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業內人士認爲,鋼廠是否搬遷應經過科學論證,綜合考慮環保、經濟等各方面因素,確實不適於繼續在城市內經營的鋼企,應整體退出處理,並對企業和職工給予足額補償。"\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6d0a2c996c74eadadd4db08a18d89da\"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94\" alt=\"鋼廠搬遷不是要把鋼廠“趕走”\"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將污染從一個地方挪到另一個地方,屬於“治標不治本”\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最近的環保限產又引了一個老話題“鋼廠搬遷”,城區鋼企基於政府的環保壓力,越來越多的鋼企往沿海基地搬遷。

"\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6d0a2c996c74eadadd4db08a18d89da\"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94\" alt=\"鋼廠搬遷不是要把鋼廠“趕走”\"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將污染從一個地方挪到另一個地方,屬於“治標不治本”\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最近的環保限產又引了一個老話題“鋼廠搬遷”,城區鋼企基於政府的環保壓力,越來越多的鋼企往沿海基地搬遷。這又引發了業內人的擔憂,搬遷如果出於優化佈局的目的本無可厚非,但如果是“一窩蜂”地向沿海搬遷,這就要打問號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因爲單從環保角度看,對企業實施搬遷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而是將污染從一個地方挪到另一個地方,屬於“治標不治本”,同時搬遷勢必會造成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損耗,且搬遷後企業生產經營壓力也會明顯加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大家一直在談我們要對“鋼廠搬遷”有客觀的認識。而現階段很多人對“鋼廠搬遷”是有偏見的,可以說從上至下都有誤解,這個認知需要及時同步一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事實上,鋼廠搬遷成本及其影響巨大,需慎重考慮。一些城市把鋼廠搬遷作爲緩解城市環保壓力的重要途徑,其實也加劇了企業負擔及倒閉風險。比如,此前重慶鋼鐵搬遷就給企業帶來重負。重慶鋼鐵搬遷後,債務負擔加重,重慶市政府做了很多努力,重鋼終沒有起色。當決定破產重整後,重鋼和重慶市政府訪遍了國內很多鋼企,包括國企、民企,來盡調的比較多,但最終都不敢接手。其中很重要原因就是它們難以設計出合理方案。\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前些年首鋼、大連鋼廠、重鋼、青島鋼廠等,都是關閉、淘汰掉原址裝備,在新址建成全新的生產線,利用舊設備的情況基本沒有。發生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一個是鋼鐵生產裝備多爲工業爐窯,一經拆除就成爲一堆廢鋼,可利用其原功能的不多;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是,我國冶金裝備製造和成套技術水平大大提高,利用舊設備意義不大;第三個是棄舊建新往往伴隨着技術升級、工藝及產品結構優化,舊設備往往不復利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業內人士認爲,鋼廠是否搬遷應經過科學論證,綜合考慮環保、經濟等各方面因素,確實不適於繼續在城市內經營的鋼企,應整體退出處理,並對企業和職工給予足額補償。退城企業一般不應在本地周邊新建鋼鐵項目,要按市場化資源配置原則,自主選擇永久性退出或在產能不足地建新廠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目前國內鋼鐵產能結構和服務質量存在短板,高端差異化產品較少。鋼鐵沿海基地佈局過熱,湛江、防城港等重大沿海鋼鐵基地項目建成投產後,河北、江蘇等地仍在規劃沿海佈局。華南、西南一些鋼鐵產能相對不足的地區在吸引產能入駐的同時,也不可忽視自身要素稟賦而盲目求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現階段的“鋼廠搬遷”,實質上是關閉舊廠,在異地新建一座全新的鋼廠。這和真正意義上的搬遷屬於不同性質、依據不同的兩類決策。關閉城區鋼廠,主要是地方政府迫於環保壓力,爲維護公共利益做出的決策,屬於政府行爲,應納入拆遷範疇。\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那麼城市鋼廠是不是一定要關掉?我想這需要綜合來考慮\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一是要綜合考慮關閉城市鋼廠的必要性。是不是非關掉不足以使空氣質量達標?一些城市把鋼廠搬到近郊區,對改善城區空氣質量有多大作用?通過技術改造和嚴格監管,使城市鋼廠達到超低排放標準,能不能解決環境問題?能不能像日本等發達國家那樣,讓鋼廠在消納城市垃圾、處理污水和提供能源等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二是要綜合考慮關掉鋼廠的收益與成本。關閉城市鋼廠除了減少財政收入、居民就業外,還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資產損失,這是成本。收益除了改善空氣質量外,還包括騰出土地進行其他產業開發,以及將“產能指標”轉讓或讓企業作價帶走等。只有在全面綜合考慮上述因素後,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從現實看,有的地方政府推進“鋼廠退城”計劃,經過了調查研究、專家論證、資產評估和與相關利益方反覆的溝通協商過程,企業資產損失得到補償,職工得到安置,環境得以改善,值得充分肯定。\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但也有一些地方,鋼鐵企業退城單純依賴行政命令,似乎把企業“趕走”,政府除了減少GDP外不需要付出任何其他代價,這明顯有違有關法律和中央三令五申保護產權的精神。也有的地方爲了不減少當地GDP、稅收和就業,指令企業搬往幾十公里外的近郊,對改善空氣質量作用不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對此,這類含義模糊的“鋼廠搬遷”概念,太不客觀,上頭相關部門須要正視起來。未來1-2年中國鋼鐵行業將進入高質量發展前調整期。一方面要提高產業集中度,重構營銷關係、企業與金融機構的關係;另一方面,要利用好資本市場,把企業做強做大。\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3783996167225864
相關文章