥分別佔20%和70%,分別上升5.8個百分點和36.7個百分點,一、二類合計佔90%,比上年上升42.4個百分點。三類麥佔10%,比上年減少42.4個百分點,全縣無旺長苗。畝總莖平均50.6萬,畝大櫱平均27.1萬,分別比上年增加14.46萬和13.58萬。單株指標:平均單株莖數1.04個,次生根0.51條,分別比上年增加0.02個和0.16條。

冷冬乾旱小麥差,早春一定要鎮壓!冷冬乾旱小麥差,早春一定要鎮壓!

早春鎮壓有利麥苗返青和分櫱,開春後隨着氣溫緩慢上升,大風天氣增多,麥田土壤水分蒸發量顯著增大,而過早澆水雖然能增加墒情,但會使明顯影響地溫,使小麥返青變緩,影響麥苗升級轉化,因此早春鎮壓就顯得尤爲重要。

冷冬乾旱小麥差,早春一定要鎮壓!

早春鎮壓可抑制乾土層發展,保墒提溫,是促進弱苗轉壯重要措施,麥田鎮壓後可以破碎土坷垃,彌合裂縫,壓實表層乾土,減少土壤水分蒸發,防止麥苗出現萎蔫現象,同時促進了根系與土壤的密切接觸,增強了吸收水分、養分的能力,對於麥苗的升級轉化相當明顯。

冷冬乾旱小麥差,早春一定要鎮壓!

從技術層面分析來看,鎮壓可壓緊表土、壓平土面、壓碎土坷垃,減少大孔隙,防止漏風跑墒。使乾土層減薄。例如:在一般壤土上不鎮壓的地塊乾土層有5釐米,而鎮壓過的地塊乾土層只有2釐米。 不鎮壓深層水汽上不來,鎮壓可以接通土壤毛管,水汽上來起到提墒作用,可使耕層土壤含水量增加約1%~3%。 鎮壓還可以提高土壤的導熱性,有利於地氣上升,起到保暖升溫的作用,促進根系生長和適時返青,且鎮壓后土壤非常沉實,澆水時省水省時,節本增效。

冷冬乾旱小麥差,早春一定要鎮壓!

早春鎮壓應注意鎮壓時間,以回暖天氣(最高氣溫超過3℃),中午前後、麥苗解凍變軟、地表坷垃解凍變酥後進行;鎮壓時要注意土壤條件,土壤過溼不壓,有露水、冰凍時不壓,鹽鹼土不宜鎮壓,以免引起返鹽。 鎮壓力度根據土壤情況,調整鎮壓器重量和速度,因地制宜的進行鎮壓。對於有旺長趨勢的麥田還可以多次鎮壓,以促下控上,加速根系發育,促進大櫱成穗,加速小櫱死亡,提高成穗率與整齊度,縮短基部第一、二節間的長度,塑造合理的羣體,減少後期病害與倒伏的發生幾率,增加產量與效益。

冷冬乾旱小麥差,早春一定要鎮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