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國朋克搖滾樂隊性手槍(Sex Pistols)的反叛姿態與達達主義如出一轍。像愛爾蘭搖滾樂隊U2的專輯《Pop》(1997)以及美國朋克樂隊綠日(Green Day)的專輯《American idiot》(2004),他們的封面就是使用波普藝術的複製等方式創作而成的。

"\"《樂隊的夏天》火了,搖滾與藝術有什麼關係?\"

披頭士樂隊《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專輯封面,1964年

我們會在《樂隊的夏天》中爲搖滾熱淚盈眶,也會從音樂節的放聲呼喊中獲得短暫的歡愉。但我們也許不知道搖滾自誕生以來就與藝術惺惺相惜,二者在發展的過程中有着同樣的精神。

誰也沒有想到《樂隊的夏天》讓今年的夏天變得更熱。除了樂隊演唱以外,第七期中還出現了“女神合作”環節。新褲子請來Cindy,旅行團請來周潔瓊。這些合作又引發了一個新討論:樂隊應不應該“破圈”?這不是《樂隊的夏天》引起的第一個爭議,痛仰樂隊在節目中改編王菲的歌曲也曾被指責“無聊”......

\"《樂隊的夏天》火了,搖滾與藝術有什麼關係?\"

《大戰千年蟲》動畫截圖,2000年

暫且不提音樂方面是否應該“破圈”,搖滾在發展的過程中與藝術合作的案例數不勝數。就拿新褲子主唱彭磊來說,他畫過漫畫、玩過裝置藝術、舉辦過個展。彭磊曾參與2000年的動畫《大戰千年蟲》的製作,這部動畫中出現的一支朋克造型樂隊,說不定就是他設計進去的。

\"《樂隊的夏天》火了,搖滾與藝術有什麼關係?\"

彭磊《撿到一分錢》,2008年

其實搖滾在發展的歷程中,與藝術相結合的例子不計其數,二者的每一次結合都發出了全新的聲音......

=========

反叛!反叛!再反叛!

\"《樂隊的夏天》火了,搖滾與藝術有什麼關係?\"

安迪·沃霍爾爲地下絲絨樂隊的專輯《The Velvet Underground&Nico》設計的封面

唱片的封面是最能夠直接表達搖滾精神的視覺載體。波普藝術的倡導者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肯定商業文明給人們帶來的便利,他肯定流行,強調藝術不應該以曲高和寡爲幌子。1966年,安迪·沃霍爾與美國地下絲絨樂隊(The Velvet Underground)相識,並且爲其專輯設計了一張“黃色香蕉”的封面。

\"《樂隊的夏天》火了,搖滾與藝術有什麼關係?\"

安迪·沃霍爾爲滾石樂隊的專輯《Love You Live》設計的封面,1977年

除了地下絲絨樂隊,安迪·沃霍爾還爲滾石樂隊(Rolling Stones)的專輯《Love You Live》(1977)和《some girls》(1978)設計了封面。這些封面裏就使用了波普藝術的表現手法。

\"《樂隊的夏天》火了,搖滾與藝術有什麼關係?\"

U2專輯《Pop》封面,1997年

還有一些樂隊的封面也吸取了波普藝術的表現形式。像愛爾蘭搖滾樂隊U2的專輯《Pop》(1997)以及美國朋克樂隊綠日(Green Day)的專輯《American idiot》(2004),他們的封面就是使用波普藝術的複製等方式創作而成的。

\"《樂隊的夏天》火了,搖滾與藝術有什麼關係?\"

綠日樂隊專輯《American idiot》(2004)的封面

反叛!反叛!再反叛!上世紀70年代興起的朋克搖滾(Punk)持有思想解放和反主流的尖銳立場。樂隊在街頭玩着不太講究技巧的音樂,發泄着對於世界的一切不滿,反對枯燥和毫無意義的生活。

\"《樂隊的夏天》火了,搖滾與藝術有什麼關係?\"

性手槍樂隊專輯《God Save The Queen》的封面

英國朋克搖滾樂隊性手槍(Sex Pistols)的反叛姿態與達達主義如出一轍。他們的專輯《God Save The Queen》的封面就大膽地將英女王的嘴巴用“SEX PISTOLS”的封條貼着。

=========

是搖滾!也是藝術!

\"《樂隊的夏天》火了,搖滾與藝術有什麼關係?\"

大衛·鮑伊《Child in Berlin》,1977年

除了唱片封面,主唱們也會將自己的想法通過繪畫表達出來。英國傳奇搖滾歌星大衛·鮑伊(David Bowie)的畫作充滿了表現主義風格。他受到德國當代繪畫藝術家弗蘭克·奧爾巴赫(Frank Auerbach)及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影響,他的繪畫用色大膽又誇張、畫面抽象又怪異。

\"《樂隊的夏天》火了,搖滾與藝術有什麼關係?\"

大衛·鮑伊《自畫像》,1978年

\"《樂隊的夏天》火了,搖滾與藝術有什麼關係?\"

