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才

南崴子鎮,吉林公主嶺西五公里處,一個看上去很普通的小鎮,在我來之前,我還不知道她會有什麼故事。在我走之後,我覺得有必要將知道的這一切說給大家聽聽看看,讓更多的人知道在這樣一個角落,曾有過的歷史。應該首先感謝一位公主嶺的朋友,他不是和我一樣喜歡老建築,但是聽說我喜歡老建築之後,直接將車子開到這裏,在我還沒明白怎麼回事的時候,隔着車窗,我看見很多風格迥異有別於中國建築的日式房子,當時就覺得有點說不出話來,一種興奮和激動形成的喉部梗塞又瞬間被激發出來,哇的一聲,拿起手機跳下車來,就奔那些房子跑去。

經過二十多分鐘的觀察,發現這裏是一個很典型的日本侵華

時期的小車站,守着旁邊的長大鐵路,車站已經被重建,沒有月臺,沒有編組用的軌道,遠處來的火車不會停在這裏而是直接又開走了。不過在從前,這裏應該是一個不錯的車站,從目前剩餘的日本遺留建築來看,這裏車站設施應有盡有,雖然規模比較小(全部分佈範圍僅一個足球場大),但是保存基本完好,剩餘建築佔當年總建築數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是一個比較值得保護的地方。

當時車子停在五號建築的路口,我下車第一眼看見的是一座水塔(現代)和它下面的日本房屋,沒有猜到它的用途。

之後又向裏邊最大的那個建築走去(6號建築),猜的沒錯這應該是站長家,山牆上有漂亮的設計,沿着房子有石頭牆保護,只是不明白這石頭牆的樣子有點怪,後來才知道爲什麼這麼怪。

7號建築當地人介紹是住的日本兵,一共沒幾個人,都在一次抗日聯軍的偷襲中被扔進屋的手榴彈炸死了。現在房子大門緊鎖,已經無人使用

站長家的外側,起到保護作用的還有成直角排列的兩長趟房子7號建築和8號建築,7號建築外側也有厚重的石頭牆環繞,經過研究才發現,這石頭牆的怪是因爲後期被中國人改造了,那奇怪的結構部分原來是向外射擊的孔洞。

9號建築當地人說不出來是做什麼用途的,看起來像浴池

8號建築的位置原來是養馬的馬圈子,現在已經被拆除建房

1號位置有兩座單人站立使用的小型碉堡,原本有三座,其中一座位於車站下方與這剩餘的兩座成一線排列,但第一座已經拆除,原本是兩米多高的碉堡,在中蘇關係緊張時期因爲備戰需要,被降低到地下位置,之後用地道相連接。

2號位置是一座單體房屋,用途不詳

3號建築也無法證實當年用途,目前有人居住

或許應該是社宅

4號建築由警察署和小監獄兩部分組成,門前還有機井亭,當時帶領我走的當地村民說,他就是在這個監獄的房子裏出生的。

基本上所有的建築都在文章裏介紹了一下,但是很多失去的已經無法去還原了,甚至因爲年代的久遠,很多東西當地人也想不起來了。但是也要感謝那個不知姓名的村民陪我走了半個多小時,給我講當初哪個房子是做什麼的,在哪挖出來過屍骨和子彈,又在鏡頭前很自然的接受拍攝採訪,這一切終於在天黑時候完成,文章多有瑕疵,就當一次簡介吧,希望在尋找歷史古蹟的路上,可以一直這樣堅持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