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e1b8f1fa5404bd3a649952229b0aa4c\" img_width=\"840\" img_height=\"415\" alt=\"李悝:中國變法的先驅者,但因一件事情死於自己之法\"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平糴法\"對於打擊商人投機倒賣糧食、穩定糧價起了巨大作用,同時也保護了地主的經濟利益,使得魏國富強起來。\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dff2b628aeb4170bdf47dd9a20bcee7\" img_width=\"958\" img_height=\"495\" alt=\"李悝:中國變法的先驅者,但因一件事情死於自己之法\"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戰國七雄】\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爲了增強魏國實力,魏文侯委任李悝爲相,變法圖強。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我們往往說起變法,自然而然的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秦國商鞅,也會認爲商鞅是最早的變法者。其實不然,在商鞅之前也有位變法者,他的變法思想給商鞅極大的影響,也是中國歷史上變法第一人,他就是戰國時期魏國的李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李悝(kui)(前455—前395年),魏國安邑人,戰國時期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也作李克。有的古書中還將李克寫成\"裏克\",或訛作\"李兌\"、\"季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李悝大約爲魏文侯到魏武侯時期的人,曾受業於子夏弟子曾申門下,作過中山相和上地守。上地在河西,故李悝經常和秦人交鋒作戰。桓譚以爲李悝爲文侯師,班固、高誘以爲是文侯之相。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於先秦文獻缺乏記載,故此說尚難證實。 但可以肯定的是李悝能參與機密,爲文侯心腹之臣。\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11e31f2b8904cc698fb77383376162d\" img_width=\"903\" img_height=\"576\" alt=\"李悝:中國變法的先驅者,但因一件事情死於自己之法\"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司馬遷說:\"魏用李克盡地力,爲強君。\"班固稱李悝\"富國強兵\"。這些記載都表明,魏文侯時,魏國能走上富強之路,李悝曾作出很大貢獻。論效果論政績,絲毫不遜於商鞅,魏國稱霸百年,正是他變法之功。 \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一 :變法背景 \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當時爲了配合激烈的兼併戰爭,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同時也爲了適應正在深刻變化的社會政治經濟,戰國時期的各國統治者都在不斷調整自己的政策,自上而下地實行各種 改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反映在文獻記載上,就是各國紛紛出臺的一系列變法。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一系列變法,不僅使各國達到了富國強兵的效果,更使各國新的政治經濟秩序得以確立,從而加速了整個戰國社會前進的步伐。率先實行變法和社會改革的,是戰國前期獨霸中原的魏國。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魏國在東方各國是最沒有地理優勢的,西面是強大的秦國;東面是老惦記着齊桓公霸業的齊國;北面的趙國雖然同屬三晉,但既然分家了,當然就互有心病;南面跟楚國雖然隔了個韓國,但南蠻的威脅隨時存在,在四面受敵、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率先變法圖強,也是很好理解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時魏國的國君魏文侯,是個很有胸懷度量的君主。禮賢下士,從善如流,更難得的是他具有戰略眼光。 變法之前的魏國,在外部環境,諸侯國之間多年交戰,軍事壓力很大;在內部經濟上,魏國本身即是相對落後的區域,在富庶程度上,魏國不如韓國,在兵力的強悍程度上,魏國又不如趙國。\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dff2b628aeb4170bdf47dd9a20bcee7\" img_width=\"958\" img_height=\"495\" alt=\"李悝:中國變法的先驅者,但因一件事情死於自己之法\"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戰國七雄】\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爲了增強魏國實力,魏文侯委任李悝爲相,變法圖強。 \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二:變法內容\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李悝主持的魏國變法之所以能夠成功,除了他用法家思想來治理國家外,更重要的是他在政治、經濟和農業中的改革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政治上,他主張廢除貴族的世襲制,唯纔是舉,提出\"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使得魏國一度人才濟濟。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李悝變法的主要內容有: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1.廢除世卿世祿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主張\"食有勞而祿有功\",\"奪淫民之祿以來四方之士\"。