鋤田正義爲大衛·鮑伊專輯《Heroes》設計的封面

\"《樂隊的夏天》火了,搖滾與藝術有什麼關係?\"

埃裏希·黑克爾《Roquairol》

他從埃裏希·黑克兒(Erich Heckel)的作品《Roquairol》中得到靈感,創作了《Heroes》的專輯封面,然後又以此創作了一張自畫像。大衛·鮑伊還爲電影《Hunger City》設計了佈景圖,雖然最終沒有被採納,但可以看出他是表現主義的崇拜者。

\"《樂隊的夏天》火了,搖滾與藝術有什麼關係?\"

頑童比利《Birch Wood》,183×274.5cm,2015年

與大衛·鮑伊一樣,英國藝術家頑童比利(Billy Childish)不僅是一搖滾明星,還是一位畫家。其畫作受到梵·高、蒙克的影響,色彩斑斕、線條狂野不羈。在他看來,繪畫是所有視覺藝術的根基和精髓,不會畫畫的藝術家不能算是藝術家。

\"《樂隊的夏天》火了,搖滾與藝術有什麼關係?\"

頑童比利《With Scout Under Rowan Tree》,152×122cm,2011年

他認爲在藝術市場中不斷刷新歷史的英國青年藝術家團體YBAs是“假事故,假觀念”,甚至評論道:“號稱自己的藝術不是藝術,這根本算不上什麼觀念,當初杜尚就是這麼幹的。”他從不迎合市場,而是在繪畫當中尋找自己,表達自己的內心。

\"《樂隊的夏天》火了,搖滾與藝術有什麼關係?\"

頑童比利《Erupting Volcano (Sea View)》,183×244cm,2011年

除了繪畫,搖滾樂手也會嘗試其他領域的藝術作品。例如美國新浪潮音樂中最具影響力的傳聲頭樂隊(Talking Heads)的核心人物大衛·拜恩(David Byrne),他在電影製作和藝術表演領域也有創作。2009年,他的裝置作品《演奏建築(Play the Building)》在倫敦展出。

\"《樂隊的夏天》火了,搖滾與藝術有什麼關係?\"

大衛·拜恩《Play the Building》,裝置作品,2009年,攝影:Justin Ouellette

\"《樂隊的夏天》火了,搖滾與藝術有什麼關係?\"

平克·弗洛伊德《The Wall》,1982年

當精神變成音樂和影像,那麼它就變得發人深省。英國樂隊平克·佛洛依德(Pink Floyd)發行了一張迷惑力十足的專輯《The Wall》,1982年《The Wall》被拍成了音樂類型的電影。

\"《樂隊的夏天》火了,搖滾與藝術有什麼關係?\"

電影《The Wall》截圖

電影講述了一位叫平克的搖滾明星從出生到長大的曲折故事,這部影片使用荒誕戲劇和意識流的手法交叉剪輯平克的童年與成年生活、幻想與夢境,被視爲當今MTV的開山鼻祖。影片根據樂隊中兩位成員的真實故事改編。這樣看來,影像起到了擴充專輯的作用。

\"《樂隊的夏天》火了,搖滾與藝術有什麼關係?\"

電影《The Wall》截圖

=========

近乎平行的發展

\"《樂隊的夏天》火了,搖滾與藝術有什麼關係?\"

崔健《一無所有》專輯封面,1989年

抵制物質社會對人的異化是搖滾樂與當代藝術的核心,二者在國內的興起近乎平行。上世紀80年代,抒情歌曲剛剛成爲主流,崔健的一首《一無所有》爲中國流行音樂賦予了更多責任感。

\"《樂隊的夏天》火了,搖滾與藝術有什麼關係?\"

藝術家張曉剛爲二手玫瑰的《一枝獨秀》專輯設計的封面,2013年

搖滾界出現了噴發式、解放式的東西。在文化領域,藝術家們也開啓了一個不同於以往的精英文化的繁盛新時期。90年代,搖滾和當代藝術集體性地介入了世界舞臺。

\"《樂隊的夏天》火了,搖滾與藝術有什麼關係?\"

趙半狄爲新褲子的專輯《你都忘了你有多美》設計的封面,2018年

\"《樂隊的夏天》火了,搖滾與藝術有什麼關係?\"

左小祖咒《走失的主人》專輯封面,1999年

如今,國內搖滾和當代藝術的結合愈加豐富。主唱們會去舉辦展覽,與藝術家合作設計專輯封面。這些封面看似巧合,但藝術與搖滾正是因爲共同擁有敢於突破陳規的先鋒精神,往往“殊途同歸”。

正如雜誌《自由音樂》中的廣告詞一般:“......音樂只是手段,自由纔是目的。”一代又一代人用藝術和搖滾發出怒吼,去釋放對自由的無盡渴望。

精彩回顧:

蒙德里安竟然是具象藝術家?

廣告也是藝術?!

刻板印象:好學生不能成爲好藝術家?

[編輯、文/高淑啓]

[本文由《時尚芭莎》藝術部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slice(6, -6), groupId: '671376766241079347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