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今日經濟網站7月10日發表題爲《俄羅斯在歐亞大陸打造對抗美國的“政治巨人”》的文章,作者爲安德烈·彼得羅夫。文章稱,俄羅斯地區問題研究所所長德米特里·茹拉夫廖夫認爲,當美國準備拿起武器維護自身政治領導權時,其他國家不應坐等與自己經濟實力相稱的政治地位。正因如此,俄羅斯正在歐亞大陸通過大歐亞夥伴共推一體化和使聯盟平臺發出更大聲音來打造對抗美國的“政治巨人”。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對歐亞地區青年外交官講話時稱,深化歐亞一體化進程是俄羅斯毫無疑問的外交重點之一。聚集年輕一代代表,包括邀請青年政治家、社會活動家和學者的論壇,在這方面發揮了作用。

拉夫羅夫在聲明中說,此類會議表明,相關各方需要就進一步挖掘歐亞經濟聯盟的巨大潛力交換專業意見,這對深化人文協作,最終加強各國人民間相互信任和理解的氛圍具有重要作用。

他表示:“歐亞大陸的合作反映出對一體化的訴求。當前經濟發展需要更大的市場和更多的勞動力。在此情形下,俄羅斯順應大趨勢,在所謂小歐亞地區延續了自蘇聯時期建立的統一運輸體系,嚴格地說,還有統一經濟體系。”這指的是,在保留和加強參與一體化國家主權的情況下,恢復此前行之有效的經濟和物流聯繫。

文章稱,大歐亞包括經濟實力雄厚的國家,如中國、印度、韓國和其他東南亞國家。

大歐亞夥伴共推一體化

文章稱,俄羅斯總統普京早在2016年就宣佈了建立“大歐亞夥伴關係”的倡議。這個理念的實質是俄羅斯向東轉,發展同日本和中國的關係,但同時保持與歐洲的既有聯繫。一旦大歐亞項目成功,莫斯科就能在文明交匯處佔據關鍵位置,不僅確保歐亞國家間的貿易和互聯互通,而且成爲溝通不同文化的橋樑。

文章援引茹拉夫廖夫的話:“一方面,一體化是相互促進經濟發展的方法,畢竟單靠一國力量,不要說飛機,就是電視也難以組裝。當代技術水平將產業分工細化到一個國家專門生產一種零部件的程度。另一方面,一體化也是重組世界的手段,讓經濟強大而政治暫時不那麼重要的國家權益得到承認。我們將通過歐亞經濟聯盟、上海合作組織及其他歐亞一體化機構,捍衛自己的權利。這兩個一體化方向都很重要和必要,但將以不同速度發展。”

聯盟平臺發出更大聲音

專家指出:“當然,任何國家都在努力尋找不同方面的同盟,但天然的地理上的同盟是最容易結成的。上合組織和歐亞經濟聯盟正在爲成員搭建整個國際社會都能聽到聲音的平臺。我說的成員不是大國,而是諸如吉爾吉斯斯坦這樣的國家,它們的聲音在歐亞經濟聯盟要比在聯合國更容易被聽到。歐亞聯盟今天在經濟和政治上都成功地表現了自己。”

文章稱,上合組織已是十分重要的政治機構。正如莫斯科國立師範大學歷史政治學院副院長弗拉基米爾·沙波瓦洛夫所言,看看上合國家的人口及經濟和軍政實力就會發現,該組織今天將歐亞大陸乃至全世界相當一部分國家團結了起來。

該組織成員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對歐亞大陸全面政治進程施加影響,並解決與中亞和東亞安全有關的問題,包括制訂歐亞大陸應對美國行動的措施。

"'.slice(6, -6), groupId: '671373269722464308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