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19年7月15日(星期一)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介紹2019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

據毛盛勇介紹,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上半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深化改革開放,狠抓“六穩”工作落實,經濟運行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延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

初步覈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509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4%,二季度增長6.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3207億元,同比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179984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247743億元,增長7.0%。

具體來看,有十個方面內容。

一、農業生產形勢較好,夏糧再獲豐收

上半年,種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個百分點。全國夏糧總產量14174萬噸,比上年增加293萬噸,增長2.1%,與歷史最高年(2017年)持平。農業種植結構持續優化,棉花、大豆播種面積增加。上半年,禽蛋產量同比增長3.6%,牛奶產量增長1.7%;豬牛羊禽肉產量3911萬噸,下降2.1%,其中,牛肉、羊肉和禽肉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4%、1.5%和5.6%,豬肉產量下降5.5%。

二、工業生產基本平穩,高技術製造業比重提高

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個百分點。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增速比5月份加快1.3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68%。上半年,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0%,股份制企業增長7.3%,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1.4%。分三大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製造業增長6.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3%。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快於規模以上工業1.7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0%,快於規模以上工業3.0個百分點,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爲13.8%,比上年同期提高0.8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4.6%和20.1%。

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3790億元,同比下降2.3%,降幅比1-4月收窄1.1個百分點;其中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增長1.1%,而4月份爲同比下降3.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爲5.72%,比1-4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

三、服務業較快增長,現代服務業發展較好

上半年,服務業繼續保持較好發展勢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0.6%、7.8%、7.3%和7.3%,增速分別快於第三產業13.6、0.8、0.3和0.3個百分點。上半年,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7.3%,比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增長7.1%,比5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6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爲53.4%,繼續保持在榮枯線以上。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爲60.3%,處於較高水平。

1-5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1%,增速比1-4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其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和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2.5%、12.3%和12.0%,增速分別快於全部規模以上服務業2.4、2.2和1.9個百分點,保持較快增長。

四、市場銷售穩中有升,網上零售增速和佔比繼續提高

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5210億元,同比增長8.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個百分點。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878億元,同比增長9.8%,比上月加快1.2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96%。上半年,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66924億元,同比增長8.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8286億元,增長9.1%。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21279億元,增長9.4%;商品零售173930億元,增長8.3%。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較快,限額以上單位化妝品類同比增長13.2%,增速快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個百分點。

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48161億元,同比增長17.8%,比一季度加快2.5個百分點。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38165億元,增長21.6%,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爲19.6%,比一季度提高1.4個百分點。

五、投資增勢基本平穩,高技術產業投資較快增長

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99100億元,同比增長5.8%,增速比1-5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回落0.5個百分點。其中,民間投資180289億元,增長5.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0.6%;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9%,其中製造業投資增長3.0%;第三產業投資增長7.4%,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4.1%。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0.4%,增速比全部投資快4.6個百分點;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13.5%,增速比全部投資快7.7個百分點。從環比看,6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0.44%。

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61609億元,同比增長10.9%,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9個百分點。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7578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8%;全國商品房銷售額70698億元,增長5.6%,增速與一季度持平。

六、進出口增速略升,貿易結構繼續優化

上半年,貨物進出口總額146675億元,同比增長3.9%,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79521億元,增長6.1%;進口67155億元,增長1.4%。進出口相抵,順差12366億元,同比擴大41.6%。貿易方式結構進一步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5.5%,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爲59.9%,比上年同期提高0.9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增長5.3%,佔出口總額的比重爲58.2%。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1.0%,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爲41.7%,比上年同期提高2.7個百分點。6月份,進出口總額25619億元,同比增長3.2%。其中,出口14535億元,增長6.1%;進口11083億元,下降0.4%。

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58361億元,同比增長4.2%。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0555億元,增長1.9%,增速比5月份加快1.2個百分點。

七、居民消費價格漲勢溫和,工業生產者價格基本平穩

上半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2%,漲幅比一季度擴大0.4個百分點。其中,城市和農村均上漲2.2%。分類別看,食品菸酒價格同比上漲3.9%,衣着上漲1.8%,居住上漲2.0%,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1.1%,交通和通信下降1.0%,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2.5%,醫療保健上漲2.6%,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2.2%。在食品菸酒價格中,糧食價格上漲0.5%,豬肉價格上漲7.7%,鮮菜價格上漲9.2%。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8%,漲幅比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7%,漲幅與上月持平;環比下降0.1%。

