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徐州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從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的實際出發,準確把握時代要求和高質量發展階段特徵,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城市轉型、生態轉型和社會轉型,走出一條通過深化改革、踐行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生動的創新經驗和案例。近年來,徐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把改革作爲重要的方法、載體和路徑,堅持問題導向和民生取向,創造性地用產業、城市、生態、社會四個轉型爲抓手,聚焦高質量發展,社會治理亮點紛呈,讓我們看到了發展、轉型、高質量帶來的變化。


“徐州實踐”引來多方點贊!


“徐州實踐”取得的成果引起共鳴,受到與會專家及兄弟城市的點贊。


“徐州實踐”引來多方點贊!


踐行新發展理念

生動的創新經驗和案例

市委書記周鐵根在介紹“徐州實踐”時,提出了五條經驗:

  • 始終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實踐;
  • 始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提升境界;
  • 始終堅持立足自身實際創新路徑;
  • 始終堅持搶抓戰略機遇增添動力;
  • 始終堅持久久爲功抓落實增創優勢。


“徐州實踐”的經驗引起了與會專家的高度肯定。

“徐州實踐”引來多方點贊!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十二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彭森認爲,

徐州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從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的實際出發,準確把握時代要求和高質量發展階段特徵,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城市轉型、生態轉型和社會轉型,走出一條通過深化改革、踐行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生動的創新經驗和案例。

作爲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徐州過去因煤而興,“煤城”的標籤深深烙在了城市發展軌跡上。如何擺脫傳統發展路徑依賴,徐州探索提供了借鑑。

如今的徐州,現代化氣息濃厚,特別是在轉型發展過程中,擺脫了過去礦業城市的發展特點,在產業選擇等方面走在全國同類型城市前列。

在踐行新發展理念過程中,徐州走上了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

“徐州實踐”引來多方點贊!


作爲長期研究區域發展的專家,全國經濟地理研究會會長、中國區域科學協會理事長孫久文認爲,

從區位條件看,徐州是淮河生態經濟帶東部的中心城市,也是大運河文化帶的重要節點城市,兩大國家戰略交匯,徐州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未來可期。

提供示範樣板

“徐州實踐”值得學習借鑑

除了專家學者,此次參加研討會的還有17個省、市改革部門負責同志。

“徐州實踐”讓大家找到了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示範和樣板。

“徐州實踐”引來多方點贊!


山東省濱州市委副祕書長、政研室主任、改革辦副主任李殿祥說,

近年來,徐州在產業層次、城市功能、生態環境上,走在了同類型城市的前列。踐行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在徐州找到了答案。

徐州產業層次由低到高、城市功能由弱到強、生態環境由灰到綠,在鳳凰涅槃、浴火重生、華麗轉身過程中,提供了示範和樣板。

曾經通過高耗能、高投入引領城市發展,濱州與徐州都處在黃淮海經濟區域之中,發展歷程有許多共同之處。

希望在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與徐州協同發展,共同探索、共同推進。

陝西省渭南市委改革辦副主任賀敬強說,

近年來,徐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把改革作爲重要的方法、載體和路徑,堅持問題導向和民生取向,創造性地用產業、城市、生態、社會四個轉型爲抓手,聚焦高質量發展,社會治理亮點紛呈,讓我們看到了發展、轉型、高質量帶來的變化。

“徐州實踐”是踐行新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是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發展思想的生動詮釋,也是踐行初心使命、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動示範。徐州的實踐值得點贊、學習和借鑑。

作爲資源型老工業基地城市,徐州和渭南有相似之處,特別是在煤炭、煤化、鋼鐵、水泥等傳統產業的發展上有着相似之處。

徐州在轉型發展過程中找到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路子,在產業選取上圍繞高質量有選擇性的科學探索,爲渭南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提供了樣板。

江西省新餘市委政研室主任、改革辦副主任盧賀表示,

“徐州實踐”是高質量發展的實踐,徐州成果是高質量發展的成果,徐州模式是高質量發展的模式。

新餘市是鋼鐵工業城市,也是資源枯竭型轉型城市,徐州在產業、城市、生態、社會轉型方面的經驗以及打造貫穿新發展理念的區域樣板,這些經驗做法對新餘轉型發展有價值、有啓發。

文字:魏寧

編輯:鮑彤

“徐州實踐”引來多方點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