這就是說,要剝奪那些世襲貴族無端享受的爵祿,將其頒賞給爲國家立有功勳和做出貢獻的人,以招徠四方的賢才。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2.實行\"盡地力之教\"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經濟方面,李悝變革的主要措施之一是\"盡地力之教\":支持自由開闢耕地,鼓勵農民辛勤勞作,通過廢除原來的阡陌封疆,促進封建小農經濟的發展,進而鞏固國家的經濟基礎,增強國家實力。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一,\"必雜五種,以備災害\",即種植稷(小米)、黍(黍子)、麥、菽(大豆)、麻(麻的果實)等多種作物,這樣可以保證某種作物遭受自然災害後,還有其他作物可獲豐收。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力耕數耘,收穫如寇盜之至\",即鼓勵農民盡力耕作,指出要像防備強盜來搶一樣迅速地收割莊稼,免得作物遭受風雨的侵害。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三,\"還廬樹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菔,殖於疆易\",即提倡充分利用土地發展副業,可以採取在住宅附近種植桑樹、在菜園種植蔬菜、田埂上種植瓜果等方法。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李悝根據魏國人衆地寡的條件和當時的生產經驗,在\"盡地力之教\"中提出了這些政策,有力地推動了魏國農業生產的發展。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3.實行\"平糴法\"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平糴(di,二聲)法\"是李悝經濟改革中的一個重要政策。在此政策中,他把好年成、壞年成各分爲上、中、下三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遇上好年景,官府按年成等級買進一定數量的糧食;而遇上壞年成時,官府則按年成等級用平價出售一定數量的糧食。這就是後代封建社會中的\"均輸\"\"常平倉\"等政策的源頭。\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e1b8f1fa5404bd3a649952229b0aa4c\" img_width=\"840\" img_height=\"415\" alt=\"李悝:中國變法的先驅者,但因一件事情死於自己之法\"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平糴法\"對於打擊商人投機倒賣糧食、穩定糧價起了巨大作用,同時也保護了地主的經濟利益,使得魏國富強起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4.制定《法經》 \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春秋末年的晉、鄭等國製作\"刑鼎\"或\"刑書\"來公示新的法律條文。到了戰國時期,新的成文法典出現得更多了。戰國初期,魏國進行改革時,李悝\"撰次諸國 法\",編了《法經》,它是我國第一部較成系統的封建成文法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法經》共有六篇:《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法》《具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原書已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了李悝在前面的開創,吳起的繼續,纔有商鞅的集大成。而相對地,李悝的變法對於民生和經濟有更多照顧,而不似商鞅純以農戰爲本,更爲人性化,當然,這也跟當時的競爭環境相對沒有後來那麼激烈有關。\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三:李悝之死\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關於李悝的去世傳言,有兩點,一是說,李悝壽終正寢;一是說李悝自殺身亡。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李悝在魏國實施變法過程中,身兼大法官,審理案件。有一天,和以往一樣,這個審理的案件也不算複雜,但被告人在審問中主動招出了三年前的一場謀殺案。案情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本來是件好事,但李悝的臉卻變得煞白。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於三年前那案件現已結案了,也是他親身審案的,也就是說有一個人在三年前被誤判爲兇手並處決了,由於李悝的誤判,害死了無辜的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李悝爲此束手無策,依照他自個定下來的《法經》,這是死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後,李悝寫好遺書,自殺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李悝最後死於自己制定的法律下,對他來說,或許是件幸事,也充分說明李悝變法已經成功了,按法辦事。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個說法是,李悝變法受到魏文侯的肯定,他在仕途上可謂是順風順水,李悝成果受到魏國人民的認可,最終得以壽終正寢。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李悝在魏國的變法,是中國變法之始,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當時便對其他各國震動很大,後來著名的商鞅變法、吳起變法等,無不受到李悝變法的影響。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只是商鞅死後秦國繼續執行他的制度並不斷推向極致,而魏國則未能堅持李悝的政策,自魏武侯開始,逐漸疏遠人才,導致人亡政息。\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373465306216910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