上半年,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0.3%,漲幅比一季度擴大0.1個百分點。6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持平,環比下降0.3%。上半年,全國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0.1%,漲幅與一季度持平。6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0.3%,環比下降0.1%。

八、就業形勢總體穩定,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繼續增加

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737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7%。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爲5.1%,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其中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爲4.6%,低於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0.5個百分點。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爲5.0%,與上月持平。6月份,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爲45.7小時。二季度末,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總量18248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26萬人,增長1.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個百分點。

九、居民收入增長快於經濟增速,城鄉收入比繼續縮小

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同比名義增長8.8%,增速比一季度高0.1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比經濟增速高0.2個百分點。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42元,實際增長5.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78元,實際增長6.6%。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爲2.74,比上年同期縮小0.03。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3281元,同比名義增長9.0%。

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經濟結構不斷優化

“三去一降一補”成果鞏固。二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爲76.4%,比一季度提高0.5個百分點,比2013年以來的平均值高1個百分點;其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產能利用率分別比一季度提高3.4、1.7和1.7個百分點。6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50162萬平方米,比上月末減少766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8.9%。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爲56.8%,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上半年,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教育等短板領域投資同比分別增長48.0%和18.9%,分別比全部投資快42.2和13.1個百分點。

毛盛勇總結道,三大攻堅戰持續推進。5月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198953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准的限額之內。精準脫貧加力顯效,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較快增長。污染防治成效繼續顯現。初步覈算,上半年,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6個百分點,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2.7%。

經濟結構繼續優化。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爲54.9%,比上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比第二產業高15.0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長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爲60.3%,高於第二產業23.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保持快速增長。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爲60.1%。在全部居民最終消費支出中,服務消費佔比爲49.4%,比上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等一系列重大區域戰略穩步推進,東西南北縱橫聯動發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總的來看,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但也要看到,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全球經濟增長有所放緩,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國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較突出,經濟面臨新的下行壓力。下一步,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化改革開放,優化營商環境,推進關鍵領域自主創新,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狠抓“六穩”政策落實落地,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謝謝。

提問環節,新聞機構針對目前經濟情況提出了問題。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記者: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承壓前行,下行的壓力加大,根據您剛剛發佈的數據,您如何評價我國上半年經濟的發展情況?謝謝。

毛盛勇:

謝謝你的提問。今年上半年,在國內外形勢比較複雜的情況下,我國經濟增長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主要宏觀經濟指標運行在合理區間,經濟結構在優化調整。總的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三次產業持續發展。農業生產形勢比較好,夏糧獲得了豐收,今年夏糧總產量增長2.1%,和歷史上最高產的2017年是持平的。工業增長基本平穩,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6月份增長6.3%,比5月份加快1.3個百分點。服務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增長7%,如果從服務業生產指數來看,6月份比5月份加快了0.1個百分點。

第二,“三駕馬車”運行平穩。消費增長總體加快。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來看,上半年增長8.4%,比一季度略有加快。特別是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8%,比8月份加快1.2個百分點。投資增速在趨穩。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8%,比1-5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進出口形勢好於預期,上半年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3.9%,比一季度略有加快,6月份的情況比5月份要好一些。

第三,三大民生表現較好。就業總體平穩,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達到737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7%,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爲5.1%,穩定在5%左右的水平。物價基本穩定,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2%,扣掉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漲1.8%,應該說居民消費價格延續了溫和上漲的態勢。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上半年同比上漲0.3%,保持了小幅上漲。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5%,比經濟增長速度要快0.2個百分點。特別是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要快於城鎮,城鄉收入差距在進一步縮小。

第四,三個結構繼續優化。第一,產業結構在優化。農業在鞏固基礎地位的同時,種植結構在調優。從上半年來看,如大豆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在提升和增加。從工業內部來看,轉型升級在加快推進,比如上半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9%,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速度快3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8個百分點。服務業的貢獻在繼續提升,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也比上年同期有所提高,提高了0.5個百分點,其中,現代服務業繼續保持比較好的發展勢頭。第二,需求結構在優化。比如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在繼續鞏固,從貢獻率的角度來看,上半年消費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60%,達到60.1%,消費內部的升級還在繼續推進。從投資來看,投資的結構也呈現優化的趨勢,比如社會領域的投資、高技術產業的投資、製造業技術改造的投資都保持在10%以上的較好的水平。第三,外貿結構也是一樣。上半年一般貿易的比重比上年同期也在繼續提升。這是上半年主要宏觀經濟指標運行的基本情況。謝謝。

