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閉島》是美國導演馬丁·斯科塞斯的作品,電影主角是大家喜愛的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對,就是那個用《泰坦尼克號》征服萬千觀衆,在《貓鼠遊戲》中游刃遊走的小李子,他的長相自然不必說,但是我更喜歡他藍色的眼睛,話說這混血家庭出來的孩子外貌真不是蓋的,長相這東西雖然不能代表啥,但是單憑看着好看這一點,足夠了,要什麼自行車!

據說當初他母親懷他的時候,曾沉浸在達芬奇的藝術欣賞中久久感嘆,還在腹中的他也有了悸動,母親一直認爲他有藝術天分。哎,外國人就是浪漫。

《禁閉島》:是成爲活着的野獸,還是死去的好人?

我們來說說影片,個人覺得這部影片是不適合劇透的,但是思來想去,寫影評不劇透簡直沒有活路,希望大家不要打死我,不過經典的自信在於經得起反覆觀看,從這一點上來說,即使知道了事件的走向,整體的結構也是值得反覆推敲的。

電影一開場就是兩個人在海上航行的鏡頭,男主角泰迪(這個名字很萌吧)和查理是聯邦警察,負責調查禁閉島上逃跑的犯人。這裏有一些由泰迪口述的設定,禁閉島裏關着重要的犯人,這裏表面上是個精神病院,可是這裏的犯人是國家放棄的人。這些設定,加上島嶼的形狀,不禁讓我想到《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裏的小島,難道這些島嶼都長這樣??國家放棄的犯人拿去做實驗??這種腹黑設定與《金蟬脫殼》又如出一轍。

《禁閉島》:是成爲活着的野獸,還是死去的好人?

《禁閉島》:是成爲活着的野獸,還是死去的好人?

然而事實並不僅僅是調查一件案件那麼簡單,泰迪發現彷彿醫院的每一個人都有所隱瞞,撲朔迷離的祕密讓他覺得這裏是人間地獄,伴隨着查案不時閃現在泰迪腦海裏的二戰鏡頭暗示着泰迪的經歷:由於經歷太多的殺戮、殘忍,他的雙手沾滿鮮血。更加離奇的事情還在後邊,泰迪來此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他想找出燒燬自己房子導致自己妻子去世的罪犯雷帝斯,去世的妻子不時的在他身邊出現幻影,告訴他雷帝斯還在這裏,讓他離開這裏。

《禁閉島》:是成爲活着的野獸,還是死去的好人?

《禁閉島》:是成爲活着的野獸,還是死去的好人?

然而,所有的一切,用邏輯並不能解釋通順:負責調查的手刃親生骨肉的女犯人關在男區,櫃子裏還是男士的大皮鞋??那個支走查理的阿姨寫下“RUN”,但是他支走查理幹啥??查理不是泰迪的助手麼?除了醫院工作人員,幾乎所有人都在給泰迪發出一個信號:離開這裏!真正的雷帝斯總是尋而不得,他到底在哪…….

《禁閉島》:是成爲活着的野獸,還是死去的好人?

沒錯,泰迪纔是真正的病人,這裏的一切不過是大家陪他演的一齣戲罷了,但是,即使這個設定很容易猜出來,這部電影還增加了一個背景:醫學領域的精神分析模式和生物學模式的紛爭。上世紀50年代裏,精神分析學主張從病人心理入手,解決病人的精神問題,而生物學模式認爲,進行手術使病人安靜下來,是有效的治療方式。

院長舉全院之力陪泰迪演戲,不過是精神分析學派最後的掙扎,這也就是爲什麼大家都讓他逃走,因爲他們懼怕手術。

雷帝斯就是泰迪,因爲抑鬱的妻子親手殺害了自己的孩子,而他又殺害了自己的妻子,精神崩潰的雷帝斯爲自己幻想了一個新角色,認爲一切都是陰謀,而自己是調查真相的警察。不得不佩服,這個病人的內心建構能力真的是超級強大,不僅有新的身份,還有腹黑陰謀,難道是電影看多了??

《禁閉島》:是成爲活着的野獸,還是死去的好人?

當然,無論是藥物的保守治療還是進手術檯進行腦葉白質切除,都是治療精神問題可以選擇的道路,關鍵在於病人和家屬的選擇。學術的論爭從來沒有誰對誰錯,這本來就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世界。

最終,雷帝斯,也就是泰迪選擇了手術,或許是想要忘記殺戮帶來的痛苦,他選擇用切除來結束這一切,並給自己的主治醫生西恩,也就是查克留下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是成爲活着的野獸,還是死去的好人?”

《禁閉島》:是成爲活着的野獸,還是死去的好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