路透社記者:

想問一下,上半年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尤其是財政政策的力度比較大,2萬億的減稅加2.15萬億特別專項債發行,但是現在有的人覺得從數據感覺效果不是特別的明顯,您怎麼評價?還有,下半年在貿易戰的背景下,有沒有新的政策舉措來保證實現今年的增長目標。另外,您能不能給一下資本形成和淨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謝謝。

毛盛勇:

先從後面的問題回答您。從今年上半年來看,三大需求的貢獻率,消費的貢獻率是60.1%,資本形成的貢獻率是19.2%,貨物和服務淨出口的貢獻率是20.7%。

關於今年的“逆週期”調節政策,包括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效果。我們都知道,去年年底以來,包括今年以來,爲了應對經濟運行面臨的一些外部不確定性和我們自身也面臨的一些經濟下行壓力,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並不斷加大落實力度,包括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也包括積極的就業政策全面發力等。從財政政策來看,逆週期的財政政策是增加支出,包括增加專項債的發行力度和節奏、增加額度等,以及實施更大力度的減稅和降費政策措施等。這些政策有的是在今年的4月份,有的是在5月份陸續見效的,從我們目前調研的情況來看,企業對減稅降費的獲得感還是比較好的。而且從6月份的數據來看,1-6月份基礎設施投資增長有所加快,製造業投資增速最近兩個月也是小幅回升,說明政策一方面已經在產生作用,另一方面,我們預計下半年這些政策的效果可能會繼續顯現。

同時,我們還要看到,當前投資的水平還比較低,包括製造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等。下一階段,隨着政策落實落地,還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預計下半年會有更好的表現。謝謝。

經濟日報記者:

上半年經濟增速回落了,三季度增速會不會繼續下探?今年完成全年6%-6.5%的目標增速有沒有壓力,有沒有困難?謝謝。

毛盛勇:

謝謝你的提問。上半年國民經濟實現了6.3%的增長速度,應該說還是不錯的。你問的問題我覺得核心就是怎麼來理解6.3%,我認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第一,6.3%是一個比較平穩的速度。爲什麼這樣說?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6.4%,上半年是6.3%,小幅放緩了0.1個百分點。如果我們再結合就業、物價、收入、生態環境等指標,組合起來看,經濟還是平穩運行在合理區間。

第二,6.3%是一個不低的速度。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長6.4%,在全球主要經濟體裏是最快的速度。因爲現在上半年的經濟增長速度很多國家還沒有公佈,但總的趨勢是全球的經濟增長有所放緩。中國上半年6.3%的增長速度在全球主要經濟體裏應該還是一個名列前茅的速度。

第三,6.3%是一個含金量比較高的速度。我們講經濟增長6.3%的同時,要看到就業的情況比較穩定,物價還保持了溫和上漲或者基本穩定的態勢,居民收入增長還比較快,同時要看到萬元GDP能耗同比下降2.7%,說明生態環境總體也在改善,所以6.3%的增長是有質量的增長、可持續的增長。

毛盛勇:

第四,6.3%是一個來之不易的速度。我們知道去年以來,包括今年上半年,世界經濟增長包括世界貿易擴張都有所放緩,國內長期積累的一些結構性矛盾凸顯,經濟有下行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沒有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而是更多在國內推進改革創新,通過更好地推進創新宏觀調控,優化營商環境,大規模減稅降費,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經濟穩中有進,這是來之不易的。

第五,6.3%是一個有後勁支撐的速度。上半年經濟增長6.3%,全年的目標任務是6.0%-6.5%之間,上半年6.3%爲實現全年的目標任務奠定了一個比較好的基礎。從下半年來看,應該說外部環境可能還是比較複雜的,國內還有下行壓力,但是經濟平穩運行的基本面不會變,而且現在政策儲備還有很多空間,包括國內市場在不斷地壯大,從這些因素綜合起來看,都有利於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